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东京的急报!”
一名仆役匆匆赶来温房。
文彦博手一抖,大大的墨团出现在纸面上。
看着被污损的稿纸上除了墨团之外的区区百余字,文彦博丢下了笔,对仆役说:“拿来!”
这是来自东京城的最新消息。
文彦博展开来一看,动作立刻就凝固住了。短短数百字的纸页,他却看了足足有一刻之久。
双眉初时越皱越紧,但不久之后,就与脸上的皱纹一起舒展开来,到了最后,他竟放声大笑。
文及甫惊得目瞪口呆,多少日子没见父亲笑得如此酣畅淋漓。
“大人?大人!”
文彦博精神振奋,抬手将桌上的稿纸揉成一团丢掉:“这下就好办了!”
文及甫茫然不解,只能呆滞地看着父亲。
文彦博这一回没有为儿子的一张呆脸而生气,反而笑着问:“知道沈括是哪里人?”
文及甫眨巴了两下眼睛:“……开封府的沈括?……好像是两浙……对没错,就是两浙!杭州的。所以当初先帝才会派他回两浙体量两浙新法推行情况。”
“嗯。”文彦博点点头,又问:“李定呢?”
“好像是扬州的。”
“吕嘉问呢?”
这又跟吕嘉问有什么关系?但文及甫不敢问,“吕晦叔乡贯莱州,他自然也是。”
“不,”文彦博摇头,“他是淮南寿州的……他什么时候帮北人说过话?”
吕嘉问如果从吕夷简那边算起来,他就是淮南寿州人,比江南离北方近一点,但依然是南方。
可若是说祖籍,吕嘉问则是京东莱州,说起来跟韩冈的祖上就是一个地方出来的。
但吕夷简、吕公著、吕公弼能说自己是北人没问题,他们的立场说明一切。但吕嘉问要说自己是北人,包管一群人吐他一脸口水。然后指着地图问,知道寿州在哪儿吗?!——他什么时候不都是站在南人那边?!
“韩冈是哪里人?”
“关西。不过祖籍是京东……大人这有什么关系吗?”
“有。”文彦博点头,随即又大笑起来,“既然韩玉昆有心,老夫又如何不捧个场?”
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一)
“玉昆,听说你正与郑国公家议亲?”
这一日,韩冈正好休沐。难得一日清闲,他在家中用了一天的时间审核了新一期《自然》的稿件,没有去考虑朝堂政事。可到了晚间,王旁却跑了过来劈头便问。
王旁问得鲁莽,韩冈却并不以为意,摇摇头:“八字都还没合,还早得很。”
韩冈既然这么说,也就是有了。
不过这一桩婚事,并非是韩冈主动联系富弼。他对子女的终身大事,并不是那么的心急。都还不到十岁,现在定下来也不一定能够保证能够最后执行,就像当年王韶做媒定下的那门亲事一般。之前与苏子元和王厚定下的婚约,都是形势使然,并非是刻意而为。
联姻也要看孩子们的秉性,想读书的找个诗书传家的岳家。偏好军事的,就找个普通门第,好方便领军。而文武两端都不出众,只能谨守门户的儿子,就找个高门显宦家的女儿,这样也不至于在兄弟中吃亏。不可能那么早议定。
王旁坐了下来,“正巧跟玉昆你议亲,郑国公的运气也算是好了。”
“巧合而已,当初可没想到会有这一番风波。”
“所以说是运气。”
富弼的女婿是冯京,冯京的女婿是蔡渭,说起来蔡确也能跟富弼攀上亲。
如果走正常的司法程序,当然不至于连枝带叶,将富弼也一并带进来。可惜这样的案子,从来都是政治决定一切。现如今是新党当政,若要烧火,自是要往洛阳那边烧过去。这么好的机会,不将旧党连根断了。
韩冈之前与富弼议亲的时候,当然不可能预测到会有这一次的叛乱。只是在洛阳诸多元老中,唯有富弼,是韩冈比较重视和尊敬的。而富弼家的家风,在诸多元老之中,也是比较受到称赞的。
诗书传家的大族一般都是出色的联姻对象。进士频出的南丰曾家,晋江吕家,或是范文正范仲淹家,在议婚时,往往比宰相家更受青睐。而在宰相门第内,相对于富家,灵寿、安阳二韩,介休文家,就差了许多。更不该用说与韩冈算是同乡的吕家。
就比如东莱吕。吕夷简与庆历党人的恩怨由于时日已久,可以不论。但陈世儒弑母案在前,吕家的外孙女,竟然将丈夫生母给害死,不论有多少理由,也是辩解不了的。而吕嘉问,作为吕公著和吕公弼的侄孙,却背叛家族,做了家贼,亦可见吕家主支和支脉的关系有多恶劣。连族中子女都教育不好,吕公著、吕公弼两家的门风可见并不如他们表面那么堂堂正正。
丢下吕家的事,韩冈问道:“你家大哥定下来没有?”
王旁摇摇头:“还早呢,才多大?”
“说得也是。要议亲,关键还是要看人品和性格。孩子若年纪太小,一切都看不出来,还是等大一点的好。”
娶妻在贤,娶错了浑家,一辈子就毁了。不说别人,沈括那一家就是最好的反面教师。
“可惜玉昆你家没第二个女儿了。否则以玉昆你家的门风,我家的大哥肯定是要找玉昆你家的女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