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一板一眼地向赵顼行礼问候,赵顼也轻轻在沙盘上画了几笔,算是回应。
对于向皇后,赵顼除了好之外,就没有写过别的字。只有在跟儿子交流的时候,才会多写几个。
赵煦走到床边,看着他的父皇一阵,突然转头问着太医。
“鲁太医,父皇是不是在咳嗽?”
赵顼看着是在咳嗽,只是气息微弱,声音极不明显。但照顾他的内侍宫女,还有翰林医官,天天服侍左右,很快就察觉赵顼胸口的起伏节奏不对。不过他们也没办法,皆是束手无策。
上品的贡炭只有极少的烟气,暖炉又经过精心设计,烟气都会通过管道通入水中,出来之后,就变得干净清爽。但现在是整座东京城的空气都是变得如烟囱里冒出来一般,又哪里有水来洗去烟气?
“父皇,是不是咳得难受?”赵煦趴在床边,紧张地问着。
赵顼眨了眨眼睛,却没用手指直接给出答案。
“用口罩。浸了水后给父皇带上!”赵煦立刻道。
鲁太医忙叫住跪下来领旨的内侍,对赵煦道,“官家,这样上皇会喘不过气来。”
“朕才用的!”赵煦抬头道。
跟着赵煦过来的内侍也说道,“鲁太医,这可是韩宣徽刚进的避烟的方子。”
“官家明鉴。”鲁太医直言道:“上皇久病,又不能移动,如今气息极弱,就是一片纱也会透不过气来。这跟官家不一样。”
赵煦被难住了。皱着眉,他年纪幼小,也想不出办法。
“要不问问韩宣徽?”一人提议。
赵煦眉头更紧,不置可否,只说道:“把帐子弄严实了,不要透风进来。”
赵煦虽然年幼,但配上天子衣冠,已有几分威严。立刻就有几人过来,将帐子上的缝隙都给压住了,不让外面的寒意侵入有着暖炉的床内。
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一)
沈括心不甘情不愿。
虽然他被招来时,已经听到了一点消息,知道李肃之的表现不能让太上皇后和两府满意,找自己去是为了替换不适任的李肃之来指挥灭火。
但朝廷给他的并不是专责灭火的临时差遣,而是直接要让他取代李肃之的开封府知府之位。
沈括对此并不情愿。
翰林学士与权知开封府与两府的距离是相当的,而清贵之处,则远远过之。平日只要向天子负责,再写一写诏命制诰,就没什么事了。不像开封府,事务繁芜,千头万绪,要一天忙到晚。但做事都是无功有过,总会有人抱怨。开国以来,赵氏之外开封知府,几乎没有一个是任满三年,然后离开这个位置。
但这是太上皇后和宰辅们共同的要求。
沈括怎么敢拒绝?
韩冈也没有帮沈括逃掉这份苦差事,他也很期盼沈括能尽快将这场火灾给压下去。
如有可能尽快熄灭大火,若是难以做到,也要设法让火势不能蔓延。
现如今,还在京中的重臣中,能够立刻担任开封府知府,且有过一定军事经验的,沈括是第一人。而且以沈括与他韩冈的关系,调动厚生司中的医疗资源也很容易。
而且两府宰执不能轻动,如果沈括还不行的话,在京百官之中,还能拿得出手的就是他韩冈了。
就韩冈本心而言,他也并不想成为字面意义上的救火队员。他对救火完全没有经验,真正指挥起来,并不会比沈括更合适。而且真要轮到他上场,局势败坏到什么样的地步就可想而知。韩冈是决不愿看到那样的场面。
沈括低着头,沉默不语。
太上皇后,两府宰执,以及算得上是恩主的韩冈,都要他接任开封府,他纵然不甘心,也不敢直接拒绝。
片刻之后,他抬头向向皇后道:“请殿下给臣以全权,为防火势蔓延,不得已时就必须拆屋拒火,清除火场周边屋舍。但开封城东,军民数万户,一旦拆屋,必惊动十数万百姓。此事不得殿下应允,臣不敢擅专。”
“这当然可以。”向皇后十分果决,“拆屋拒火之事,沈卿可全权处分,宜春苑、玉津园都随你拆,只要能不让火势扩大就行。”
停了一下,向皇后又道:“莫说宜春苑、玉津园,就是金明池、琼林苑都能拆。此等游玩之地,拆了也不可惜。若有人敢于阻碍,以纵火论。其中官宦,可追夺告身。”
真要拆到城南南薰门外的玉津园、城西景耀门外的宜春苑,开封城早保不住了。而金明池和琼林苑也都在城西。但向皇后有这份心就够了。城东没有皇家园林,但官府和私家的园林、酒楼还是有不少处,无一不是背景深厚。而且城东多仓库,在其背后,也是多少显贵的身影。
只有拿到了向皇后给的尚方宝剑,沈括才能无所顾忌地去拆这些宗亲国戚、勋贵豪门的产业。
“得太上皇后应允,臣便无后顾之忧了。火情紧急,臣不敢多耽搁,这就去与李肃之交接。”
沈括行了礼后,就立刻起身,告辞出门。跨过殿门的果断,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
韩冈目送沈括离开,心中为他默默祈祷,祝他一切顺遂。
这一回事情办得好的话,京城上下都要念他的好,旧日犯下的那些过错,都能赎清了。通向两府的道路,再无障碍。
不过在第二座石炭场被引燃后,灭火的工作就一下难了许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