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马前卒_枪手1号【完结】(938)

  “老爷,我们还是走吧,刚刚我看到县丞和县尉两位大人,已经偷偷地溜走了。县兵也跑了不少。”薛灵小声道。

  “我是一县主官呢!”薛守业苦笑道:“我算不上一个好官,但总要守到最后一刻吧。这样以后皇帝陛下追查起来,我也有个托辞是不是?”

  “这个新皇帝,能不能坐稳江山还不好说呢!”薛录嘴巴一扁,道:“要是他被打败了,还怎么追查老爷的责任。”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而且,江浩坤就是能成事儿的人吗,我看不。以后我们是要在越京城讨生活的人,万一让这位陛下记上了我,那还有好日子过吗?再熬熬,等看到了他们的旗子,我们马上就跑!”薛守业苦笑着道。“就算是跑,我也要是这石林城最后一个跑的人啊!”

  薛灵不说话了,老爷读书多,读书人的心思,他总是不懂得。

  大雨如注,雨中有人影,如飞而来。

  薛守业一怔,瞪大眼睛,看着那人,穿着普通百姓的衣裳,仅靠双脚,竟然是疾逾奔马,他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越跑越快,凌空而起,双足交替踩在城墙之上,竟然就这样蹬城而上,薛守业目瞪口呆,薛灵更是吓得连手上的伞都掉在了地上也浑然不知。

  来人一跃下城,站在了薛守业跟前。

  “你是?”薛守业的眼睛盯着来人,他看到,顺着雨水落下的还有鲜红,那是血。

  “你是石林县令?”来人反问道。

  “是!”薛守业回答道。

  “县城里有多少人马?”来人径直问道。

  “就只有我了!”薛守业指着自己的鼻子,想了想,又指了指身后的薛灵,“还有他。”

  来人一怔,旋即明白了所有的事情。笑了笑:“那赶紧跑路吧,你这里还有多余的马吗?我要赶回去报信。”

  “你是朝廷的探子?”薛守业问道。

  “不错,江浩坤正式起兵造反了,现在数万蛮军正向着石林扑来,这位县令大人,赶紧跑吧!”探子道。

  “蛮军?”薛守业一怔。

  “对,蛮军,数万蛮军,江守坤与山里的蛮子勾结在一起了,这一仗,有的打了。”探子摇摇头:“有马吗?”

  “有,有的。薛灵,快去为这位壮士备马。”薛守业的声音有些颤抖。“你和这位壮士马上离开石林县城。”

  薛灵一怔:“老爷,您呢?”

  薛守业沉默了一会儿:“如果是江浩坤来,我就跑了,但是蛮子,我就不跑了。”

  薛灵呆了,那个探子也呆了。

  “这位县令大人,你脑子没有坏掉吧?”探子惊诧地看着薛守业,当真论起级别来,他脑袋上的官帽子倒也不必这位县令大人小:“蛮兵比起抚远镇的反军来说,只怕要凶残十倍,你孤家寡人一个,手无寸铁,留在这里找死啊?”

  “江浩坤造反,不过是同族相争,蛮子下山,则有可能是华夏之祸,我,不走!”薛守业转头看着探子,脸上看不出有什么激昂之色,“这位老兄,带着我这位仆人赶紧走吧,马就只剩下两匹了,既然是蛮子,你们就得快些跑了。”

  探子怔了半晌,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一抱拳问道:“敢问大人姓名?”

  “姓薛名守业!”薛守业挥了挥手。

  “老爷,你不走,我也不走!”薛灵大叫了起来。薛守业不作声,只是看向那探子,探子会意的点点头,一掌劈在薛灵的脖子之上,然后将翻倒的薛灵提在手里,大步下城,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看都会薛守业,“小瞧你了,读书人中,也是有好汉的。”

  薛守业展颜一笑:“我不是好汉,读书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也。”

  两马远去。薛守业在城门楼子里倒腾了一阵子,竟然翻出了一罐酒来,一手提罐,一手拎着酒碗,在飘泼大雨一般的城头之上坐了下来。

  酒倒入碗中,殷红如血,轻轻地抿了一口,昔日鲜美的酒中,却怎么带上了一丝血腥味。

  蹄声如雷,盖过了飘泼雨声,薛守业站了起来,看向远方。

  一队队的骑兵正在雨中向着石林城而来。片刻之后,便在石林城下汇集成一股钢铁洪流。

  薛守业端起一满碗酒,扬声大笑道:“兀那蛮子,还记得千年之前血流成河么?”

  城下,一柄铁弓扬起,嗖的一声,一箭穿破雨帘,射穿了薛守业的咽喉,他应声落城,手中鲜红的葡萄酒如血一般,自城头飘落。

第592章 磨刀石

  抚远四镇起兵造反,勾引蛮族出山,消息传来,越京震动,城内顿时有了一股惶然的气氛,对于蛮族的记忆,越京城里的人,大都停留在书本上的记载以及说书人的抑扬顿挫的演义之中,在他们的嘴里,这些蛮人都是些茹毛饮血,杀人不眨眼的魔头,现在这些魔头出山了,由不得人不慌。

  但在大明王朝的中枢里,却并没有人将蛮族下山当成多大一回事。只是秦风在听到了石林县令薛守业孤身一人,决然赴死的事情之后,沉默了好一阵子。

  “不错的一个官儿,可惜就是太蠢了一些。”霍光很是有些觉得不值,连连摇头。

  “虽是书生意气,但这却也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权云并不这么认为:“陛下,我在吏部翻看了这个薛守业的历年考评,说不上是清官,但也不是一个贪官,拿自己该拿的,也能做事,这样的一个官儿,说不上有什么特别的优点,但在蛮人下山侵袭而来的时候,却能决然站在千军万马面前,毅然赴死。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一次江浩坤造反勾结蛮人,却是一大败笔,其必然能让大明帝国各地更加凝聚团结,倒是让我们省了不少力气便能更加顺利的整合全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