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马前卒_枪手1号【完结】(389)

  “老大,我要回军队,我要上战场。”秦风背着手,从一幢房子走到另一幢房子,太平城的城主葛庆生在一边相陪,而在秦风的身后,还吊着一个尾巴,巧手。从城主府衙出来之后,巧手便一直这样跟在秦风身后,哭丧着脸,不时来上这么一句碎碎念。

  秦风脸上含笑,似乎根本就没有听到巧手的念叼,理都不理,一边的葛庆生满脸都是幸灾乐祸的表情。

  原因很简单,巧手因为他的一双巧手,被秦风一脚从军队里踢了出来,扔到了葛庆生的府衙里,担任工房督办,兼任将作监大监。

  巧手自然是千万个不愿,一直痴缠着秦风,想要让秦风改变主意,让他回到军队中去。

  “房子建得很结实。工房就该如此。”从最后一间房子里走出来,秦风忍不住夸奖起葛庆生来。

  “老大,我要回军队,我要上战场。”一边的巧手,又凑了上来,在秦风耳边来了一句,让正准备谦逊几句的葛庆生尴尬病都犯了,看着几乎要贴到秦风身上去的巧手,他只能后退了几步。

  这可是秦风的铁杆老部下,别看秦风将这家伙拨到了自己手下,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可是自己无法比较的,他们是老兄弟,而自己,只能算是秦风的高级打工仔。

  “巧手啊,将作大院里这尊标志雕象是你设计并督造的?”秦风指着一进大门处的那一尊巨大的雕象,那是一个上身赤裸只穿一条裤钗的威猛男子,一手握着锤子,一手拎着锯子,背后却还背着一把大刀。只是这雕像的样子,怎么看怎么像巧手自己。

  “是啊!”巧手哭丧着脸。“工匠们所用,多半都是锤子,凿子,锯子之类的。”

  “身后怎么还背了一把大刀呢?”

  “我是想告诉这里所有的人,即便他们只是工匠,也得随时承担起保卫太平城的重任,大刀亦要随时准备出鞘。”

  “着啊!我也是这个意思。这标志雕象设计得好。”秦风拍手赞道:“既然如此,你为什么就不能呆在这里当大监,非得回军队呢?在这里,不一样能保卫我们太平城么?”

  “老大,我要回军队,我要上战场。”巧手耷拉着脑袋。

  “巧手啊,你说说,咱们战士们上战场,是不是需要兵器?可兵器从哪里来呢?这儿!”秦风指了指身后那一排排的房屋。

  “弟兄们吃喝拉撒睡都要钱,钱从哪里来呢?这儿!”

  “这里是没有硝烟的战场。”秦风挺直了身子,脸上的笑容也渐渐的消失了。“这里没有锋利的武器,结实的盾牌造出来,我们的战士便会在战场之上先天处于劣势,这里不能替太平城赚到更多的钱财,我们的士兵们便要饿肚子,这里,比你上战场杀敌不知要重要多少倍!”

  “老大,我……”

  “巧手,你精通各种制造工艺,心灵手巧,设计出来的东西,让人叹为观止,你这样的人上战场,能杀多少敌人?十个,一百个或者更多?就算你能杀死这么多的敌人,能与你在这里的工作价值相比么?你的战友,朋友们,将会因为你的劳动成果而增加在战场之上存活的希望,他们能拿着你造出来的武器杀死更多的敌人,这才是上天赋予你这双巧手的价值所在。你就站在这雕像跟前给我好好反思反思吧,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去找葛城主报到。”

  丢下这句话,秦风转身便走,走了几步,却又回过头来,看着呆呆站在雕塑之下的巧手,“对了,这尊雕像的模样,真得好像你呀,瞧,这便是天意,你应该在这里,不是吗?”

  葛庆生忍着笑,低着头疾步而走,生怕走慢了,便会狂笑出声。身后,巧手一屁股坐在地下,仰头看着那雕像,“报应呐,报应呐!”当时做这雕像的时候,他突发奇想,将自己的模样拓印了上去,当时所有都没有注意,可谁知秦老大眼睛如此之毒辣。现在好了,自己被扔在这里了,冥冥之中,自有因果啊!巧手垂头丧气,从此以后,他将告别战场之上的热血澎湃,激情飞扬,而改在这里与一群工匠们喷唾沫星子了。

  回到城主府衙,葛庆生终于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将军,巧手这一次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把自己套牢了,哈哈哈!”

  “你觊觎他很久了吧,这一回不正好是遂了你的心愿?”秦风笑道。

  “不错,我早就想把他弄过来,可他是将军的老兄弟,又一门心思想上战场,我撬不动呢!这下好了,将作监这块,我完全可以放手交给他了,以他的能耐,再加上商务司的督办王小姐,以后太平城必然是财源滚滚啊!”葛庆生拈着胡须,摇头晃脑地道。

  “敢死营的这批老人,大都是赶着不走,打着倒退的家伙,有时候,就得给他们来硬的,没什么条件好讲。你想顺毛摸,他们可敢横到底,既然揪着了他们的痛处,那自然得穷追猛打。”秦风笑道。

  “那也只有将军有这个威信了,我们可不行。”葛庆生摇头道。“将军,我给您汇报一下近期太平城的具体情况。”

  “嗯,说吧!”

  “先说说农事吧,农为一国之本,我们虽然家小本薄,但这农事,却也是马虎不得。自从开春以来,以我们太平城为中心,一共建起了约二十个村寨,最大的几百人,最小的几十人,在我们无偿提供农具,种子,耕牛等情况之下,一共开耕出了荒田超过十万亩。成绩喜人,如今都已经播下种子,下官去看了,那些农民可都是用心得很,照料得无微不至,虽说是生田,但胜在肥沃,又有这些精通农事的人照料,估计到了今秋,太平城便会迎来第一个丰收年。到时候,应当可以解决太平城用粮的一半左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