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彦博看来,让自家儿孙去学气学,那连志同道合都算不上,既然气学有成为显学的可能,那么让子弟去接触一下也并非坏事。万一日后气学拾新学之故技,将进士与气学挂上钩,那时候,难道要干瞪眼不成?
尽管对已经完全与五经拉不上关系的气学懵然不解,可文彦博就从这里得到了结论。气学是必须要去认真钻研的,否则很快就会看不懂《自然》中的一篇篇文章。
一旦气学入主进士试,就绝对不可能像旧时经义转变到新学上那般轻易,没有多年工夫的浸淫,看到考题也会是一头雾水。文彦博这也是在为家中子弟考虑。而且所有道理都是通过格物来验证,将实验放在最高的位置上。这对学生们的财力要求更高,对高门大户出身的士人也更为友善。
只是说起对韩冈的态度,文彦博觉得自己是始终如一。
而富弼那边却是恨不得将脸给贴上去,连孙女也舍得丢出去套狼。
文彦博一肚子冷嘲热讽要宣泄出来,但午后的阳光下,一件来自京城的紧急情报让文彦博猛地跳了起来。
“大人,大人!”文及甫惊出一身冷汗,“要小心,千万要小心!”
“慌什么。”
文彦博随即很不耐烦地说道,只是心中还是在为韩冈在殿上的神勇惊叹不已。
匪夷所思的平叛手段。亘古以来未曾见。
文彦博又不屑地撇着嘴。蔡确一伙还真是无能至极,都控制了朝堂,还能给他输了。
还能让那个灌园小儿上殿?另立新君,群臣仓促进拜,这等时候半点异声都不能有,像韩冈这样肯定会大闹朝廷的人,直接就在宣德门就拿下了。
既然已经让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又拿到了国玺,难道写封诏书捉拿逆贼韩冈就那么难?!
若是想拿韩冈的人头立威,那就更是蠢透了。当韩冈跳出来后,王安石、章惇肯定不会甘于寂寞。
这么做的确要冒风险,但韩冈的危险性,难道不比这个风险大?当初文彦博只一个错失便被韩冈揪住,被逼着喝了十几盅消风散,从那时开始,文彦博便再不会小瞧韩冈。
在年轻一代中,韩冈的才干能力冠绝众人。文彦博纵然不喜韩冈,也不能不承认这个评语。
这一回,韩冈的又毒又利的眼睛,一眼就看清关键是在太皇太后和蔡确两人身上。
只是当庭挟持太皇太后太难了,危险性也高,不如直接杀了蔡确最为简单。不要太高的武力,有那份胆子比什么都重要。
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五)
韩冈的确是胆魄过人。
自河湟十年之后,都让人忘了他最早是怎么得到王韶的赏识。
不过,还是蔡确的失败最让文彦博扼腕叹息。
蔡确、曾布、薛向联手,推倒了一心延续先帝治国方略,换成了性格刚硬的太皇太后垂帘。
若他们成功,之后在朝堂上为了与王安石、章惇等人争斗,必然要援引外力相助。在眼下正邪截然两分的时候,蔡确能够请来的助力自然不会是他家。
而且太皇太后一向敌视新党,由其秉政,国政必然要恢复到祖宗之时。就算是蔡确不想拨乱反正,最后也是由不得他。过世的慈圣光献曹后,身为姨母、姑姑,还不是拧不过做侄女和新妇的太皇太后?
两三年后,重回朝堂的元老们,联合太皇太后之力,能将蔡确、曾布也一并给掀下来。彻底清除十五年来的重重乱政。
可惜韩冈这一骨朵之后,最后的机会都不复存在了。
蔡确从此成了叛逆,有宋一代都不可能再翻身。与其关系紧密的一干人等,这一回,日子也难过了。
蔡确的党羽就不提了。他的亲戚都一样要被这一桩的案子牵连进来。
据说韩琦家已经跟蔡确定下亲事。在婚事上,死掉的韩稚圭,他的儿子们倒是没有半点党同伐异的想法。一切都以维系韩家家门不堕为目标。可现在的情况,他们当初的目的已经完完全全的成为了水中月,镜中花。
还有冯京那位与蔡确联姻的前任宰相,也同样逃不过为人群起而攻的结果。
文彦博与蔡确没什么瓜葛,曾布、薛向就更不必提了。但文彦博现在并没有幸灾乐祸的想法。
刑恕竟然成了参与蔡确密谋叛乱的同谋之一,这一件事,让文彦博哑然失声。
刑恕的身份太尴尬了。他在洛阳城中,是很多人都看好的年轻一辈,也是西京元老们在京师的耳目之一。其交游广阔,常年在司马光、吕公著门下行走,又是二程的弟子,到处是朋友,出入元老之门,与其结交往来的衙内、士人多如牛毛。
比起吕公著、司马光来说,文彦博与刑恕算不得有来往。可他也不能置身事外。刑恕被牵连进谋反大案中,这是比司马光、吕公著败退回京,对旧党更大的打击。
在刑恕的家中,不知有多少与洛阳城中官宦人家的子弟往来的凭据,一旦给搜检出来,整个洛阳城都要鸡犬不宁。
纵然可以自辩清白,说自己与刑恕参与到叛乱没有任何关系,可这年头,谁没有点小尾巴?万一有人想来一个一劳永逸,文彦博本人都逃不过去。
文彦博白透了的双眉紧紧皱起,就连他也觉得这件事棘手了。对元老重臣的尊重,并不包括在叛逆之事上。尤其是新党诸贼等了这么多年,这么好的机会,就是文彦博也不觉得他们有任何轻轻放过的理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