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的话有没有打动赵顼,从皇帝僵硬的脸上看不出来。但皇后那边是明显松了口气。虽然同样的话这些天她听了不知多少,现在再听一遍,却还是松缓了一下紧绷的心情。
“次坏呢?”赵顼追问。
“次坏乃是辽人肆虐河北,据一地而不退。但官军先夺兴灵,就已经先占了上风。有兴灵在手,与之交换便可退敌。”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这几日两府都没少对皇后灌输,皇帝面前也说了不少。现在天子反复询问,宰辅们立刻纷纷进言。
“中国北进不易,辽国南侵亦难。只要官军能守住边城关隘,辽人又何能施为?”
“最好的情况就是辽人无力南侵。到时候,以银绢安抚之,以赎买的名义将兴灵收回。方方面面都能说得过去了。太祖曾立封桩库,欲以银绢赎回燕云诸州,如今官军已据兴灵,效太祖之法,有本可依。”
“兴灵本是汉地,为党项窃据。西夏国灭,辽人又趁机窃取。如今更是辽人背盟自食苦果。回归中国,乃是天意,在情在理,顺天应人。”
“耶律乙辛安排在兴灵的部族,并不是以五院六院的宗室诸部为主,也不见国舅诸帐,而是从渤海到奚部都在其列,由此可知耶律乙辛并不是太看重此地。”
“夷狄如禽兽,只能威怖,不可退让。”
新党的宰辅们都是强硬派,一个个上来表态,皇帝就算有什么想法都能堵回去。
对辽人要强硬再强硬,能用银绢来补偿耶律乙辛的损失,已经是中国开恩了。
谁敢对辽人屈膝?不要名声了!
现在洛阳那里都在弹劾吕惠卿贪功兴事,太平的日子还没过上几日,就又开始对辽人下手了。但若是真的对辽人妥协退让,洛阳的那几位又会怎么说?想都不用想,丧权辱国的帽子就要送过来了!
在台上的都是混老了官场,早就看透了。所谓党争,就是不论是非,只看立场。现在两府之中抱成一团,虽有远近,但都可算是新党一脉。台下的旧党自然是要拆台,不论新党做了什么,都不会有好话。
纵然疏远如张璪,他也不指望旧党反扑后能独善其身。
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五)
后花园中张挂的宫灯一盏盏地被小心的摘了下来,折叠后收进箱中。
须发皆白的文彦博就坐在后花园的亭中,看着下人们收拾上元节的宫灯,儿子文及甫在旁服侍着。亭下中空,生着一炉旺火。热气自地而起,数九严寒也被摒在亭外。
当年文彦博在成都雪夜与友人喝酒观雪,一连三日,守候一旁的士兵又累又冷,差点就闹起兵变,拆了亭子烤火。也幸好文彦博有手段,先安抚,再算账,轻轻巧巧就平掉了。不过还是惹起了朝廷中的议论,背了几份弹章。
不过到了几十年后,文彦博再喝酒,莫说三五日,就是三五十日都没关系,可当年的心境回不来,一同喝酒的朋友回不来,树上的灯盏也不一样了。
“说起宫灯还是蜀地的好,两浙其次,宫造的还差一点。”文彦博当年给后妃们送礼,其中就有一色蜀造的花灯。
文及甫陪着父亲说话,一边还盯着下人们不要弄坏了灯盏,可都是御赐的。
“现在也有琉璃灯,比起丝竹所造灯盏,要亮堂得多。”
“琉璃灯?……随你的意好了。”文彦博瞥了一直跟在身边的六儿子一眼,很是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声,“你要攒点私房钱,为父还能不让?”
有两个河南商人要开玻璃作坊,拜到他的门下。文及甫知道现在玻璃灯盏正时兴,便拿了份干股,挂在自己浑家的名下——这样就可以不入家里的公账。只是这么做,其实并不合礼法。幸而父亲没有计较的意思,文及甫庆幸不已。
“今天还有西边的消息吗?”
“有是肯定有,天天都有金牌急脚过境。只是不是露布飞捷,也听不到什么。”前两天露布飞捷过境,官军攻下兴庆府的捷报可是引得满城议论,连城中几个衙门的上元宴上都是在说这桩事。
“京城呢?”
“大人的弹章送过去了,估计还要几天才能有消息回来。”
“且在等几日!”文彦博神采飞扬,“看他们怎么被吕惠卿拖下河!”
既然旧党上表弹劾,两府就必须保吕惠卿。这边攻击得越厉害,两府转圜的余地就越小。文彦博等人并不指望对吕惠卿和陕西宣抚司的弹劾能成事。但只要话说出来,就能逼得那一干新党必须去保吕惠卿——谁让他们点头同意吕惠卿出任陕西宣抚的?
若有小错,吕惠卿一人担了,可现在到了澶渊之盟被毁的地步,就不是吕惠卿能担待得起了。
“吕惠卿要做宣抚使,那是想着入东府。不过当初蔡确、章惇让吕惠卿出任宣抚使,却也没安好心。有点不测,就能让吕惠卿连枢密使都做不得。”文彦博嘿嘿冷笑,类似的手段当年他和那几个老对头玩得多了,那群小字辈还差得远,“能想到吕惠卿和种谔能做出这么大的事?这才叫作茧自缚!”
文及甫哼哼哈哈地应声,头都疼了。他的老子这几天心情太好了,好到一闲下来就抓着他翻来覆去地说。自己还不能不接话,要不然立刻就能发火,“只是若是官军胜了呢?”
“也就跟之前一样。难道还能拿为父如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