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马前卒_枪手1号【完结】(654)

  陈家洛走到门口,伸手拉开了房门,正在这时,身后响起了小猫的声音。

  “陈兄,谢谢你。”

  陈家洛先是一愕,接着笑了起来,冲着身后摆摆手,大步走出房门。

  响水沟太平军的驻地,先后响起了嘹亮的军号之声,先前的一级戒备,尚是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值勤,一部轮休,而随着这声声军号的响起,轮休的部众也开始默默的穿戴衣甲,收拾行装。

  马上就要打仗了,所有有经验的老兵们,都知道这种军号之声所代表的意义。把刀枪擦亮,把甲胄穿好,一声令下,便能奔赴战场。

  凌晨时分,随着马蹄声响,又一名探马从宝清方向驶来,在他的身后,还有一人紧紧地抱着他的腰身,两人一马,冲进了太平军营地。

  “葫芦口失守了。”

  虽然说这是最坏的一种预想,但没有想到,他居然就这样实现了。

  “莫洛是怎样做到的?”看着那个一直潜伏在顺天军中的探子,小猫着实有些惊讶,数千楚军镇守着葫芦口这样地形的阵地,顺天军到底是如何打进去的?

  “顺天军不是攻进去的,而是楚军自己撤退了。”探子摇头道:“吴岭带领的那支军队并没有溃散,他们一直就藏在深山之中,不知莫洛采用了什么法子,说服了吴岭,楚军在葫芦口与莫洛火并的时候,他们翻山越岭,从另外一面潜入到了宝清港内,宝清港内防守空虚,楚军无奈撤退,现在退守宝清港,但他们现在只能控制核心区域码头一带,其它的地方,都已落入顺天军之手了。”

  吴岭?听到这个名字,陈家洛与小猫两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在顺天军内部火并的时候,吴岭是与吴世雄,陆一帆并驾齐驱,率领右翼一万多士卒向莫洛发起攻击的大将,在太平军加入战团的时候,吴岭正率部与莫洛大战。后来太平军占领长阳郡时,吴岭也不知所踪。

  冰天雪地,无粮无补给,这样的一支部队长时间没有了任何踪影,所有人都以为他们已经溃散,再也不会形成威胁的时候,他们却在最要命的时候出现了。

  “吴岭有多少人?”小猫问道。

  “不清楚,吴岭进入宝清港最早,在靠里边的区域,我们后来去的,攻占的是另一侧,后来我找了一个空子溜了回来,其它的就不清楚了。”

  “莫洛还有多少人?”

  “他的两万精锐,基本没有损失。”

  “楚人呢,还有多少?”

  “不清楚,但至少他们还有三千左右。”探子道。

  小猫与陈家洛对视了一眼,看了事情比想象的还要坏,不能有任何迟疑了,小猫站起身来,对着屋内早已准备好的众将领道:“出击!”

第418章 家礼

  庞大的车队一路跋山涉水,终于在大年三十的这一天中午,抵达了太平城。在长阳郡时,见惯了越人的贫困和荒无人烟的惨象,进入到太平军控制核心区域沙阳郡的程务本,犹如在极短的时间里行走在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同样是经历过惨痛的战火,但沙阳郡的富庶和繁荣,却让程务本大为震惊,这让他想起了故乡的景象。

  穿越丰县,进入大雁山,这已经是地地道道的崇山骏岭区域了,但让他吃惊的是,一条宽敞的大路,在山间蜿蜒向前,道路之上的积雪被清扫得干干净净,而道路两边,那一幢幢的青瓦白墙的房屋更是时时刺激着他的眼睛。

  而此刻,站在山下,仰望着山顶那巍峨壮观的黑色城市,他眼中更是露出震憾的成色,才两年多啊,仅仅两年多而已,当年那个校尉,已经做下了如此的壮举。

  轻轻地吁了一口气,他有些落寞的低下头,可惜这样的人才,如今却与大楚矛盾重重,这样来形容秦风与楚国之间的关系,或者太过于简单,但程务本下意识的却本能的这样想。没有什么矛盾是不可能解决的,只要用心的去想办法。

  想起秦风如今与楚国皇室之间综错复杂的关系,程务本突然之间又觉得信心十足了,只要秦风倒向楚国,那第二战场立时便能宣告开辟成功,而齐楚之争,楚人便占了极大的先机。

  “好雄伟的一座城市!”他以手抚额,赞叹道。

  陪伴一边的陆一帆笑道:“程帅可能不知,两年多之间,这里还是深山老林,秦将军发现此地之后,大手一挥,便决定在这里建设太平城。从无到有,前前后后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便有了现在的规模,程帅,您看到的还只是一部分,其实太平城现在还在不断地扩张之中,这块高原平地,占地足足百里方圆啊,现在太平城所占,不过是一部分罢了,等到完全建成,那将是不输任何一国都城的大城了!”

  “秦将军的雄心壮志,当真令人佩服。”程务本点头微笑。“不过如此大的城市,建设起来城本不小,如今太平军的财力,竟然能够支撑如此大规模的建设了吗?”

  陆一帆掀了掀眉,“具体的我不知道,到现在为止,所有的建设基本上都是太平军在出钱,但好像我听说,将军对于城市的建设有一个新的规划,如果按照这个规划施实的话,也就花不了我们太多钱,不会对太平军在财力之上形成太多的挚肘,不过我一直在外领兵,具体情形可就不清楚了。”

  占地方圆百里,这个计划在程务本看起来极其疯狂的,即便是上京城,也不过比这个规模稍大而已,但上京城是数百年的老城,从大唐时代便已经繁盛起来,一点一点发展到今天,不知耗费了多少人的心血和财力?太平军发展再迅速,又怎么可能做到这一点?或者这只是一个忠心下属对于秦风盲目的崇拜而已,将一些道听途说的事情,当成了秦风的真正想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