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此言是正论。”向皇后擦干了眼泪,挺直了腰杆。“不能让相公们在外面担心。”
向皇后这句话一出口,蔡确和曾布都安静了下来,先后拱手道,“殿下所言极是。”
不过他们看韩冈的眼神就不一样了,已经是带着恨!
韩冈早就有定策之功在手,根本就不需要画蛇添足,可他们缺功劳啊。自己吃饱了饭,就不让别人吃。殊不知,这有多招人恨?
韩冈之前对王安石说,并不主张赵顼立刻禅让。但现在的情况又不一样了。
赵顼竟然说皇后害他。
也许是怨气日积月累后的爆发,或是苏醒后精神混乱的,或是当真认为他这一次发病源自于皇后中断经筵,但这一句话一说,向皇后就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天子的病情已经到了这般田地,不论有什么想法,都是得早点有个章程出来。一旦议定,就算今天夜里人心不安,明天也会安抚下来的。”不管接下来会怎么样,有事情大家一起承担,这是韩冈的想法,“殿下,还是快派人吧。”
……
“三更天了。”
听见外面的梆子响,蔡京确认了现在的时间。跟强渊明喝酒,不知不觉就喝到了半夜。虽然自家酿的葡萄酒并不是烧刀子那般能打着火的烈酒,可喝多了下去。照样还是唯有醺意。
“怎么,舍不得你家新酿葡萄酒了。”在后院的石桌下,与蔡京一起喝酒的强渊明舌头有些大,已经是喝了不少了,但还没有到醉倒的时候。
蔡京笑了笑,举起手中的酒杯,对着天空毫无遮掩的月亮,虽说喝葡萄酒最好的就是夜光杯,但有个玻璃盏装酒,瑰丽的红穿过玻璃之后,就又多了一层晶莹剔透。
“这葡萄酒又不比过去珍奇,现在家家都会酿了,能喝多少只看隐季你的酒量!”
到底怎么制作葡萄酒,不知何时就在京城中传开了。不需要蒸酿的酒具,也不需要酒药,只要将葡萄洗干净和交州白糖一层一层地放在陶瓷罐里,然后密封好放在一边,等一段时间就变成葡萄酒了。剩下的就是过滤和装瓶。
只要家里有葡萄藤子,又买得起交州白糖的人家,都忍不住去自酿些酒水出来。一时间,弄得京城的酒税跌了两成还多。
“既然这么说了,我也不客气了。”强渊明招呼着蔡家的仆人端酒上来,又对蔡京道,“元度还是不肯出来?”
“元度的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体质又弱,出去喝次酒回来就要吐几回。今天上殿,估计是中了暑,回来后就躺下来了。”
“真的是中暑?”
“喝你的吧。左右明天就知道了。”
经筵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蔡卞回来后却不肯说。只是知道天子在经筵上发了病,然后宰辅们都进了福宁殿。具体的细节一概奉缺。
蔡京准备等到明天再去了解。反正大体情况猜都能猜出来,自家的兄弟,终究比不上韩冈。很有可能是吃了大亏,否则就不会一回家就躲进了房中,谁人也不见。
“三郎。”蔡京家的一名老家人从前院匆匆而来,附在蔡京耳边说了几句。
见蔡京脸色陡然就变了,强渊明立刻问道,“出了何事?!”
蔡京慢慢放下了酒杯,轻声道:“王平章和章枢密又入宫了。”
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七)
夜色下的天街比起京城中的其他去处,显得更为黯淡,也缺乏足够的人气。
宽达两百步的街道已经跟广场没有两样。不过天街中央,有占了近一半宽度的御道,这是天子出行时所走的道路,堆着厚厚的黄土。御道两侧,还有河渠,河渠之外,才是人们正常行走的道路。
真正说起来,供给章惇和他五十名元随行走的道路,不过三十余步。
就在御道对面,同样规模的队伍正在前进,与章惇一行齐头并进。
看了看灯笼的数量,章惇知道,那边应该是张璪。
知枢密院事和参知政事,都是五十名元随。只有宰相、枢密使才能有七十名元随跟随左右。而想要更多元随,要么做到宰相兼节度使的“使相”,要么就是卸任的宰相得赐节度使,或是别的原因得到节度使的官职,才能达到百名元随。
而在章惇的前方,隔了半里,快要抵达宣德门下的那一队人马,灯笼的数量比河对岸少了近一半。可章惇知道,那不会是别人,而是王安石。
参知政事有五十名元随,而宰相视加衔与否,决定元随的数量是否有百人,至于平章军国重事,过去没有先例,但皇后特地下了恩赏,王安石拥有一百二十名元随,前后随行鼓吹、喝道。
一百二十名元随,比起天子出宫,动辄万人的盛况当然远远无法相比。可比起其他臣子却又是远远超过了。
要不是看着这一队人马所出来的路口,是王安石上朝的必经之路,章惇也猜不到前面是王安石。一百二十人的确太多了,临时都召集不起来,赶着入宫的王安石就这么只能带着四分之一的人手出来。
这远远比不上章惇能以军法治家,今天回来后,就让下面的元随随时等候吩咐,轮班值守。一等中使离开,就换上坐骑,直接奔向皇城而去。
自然,这个速度也跟章惇的元随,多是随他征战的亲兵所组成的缘故。换做是别人做同样的事,也难有这样的速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