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颂将钱还给韩冈:“之后就是将铜制的小平钱全数停铸,统一改成铁钱?”
“当然。”韩冈道,他的打算也没瞒过人。
熔掉折五钱铸铜器,也还是能赚,不过肯定比不上之前多了。对朝廷来说,用铜铸小平钱很吃亏,换成是折五钱就会好一点。而且在计划中,当十钱才是主力。防伪造、防毁钱,都是新铸钱币要解决的问题。
“不同面值,不同材质。想伪造就不可能了。以世间铜料之价,用来铸造小平钱本来就不合适。等到机工曹能够将模压机给造出来,当五十、当百、甚至白银、黄金的当贯大钱就都有了。”
一文铁钱,五文青铜钱,十文黄铜钱。什么时候模锻成型的机器能造出来,用红铜造当五十和当百就容易了。红铜质软,模锻只要解决机械问题就够了,对于模具材料的要求并不高。而且铸币的利润,也支持得起经常更换模具的要求。相同的,还有金、银币,都是可以用模锻来冲压成型。质地精美的模压,是铸造所不能相比的。只要无人能够伪造,朝廷信用不失,这样的钱币就能通行于世。这笔买卖就能长久地做下去。
“那时候,国家财计就又能轻松一些了。”
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六)
赵煦正在崇政殿中。
结束了下午的功课,赵煦便过来等着与他的母后一起去拜见太上皇。
崇政殿的前殿是与重臣共议国家大事的地方,上午基本上是宰辅,下午是御史、武班,以及回京的朝官,后殿则是用来批阅奏章,赵煦就在后殿中等待着。
虽然夏天并不开课,但日常的习字、读书都是不能间断的。这方面的学习,也不需要王安石、韩冈、程颢这等身份的大儒教导,直接在宫里面就能完成。
上午写了一百个大字,抽背了三篇论语,下午则是韩冈那边出的二十道简单的四则运算的计算题。说是不多,可这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还是很吃力的功课。
不用做功课,又没有外臣在身边,赵煦就显得轻松了一些。至少这时候,不会有人提醒他要保持仪态。也能够在殿中走来走去,不像在朝会上,得一坐一个时辰。但也只是稍稍有点放松,坐立行走,还是一样是一种久经训练后的端正。
走到御桌旁的素色屏风前,小皇帝仰头向上看着。
同样的屏风,在福宁殿中有一面,不过现在已经没人往上写字了。坤宁宫也有,上面的人名每隔数日、十数日,就会增加一两个。不过那面屏风上的人名数量,中就是比不过这里。
在向皇后开始垂帘听政的时候,崇政殿中的这面屏风上的名字才起了个头。时至如今,却已经写了大半上去。细数一数,有三五十个之多。
赵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没有一个是他熟悉的名字。
“官家?”冯世宁跟在赵煦身后,看见他在屏风前立定不动,便弯下腰问道。
“都不认识。”赵煦小声地说道。
冯世宁恍然道:“哦,官家,是这样的。这些人现在都还是小官,不过因为差事办得好,已经被太上皇后看中了,准备有机会就提拔的。等到官家亲政的时候,他们就会成为朝廷中的肱股之臣,辅佐官家治国。”
赵煦静静地听着,然后点头。
他也是知道的,宰辅们的名字的确不会写在上面。朝堂上的一些重臣,不需要用笔来记忆,就是自己都能记得。
就比如今天在殿上想起父皇差点就哭了的吕宣徽。
在赵煦的记忆里,除了他以外,其他相公都对父皇退位很高兴。
他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应该是能回京的。
只可惜自己就算是皇帝,现在也决定不了哪怕是最小的一名官员究竟能任职何处。
“官家!”冯世宁突然响起的声音略带紧张,“前面结束了。”
赵煦也听到了前面的动静,转过身来,往前去迎接太上皇后。
从侧后方的小门离开了崇政殿前殿,这一天与臣子的议事总算是结束了,但一想起回去后还有更多的奏章要看,向皇后的脚步也沉重了起来。
每日处理这军国之事,永远都看不到一个尽头。
臣子还有休沐的时候,可天子和她这样的垂帘皇后,却一日也不得清闲。就是不上朝,也有数不清的奏章要看。若是遇上大事,宰辅们能轮班宿直,但她又能找谁替自己的班?
只能苦苦熬着,等官家可以亲政,就算是解脱了。
赵煦就在前面等候着。
每天都是如此,从来都没有耽误过。
小小的身子瘦削单薄,在后殿前,向太上皇后行礼。
“快起来吧。”向皇后连忙道。伸出手,牵着赵煦进了后殿。
在殿中坐下来,宫女奉上滋补的饮子,向皇后喝了两口,问赵煦:“官家,等了有多久了?”
赵煦站了起来:“半个时辰了。”
“别站起来,坐着说话。”
向皇后想让赵煦坐下来,但赵煦还是坚持着礼仪,“程先生说过君子只在慎独。洒扫应对,也不可懈怠。”
程颢给赵煦授课时说得很浅显,没有往深里将程门对慎独的精义灌输给赵煦,只说了该如何行事,倒让赵煦越来越像一个老学究。
多少次了,都是这样。
看着赵煦没有多少血色的小脸,向皇后心中就不由地叹息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