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再留任宿直,韩冈也可以安心地留在家中,拆看最近收到的信函和拜帖。
作为一名执掌国政的副相,韩冈每天收到的信件和拜帖多不胜数。有求官的,有问候的,有讨好的,还有诉冤的。在往日,除了一些朋友的信件,其他的信,韩冈都是一扫而过,几十上百封,不会费去他太多的时间。
不过韩冈今天只拆看了放在最上面的一封信,他就停住了,久久没有动作,只有笑容出现在脸上。
王旖进来时,正瞧见韩冈看着信发笑,惊讶地问道:“官人,谁写来的信?怎么边看边笑?”
韩冈放下信,抬起头来,对妻子道:“是吕惠卿。”
……
“吕吉甫昨天送了一封信来。”
前往内东门小殿的半路上,章惇突然听到韩冈丢出一句话。
韩冈这种冷不丁地抛出一个消息,然后看人反应的习惯,章惇一直以来都不是很喜欢。
但许多时候,章惇都会为这句话的内容所吸引,而忘记了表示不满。
他这一次也是一样。
“吕吉甫写了些什么?”章惇问道。
距离从韩冈口中,听到耶律乙辛底牌的那一天,已经过去了五天。吕惠卿要是有反应,这时候也的确应该送到京城了。
“什么都没说,只是推荐了两个人。”韩冈笑道。
“就是这么简单?”
“换做子厚你在吕吉甫的位置上,写封信过来,会怎么写?”韩冈反问。
章惇沉默下来,换做是他,也一样什么都不会写。单只是写信这件事,已经有太多含义了。
“玉昆,你打算怎么做?”他问着韩冈。
“当然是把信收起来。难道把这封信给家岳吗?”
“为什么不?”章惇反问。
这样的一封信送去给王安石,王安石虽不至于立刻跟吕惠卿翻脸,但也肯定会留下心结,至少知道吕惠卿绝不会跟他一条心。
“还是算了。不能齐家,如何治国平天下?”
“是怕葡萄架子倒了吗?”章惇摇摇头,轻轻笑了起来。
韩冈至少还想留着一份情面,在章惇看来,这到底还是一件好事。
韩冈轻松的心情只维持到一封雄州急报送来之前。
“雄州急报,腊月廿九,雄州城外军铺被毁,守军击杀三名越界虏兵,观其甲号,皆是皮室军出身。”
张璪拍起了桌子,大怒道:“为什么这么慢?以急脚递送信,三四天前就该把消息送到了!”
韩冈拿着急报,“因为州将刘舜卿要查验真伪,将这个消息压了整整三天。”
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
韩绛将手上的奏章一丢,面沉如水:“吕惠卿玩得好戏法!”
“唯恐天下不乱啊!”张璪也是愤然恨声。
谁都知道吕惠卿已经将赌注压在宋辽开战上,以他的为人,不可能坐等辽人因岁币之事来攻,而会想方设法尽快加速战争的开始,否则时间拖得太久,朝中也会生变。
可推测与事实之间,终究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之前不论吕惠卿怎么倡议开战,挟士论以制朝廷,韩绛和张璪总有一丝犹豫,不肯参与到新气两派的争锋中。现在看见吕惠卿终于做出事来,心里不免开始后悔,没有早一步将吕惠卿压制住。若是能够早一步做出反应,至少能够将他的爪牙调离边境。
也没人怀疑事情是否是雄州误报。腊月廿九事发,刘舜卿用了三天的时间去查证,估计也派人去辽国境内打探了消息。定然是确凿无疑才会上报。
现在三名皮室军死在了官军手上,辽人那里又会是什么反应?
“这件事看看吕吉甫怎么说吧!”韩冈说道。
“玉昆?”
韩冈的口气太过平和,张璪分不清韩冈是含怒挟愤,还是单纯地要听吕惠卿的解释。
“诛杀辽军三人,若是当真是刘绍能大胆妄为,其身后多半是有吕吉甫在指使。”韩冈的发言,比起韩绛和张璪都要保守一点,“现在还是得瞧一瞧吕吉甫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韩冈也很想看看吕惠卿会怎么做,是破罐子破摔,还是设法补救。
吕惠卿刚刚给自己写了信。而刘舜卿拖了三天的时间才发出急报,有可能让吕惠卿在发信之后才收到消息。
不过刘绍能下手之后,必定会立刻遣人通知吕惠卿,这么想的话,在发信前收到消息的可能性也不小。
韩冈猜不透究竟是哪一种情况,而事情业已发生,也不用急着去处理吕惠卿了,他觉得还是等等看再说。
在他看来,仅仅是三条人命,已经做了皇帝的耶律乙辛还不至于压不住下面的异动,拖上一两个月到了春天就不适合再出兵了,没有了岁币这一因素,宋辽两国的战争,不会那么快就打响。也就让韩冈有足够的时间,去探一探原委,了解一下吕惠卿到底是在怎么想。
“这样也好。”张璪点头,朝廷现在不表态,之后就有了挽回的余地,免得先行定性,之后结论相反,就不方便改变朝廷立场了。
从这方面来说,韩冈已经是个称职的官僚。
张璪没料到韩冈会如同变了个性格,倒是白白担心了一场。
韩绛将来自雄州的急报看了一遍,也改换了口气,心平气和地说道,“文字写得不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