“政事堂在安置这些退役兵时有什么打算?”秦风问道。
“方案做了许多,比方说关宏宇的部队,基本上都是安阳人,如果他们愿意回到安阳,朱义也给他们准备了相应的土地,房屋,牲畜等,而青河郡的耿前程更是抛出了更大的诱饵,只要这些退役士兵愿意去青河郡落户,他给出的价码是安阳朱义给出的足足两倍。”
“耿前程下这么大的本钱?”秦风笑道。
“青河郡人丁不足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耿前程想要改变青河郡的人员构成。”小猫笑道:“现在青河郡的人,大多是原卞无双部被解散的军队以及他们的军属,那里的人啊,或多或少都能与相互拉扯上关系,有事抱团,互相声援,让耿前程很是头痛,这也造成了治理地方时的一些困挠,所以耿前程一直在想办法改变这种人丁构成的模式,这些退役下去的士兵们,勇悍不输于青河本地人,到时候去了青河,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必然会更加地依靠官府,耿前程在那里便会有更多的本钱来治理地方了。”
“难怪他不惜代价。”秦风笑道:“反正青河现在多得是土地,而且每安置一个退役士兵,朝廷还有相应的补贴,这家伙意我两头赚呢,说起来他们家可真是有做生意的血脉传承啊,有其父必有其子。”
“而且还是青出于蓝更胜于蓝。”小猫大笑,对于耿精明,他还是很佩服的,至少这位耿户部上任之后,与商业署王月瑶密切配合,让大明的国库慢慢地扭亏为盈,兵部用钱,也渐渐地大方起来了。
钱不能办成所有的事情,但没有钱,却是办不成任何事情的,对于这一点,小猫是深有体会的。
“也就是说,关宏宇部与宿迁的西军部,安置的重点还是安阳和青河两地。”
“是,朱义对此倒不是太热心,只是按部就班,因为安阳本来就是人多地少嘛。耿前程热情很高,听说已经派了不少的人去关宏宇和宿迁哪里去游说,希望二位将军能助他一臂之力,将更多的退役士卒安置到他那里去。不过呢,我还是有些担心,这些人去了青河之后,会不会与青河本地人形成一些对立的态势,陛下,我们大明可是允许退役士兵携带自己的凯甲和兵器的,他们要是械斗起来,那就有些可怕了。”小猫显然有些担心。
“耿前程都不怕,你怕什么?”秦风斜睨了他一眼,“这位当官都当成精了,你想到的事情,他肯定早就想到了,当然会有预备的方案。”
小猫笑道:“那倒是,既然他接了这个摊子,那就必须办好,办不好,政事堂自然会拿他是问的。关宏宇和宿迁的部队大概要裁减一半下来,这就是两万人。另一个大块,就是周济云和曾琳的部队了。来上京城的时候,臣在荆湖与曾议政就这个问题商讨过,曾议政的建议是就地安置。周济云的部队退下来的人主要安置在昆凌郡,他们这些人,在昆凌郡住了太久,那里也差不多就是他们的家了。而曾议政的部队,则东部其它五郡都可。曾议政保证,他的这些属下,绝不会在退役的问题之上有任何的异议。”
秦风点了点头。
“这些部队都与齐人作战经年,与齐人可谓是势不两立,周济云的部队是以原齐国豪门世家子弟为基础的,他们对于曹云的仇恨,只怕要比这些本地人更甚,将他们放在东部六郡,的确可以成为一道有力的屏障。”
第1640章 裁撤事宜(下)
小猫将一叠卷宗放在了秦风的面前,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真正难办的,是剩下的火凤军。上京城中向大明投降的火凤军大约还剩下了六千余人,再加上其它战斗之中被俘的,受伤的火凤军,他们的数量达到了二万人左右。这些人,大多是世代从军,其中大约有五千人更是所谓的火凤军军户,除了战斗,他们别无所长。这样的一些人,放归民间,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你的意思是,要将他们纳入到大明的军事体系之中?”秦风问道。
“是,将他们化整为零,分别调入不同的部队之中,这些人的战斗力还是勿容置疑的,让他们在大明的军队之中呆上三年之后,再按照大明的军事条例,逐一退役。有三年的时间,足够我们将他们慢慢地消化掉了。”小猫道。
“一面在大规模的撤军,一面又一下子召纳进了两万人,只怕咱们的军队规模还是降不下来呢!”秦风苦笑道。
“倒也不尽然,这两万火凤军,其中毕竟还是有一部分愿意就此退役的。”小猫笑道:“我们估计了一下,真正需要纳入大明军队的最后大概只有一万人左右而已。不过是在安置的时候,哪些人需要分开安置,不能让他们大量地集中在上京地区。”
“那就如此办理吧!”秦风拍了拍那叠卷宗,“火凤军的战斗力的确很不错,不若给吴岭派一部分去,说不定他会很欢喜。”
“臣也正作如是想,绝大部分的这些火凤军,兵部是准备调到武陵战区的,他们的家属仍然留在上京城,而他们虽然远离家乡,但三年之期,却也让他们有了盼头,如此也能更好的钳制。”小猫道。
“吴岭那儿去一部分,昆凌郡那边去一部分,差不多也能把这些火凤军给消化了。”秦风道:“我们的军饷相比起这些火凤军以前的军饷来说,也不差。三年之后,就算他们还有些什么想法,我们也差不多将楚地完全消化了,那时候也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