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天子的心意便完全逆转。甚至不惜召回所有宰执,当着太后的面确定让皇后来垂帘。
一言兴国,一言丧邦。
纵横家的本事或许还不如他。
吕公著望向韩冈的眼神再冷,也比不上他的心冷:“此子可畏啊。”
七份诏书敲定,群臣便齐齐告辞离开寝殿,他们还要稍事休息,也要让皇后休息。
皇后心身疲惫回到了内殿,赵佣已经被带回去睡觉了,但赵顼却睁开了眼睛。向皇后忙走到床榻边,嗔怪地问道:“官家怎么不多歇一会儿?”
赵顼眨了一下眼。
“是不需要吗?”向皇后立刻拿起韵书:“官家是不是还有什么吩咐?”
朝……堂……
“朝堂上怎么样?”向皇后屏气凝神,等着赵顼的吩咐。
一……切……如……旧……
“一切如旧?”向皇后点了点头,镇之以静,这是应有之理,“妾身明白了。”
但她立刻眼睛又瞪圆了起来,赵顼说不要改变朝堂上的人事,但还有一个人,她绝对是无法原谅的,“那王珪呢?!”向皇后双眉倒竖地厉声问道。
照……旧……
“还让他做相公?!”
向皇后完全不能理解。不说王珪这名宰相已经在东府里坐得太久,至少他也应该为今天的错误受到惩罚才对。
在立储的问题上,王珪犯了无可挽回的大错。向皇后不会忘记王珪的沉默,给她带来多大的恐慌。就像是被沉入了水底,只有冰冷和无尽的黑暗。
王珪的性格,圆滑、软弱、毫无担当,三旨相公的名号,向皇后在宫中都听说过。这也是官家一直用他的原因。相形之下,更有威望的王安石,才干过人的吕惠卿,武功赫赫的王韶,都没能在两府中待得太久。
向皇后无法原谅。
赵顼费力地眨着眼,长达六个字的一句话,让他很吃力:
使功不如使过。
……
蔡京已经到了宣德门前。他现在的袖袋里有两份奏章。左袖中的一份是请皇太后垂帘,右边一份则是为孙思邈请封。
天子重病,臣子们求医问药是理所当然的,宰执们还要轮班去大相国寺祈福。不过为慈济医灵显圣守道妙应真君再次请封,就是蔡京的投机了。看看究竟是皇太后出来,还是天子出来。
至于万一二大王出来,该有的贺表蔡京却没有写,有些事不能做得太急。不过宣德门前的有几人看起来很是心浮气躁,在传播着雍王昨夜没有出宫的消息,不知是不是连雍王登基贺表都写好了。
“文德殿上的究竟会是谁呢?”蔡京默默地想着。
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愿(下)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
虽然还没到开门的时间,但来到宣德门前的文武官员们却越来越多。朝臣们都是想早一步得到最新的消息,远比往日早上一个时辰,便又官员聚集在宣德门前。
仅仅是低声细语的议论,汇集起来后也成了一股嗡嗡如同蜂鸣的声浪。
“元长。”蔡京的身边也有人聒噪着,同科的友人赵挺之正强压着兴奋低声说着,“你听说了没有?”
“是二大王逗留宫中未出?小弟已经知道了。”
“岂止是二大王逗留宫中未出!”赵挺之一下拉高了声音,但立刻又警觉地望望左右,小声道:“两府诸公可全都给召入了宫中。就在两个时辰前,赶在下半夜。”
蔡京当然知道,他还派了家人守在御街前。不过他却略略瞪大了眼睛:“竟有此事?!”
“骗你作甚?!”赵挺之转着脖子努努嘴,“没看现在都在议论吗,恐怕不知道的加上元长你,都不会超过十人。”
“若是圣躬不豫,可不是现在的情形。京城里早就响钟了。”
一年前,太皇太后上仙,京城中各家寺院的铜钟铁钟同时敲响。若是天子龙驭宾天,当然不可能会是现在这般安静。
“就怕不是啊!”赵挺之摇摇头,“今天的早朝,还不知道是谁从殿后出来呢。”
看似忧心忡忡,但赵挺之的双眼中却掩饰不住兴奋之情。
这也正是蔡京现在的心情。帝位的转移,必然会给朝堂大规模的震荡,不知会有多少重臣从高处落下,留下一个个空位待人填补。对于沉寂下僚的低品朝臣们来说,却是最好的机会,只要把握住了,就有一飞冲天的可能。
宣德门五道城门中最外侧一道突然有了动静,随着门后的声响,被拉开了一条缝隙。门前的朝臣中,立刻就引发一阵骚动。
蔡京心中惊讶,晨钟还没敲,应该还没到开门的时间。
随即两队由七八名内侍和班直组成的队伍,各有一名身穿紫袍、背负黄绫包裹的黄门领队,从宣德门的侧门中出来。
是传达圣谕的内侍。
“不知是给谁的。”赵挺之盯着两名紫服黄门背后的黄绫包裹。
蔡京拉着他退后了两部,“还是先让一让吧。”
朝臣们给他们让出了道路。
两队人马一前一后,并没有放马疾行,而是亮着嗓子高喝着:“两府宰执同请,延安郡王已为皇太子,皇后权同听政。”
门前广场在一瞬间就变得安静了,随即却又化作更大的声浪爆发了出来。
“皇后垂帘,这怎么可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