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在御史中丞的位置上坐了不短的时间,章惇的担心他也明白,而且韩冈那边他也不想招惹,但有件事他还是想问清楚。
“吉甫打算怎么做?他当真有把握?”
“当然!”章惇斩钉截铁。
等吕惠卿回来,新学有他为中坚,比起年纪老迈的王安石,他其实更合适成为新党旗帜。而且从这一年的情况来看,新党也的确到了该新老交替,让生气勃勃的吕惠卿取代王安石,这样才有希望压制住韩冈。
“好的,我明白了。”
李定再一次点头,比之前更加镇重,只是他还没有想通,为什么吕惠卿会对打赢辽国那么有把握?
章惇暗暗叹了一声。
吕吉甫的盘算,也许其他不明军事的朝臣不明白,但韩冈不可能想不明白。为何一直坐视不理,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
……
下榻的房间已经收拾好了,童贯也过来禀报了,可王安石、韩冈两翁婿还没有进去的打算。
“吕吉甫实在是太有把握了,不是吗?”韩冈依然在反问。
“……他在边地的时间不短了。”
“小婿可没他那个把握。”韩冈抬头看了看夜空,转眼就是年节,能看见银河,却看不见月亮,“就是让小婿来。”他顿了一下,“最多……也就是能让辽人再拿不到压岁钱罢了。”
王安石身子轻轻一震,然后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地恢复了平静。
“是吗?”他说道。
韩冈微微笑了起来,“也就这点想法,岳父以为能瞒多久?”
王安石的声音低沉下来:“已经足够久了!”
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六)
“足够久了?”韩冈重复了一句,然后点点头,“吕吉甫若是要在河北边境上做点事,时间的确足够了。”
王安石静静地看着韩冈。韩冈的话中讽刺意味太重,与以往总是胸有成竹时的态度差了太多。
“挑起边衅,只为了让吕惠卿重回两府。岳父,这手笔未免太大了一点。”
“不会打起来的。”事到如今,王安石也不用瞒着谁,“官军打不了,辽人也打不了,吕吉甫也没考虑过要大打一场。”
“对,吕吉甫只是想要做个样子而已。”韩冈依然是尖酸刻薄的口吻。
“玉昆,你失态了。”王安石叹道。太少见韩冈这般冷嘲热讽,他的作风一贯是单刀直入的。
“当然会失态。”韩冈笑了起来,“这件事上,是岳父你错了。岳父你这一回私心之重,小婿始料未及。在过去,即使是新法中不合人意之处,韩冈也都是认为平章的初衷是好的,但这一次,完完全全看不到有任何公心。”
王安石不为所动:“此事无害于国。”
无害于国?
韩冈冷笑。
如果一切如王安石、吕惠卿所愿,烽烟不起,当然对国家无害。可边境上的冲突依然少不了,军民伤亡如何能避免?
但在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的眼中,那些牺牲,只是单纯的数字而已,不过是要付出的成本——在王安石看来,正是于国无害。
韩冈也不会为此而指责王安石什么。
“可在小婿看来,恣意妄为的边臣,却是对皇宋的未来不利。”韩冈冷冰冰地说着,“幸好,还有挽回的余地。”
“想靠那刘舜卿吗?”王安石反问。
……
刘绍能站在寨门上方,望着黑暗的北方,身后一名小校低头恭声,“都监,知州请都监去州中,有要事商议。”
刘绍能缓缓回过头来,打量着这名从州城匆匆赶来的小校。
“诺。”他应声。
用微笑迎上小校惊讶的目光。
知州刘舜卿要将自己召去州城,究竟所为何事,刘绍能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得到。
一旦进了城,没几天工夫别想脱身。
但有些事,刘绍能已经安排下去了,刘舜卿的动作实在是太迟了。
……
“刘舜卿会怎么做,小婿并不清楚。”韩冈摇头,“以他的性格,只会去做他该做的,包括禁止属僚挑起边衅。或许迟了,或许早了。”
王安石漠然以对,扭头看着夜色笼罩下的皇城。
“当然了,岳父和吕吉甫也不一定需要挑起边衅,只要辽人那边有些异动就够了。”
“何为异动?”王安石头也不回地问着。
“十万大军叩关可以算,千余骑兵行于界上,同样也可以算。八千皮室在彼处,为边事出来一两千撑腰,此事年年都有。”
……
“刘绍能还没到吗?!”
刘舜卿在院中来回踱着步子,步伐快而重,偌大的院子,七八步走到墙边,转过身,再七八步走到另一堵墙下。来来回回,走了不知多少圈。
他接到消息的时候太晚了,他实在没想到刘绍能和他背后的那位大人物会这么心急。
“应该快了。”一名部将低声回道。
“快了是多久?!”刘舜卿停住脚,扬眉瞪眼地暴喝道。
部将连忙说着,“末将已经派人去探,马上就会有回报!”
重重地哼了一声,刘舜卿再度踱起步子。
早在两个月前,便有一部辽军进驻涿州各县,与雄州隔着一条白沟对峙。
经过细作确认,来到白沟对面的涿州的皮室军有八千之多。而细作的回报中还说,他们打听到其中有一支是从高丽撤回来的精锐,皆是人马贯甲的具装甲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