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他所说,泗州的六路发运司衙门如今正张罗着要搬家,只因为里面薛向留下的痕迹实在太深了——这是魏平真从当地驿馆里听说的消息。
而新任六路发运使请求将衙门从泗州迁至扬州的章疏,前几天还在韩冈的案头上放过,上面列出的种种理由,倒是说得头头是道。不过韩冈、韩绛、张璪三人商议了一下,然后驳了回去。劳民伤财不说,泗州在汴水纲运中的地位也不是扬州能比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指望他们能维持薛向留下的善政?
当年因为船工与押运的士兵联手干没纲运物资,纲船时常报损,就是在只有六尺深的汴水中,都能屡屡上报大风倾覆船只,薛向便受命主持汴河水运。在他的主持下,将官船和民船同时编为一纲,进行发解输送,抵达京城后,会对比官船和民船的损失率,如果多于民船,押送纲粮的官兵与船夫就要受责。
由于纲船在汴水中有着航行优先权,不论是载人还是载货的商船都愿意被编入进来。这就让那些奸猾贼子不敢有所动作,使得纲粮的损失率大幅下跌。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六路发运司中的老鼠一个比一个滑溜,只有薛向那等深悉情弊的老人,才能一眼看破他们的伎俩,并时常都在京中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现在没了薛向,一切就都回到了十几年前。
韩冈摇摇头,拍了拍奏章。
明天,他要就此事与韩绛、张璪好好地商量一下。
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九)
前一天的夜里,为了肆无忌惮的六路发运司官吏,韩冈坏了一个晚上的心情。
次日,韩冈在宣德门外见到韩绛,这位宰相的脸色也是难看。
由于要押班,韩绛难得来早了一点,不过这位宰相的身边,只有一个张璪陪着他说话。
两位宰辅并肩站着,却没有什么人奉承,与平常的情况截然不同。
都会看风色呢。
韩冈想着,走上前去,向韩绛行礼问好。
“玉昆。”韩绛看见韩冈,甚至都没回礼,就急着问,“六路发运司昨日的那份奏报看了没有。”
韩绛年纪大了,地位高了,心情倒也不需要多加掩盖,细节上也不需要那么注意。
“是那份奏报?韩冈也看到了。一个月三十多条纲船损坏,两万多石纲粮损失,也亏六路发运司敢报上来。”
韩绛冷笑道:“薛子正不在了,就敢糊弄人了!……”他又冲着张璪道,“蒋之奇到任也有几个月了,可情况越来越糟,他到底去做了什么?”
现任江、淮发运使蒋之奇是张璪提名的,被韩绛质问,张璪也觉得难堪。
蒋之奇在朝中一向以干练之称,不论是水利还是理财,皆有所长。
尽管他因为弹劾举荐他的欧阳修帷幕不修,在朝中一向被视为奸人,可从来没有人质疑过他的才干。正是因为有这份才干,所以蒋之奇才能在朝中屹立不倒。
说起来这位现任的发运使,跟沈括一样,都是顺风倒,还总是会反咬一口。欧阳修在南方郁郁而终,也多亏了蒋之奇揭了欧阳修家的家丑。
从蒋之奇身上想起了沈括,韩冈又顺带想起另一件事——沈括的堂兄弟可是蒋之奇的岳父,这可以叫做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了。不过沈括的堂侄女嫁给蒋之奇是去做继室的,又不像沈括家的河东狮,能把丈夫使唤得滴溜溜乱转。
可是,这一回蒋之奇的表现,远远对不起他所得到的评价。
不过这段时间,韩冈与张璪合作愉快,遂在旁帮他解围,“其实也不能怪蒋颖叔,他是投鼠忌器。薛向留下的规条,他遵从不是,不遵从也不是。”
“不知道该怎么办,就该以公事为重。不然朝廷将他放在六路发运的位置上做什么?!蒋之奇向以理财和漕运著称于朝,怎么会这么糊涂。”韩绛气哼哼地说着。
“发运司中刚刚又换了一批新人,蒋颖叔想要打理好内部,还得一些时间。”
其实从发运司三月时的奏报中,就可以看出些苗头了。那是汴河解冻之后纲运重启的第一个月,纲船的损耗率就超过了过去几年的同期水平,只是超出不多,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
但从这之后,纲船损失率一个月比一个月更多,就算政事堂中的三位宰辅再迟钝,也很快看出了不对。不过当时以为是薛向曾经提拔的一干重要官员,被调离和贬官所引起的结果,只要调派得力之人去掌管发运司,就能解决这个小问题。蒋之奇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会被派去做了发运使。
只可惜政事堂的期望给他辜负了,发运司中的情况并没有变得更好,而是更糟了。
“哦,既然玉昆你这么说,那下面该怎么办?”
“邃明参政怎么说?”韩冈将球丢回去,他是帮张璪说话,可不是在帮蒋之奇。剩下的,该是张璪的事了。
“这要问相公了。”张璪反问回韩绛,“薛向过去在发运司中留下的规条该怎么说?”
“人有过,策无过。薛向的罪过又与他在六路发运司中的举措无关。”韩绛肯定了薛向过去的成绩。
“玉昆?”张璪又回头来问韩冈。
韩冈道:“过去薛向在六路发运司中定下的规条,让朝廷每年都能少损失数十万石的纲粮。既然是善法,当然该留下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