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陛下示下。”三旨相公请天子来发话。
赵顼想了一想:“就安焘吧。他刚从高丽出使回来不久,应该还没有新差遣。”
“陛下。”王珪为难地说道,“安焘两天前已经定了判将作监。”偷眼瞧了赵顼一下,“不过还没就任。”
“改判厚生司事。”赵顼爽快地敲定了安焘的新职位,对韩冈道:“安焘是个难得的老成之人,算是正合适。”
吕惠卿眼神闪过一丝惊疑,怎么看起来赵顼对韩冈的话这么放在心上。
王珪这时已经捧笏弯腰,“臣遵旨。”
“陛下。”等王珪直起腰杆,元绛就跟着道:“厚生司新立,事务繁芜,官吏未定,光是一判本司事远远不够,本司判官也当先行定下,以便能早日恩泽百姓。”
“说得也是。”赵顼点头道:“就从中书五房中挑一人来担纲好了。”
元绛闻言神色一僵,只是瞬息之后就又变了回去。韩冈全都看在眼里,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翘起了一点点,元绛很明显是看上了厚生司判官的差事。
这个位置需要的资序、阶级都不高,相对而言权位却很重,博取功劳的机会并不比判厚生司事的主官要差到哪里,是个升官的捷径。自然比判厚生司事更受欢迎。可赵顼却不动声色地就将条件划了下来,想必知道元绛打算推荐的人选并不在中书五房之中。
“不愧是做了十二年的天子了。”韩冈想着。赵顼有了十二年的皇帝经验,已经是对朝堂上的明争暗斗有了精巧的控制力,对臣子的小算盘,许多时候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吕惠卿本也想说话,提议一个他十分看好的年轻人,没想到天子的一句话,就给挡了回去。想了想,中书五房中的各房检正公事,有两个是他的人,但只有一个位置,权衡了利弊,很干脆地放弃了自己的机会。
等到元绛和吕惠卿将视线投过来,王珪才说话道:“权检正中书礼房蔡京,学识优良,才具过人,当能适任。”
韩冈听到这个名字,心中立刻风起云涌,几十年后的奸相,现在终于走上舞台了?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转得京官,竟然已经进入了中书五房中。按不知是谁人的说法,大奸大恶之辈,必然是有大智大勇。熙宁三年的那一科进士,蔡京算是爬得很快了。
“蔡京?”赵顼回忆了一下,倒也没费什么力气就想起来了,前些天才见过面,“他的字不错。”
呈到赵顼面前的奏章贴黄以及公文上,经常能看见蔡京的手笔,赵顼也知道中枢之中有个善书法的。至于蔡京本人,尽管仅仅见过两面,但赵顼对那位英俊不凡的青年官员还是很有些印象。
他问着王珪和两名参知政事:“蔡京此人如何?”
元绛眉头微皱,道:“才学或如王相公所说,可他仅仅是京官,而且是前日刚刚转官。若依军器监例,判官也当由朝官担任,或资深京官。”
赵顼打断道:“事有从权,既然才具不差,当然是个好人选。四位卿家,你们的意下如何。觉得呢?”
天子都这么说了,吕惠卿和元绛哪里还能有意见。韩冈也没有意见,只是他是作为旁观者,觉得赵顼似乎是越来越独断独行了。再看看王珪,三旨相公和独断独行的天子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巴掌可拍不响。
定下了厚生司的人事安排,其内部的事务,韩冈不插手,也不便插手。又听赵顼和三位宰执讨论过厚生司衙门的位置和内部官员人数定额,将大部分事给敲定,韩冈便从崇政殿中告退出来。
接触到殿外清冷的空气,韩冈总算是放松了下来。也算是解决了一桩心事,过两天厚生司的衙门就能开始运作了,多半还会跟蔡京打几次交道。
回到驿站的后花园中属于自己的小院,里面没有什么人气。方兴李诫多半是访友去了,但同样进宫,为太皇太后等人,展示如何种痘的李德新,比韩冈还要早一点回来。
见到韩冈,李德新连忙行礼问候。
“算是见过了太皇太后了?”韩冈坐下来,笑着问道。
李德新点点头:“小人进宫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都来了,看小人给一名小宫女种痘。”
“哦?”韩冈拖长的声调,证明他对这个话题似乎有些兴趣,“太皇太后她们怎么说?”
李德兴道:“只是夸奖龙图的时候为多,小人则沾了龙图的光。”
也就是得到了赏赐了,太皇太后赏赐给人的分量从来都不少,而且太皇太后给了赏赐,其他如高太后、向皇后,都会应个景。
“还说什么时候开始给六皇子种痘了?”韩冈继续问道。
“没有。”李德新摇着头。今天他去宫中,仅是展示种痘的技巧,并没有提及给不给六皇子均国公种痘,他正色起来:“不过太皇太后也问了襄州种痘的情况,尤其是夭折了几名小儿都详详细细地问了一遍。”
韩冈也变得郑重起来,追问:“你怎么说的。”
“小人按龙图的吩咐,一切照实说。种痘之后,死了两名小儿的事都说了。”
种牛痘算是针对天花的特效疗法,但并不代表种了牛痘之后,就会百分百安全。吃饭能噎死,喝水能呛死,这门技术肯定也会有意外。总有一个两个运气不好的,或许是对牛痘过敏产生的并发症,或许干脆是无关的病症,正好撞上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