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忽然而来的善意,赵顼可不会觉得是她在补偿自己受到的委屈。
或许是没当一回事,又或许是觉得既然肯定会在朝会上见面,早一天晚一天根本没有区别。但更有可能,是陷阱!
对于赵煦来说,太后的疏忽,就是自己幸运。可是赵煦现在又如何敢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运气上?
赵煦考虑了很久,才放弃了直接联络王安石。
一是为了避免让宰相们警觉起来,二来他现在连个心腹人都没有,贸然安排人去联络王安石,从哪里找可信的人手?
只要王安石还在京师之中,迟早能找到机会联络他。只是靠皇后,都能把这件事给办妥了。
赵煦焦急地等待着黎明,等了那么多年,他的耐心都快给消磨干净,不过眼下的这段时间,他还等得起。
太后之所以能够垂帘听政,宰相们能把持朝堂,就是因为他们控制了大内联系外界的通道。
一旦自己能够与王安石这等老臣联络上,通过他召集群龙无首的忠臣,定能拨乱反正,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
“令岳如何说?”
“不用担心。”
“天子呢?”
“让他继续做梦吧,快天亮了,没必要急着叫醒他。”
“明天?”
“已经是今天了!”
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
突然降了温。
韩冈从床上坐起来的时候,就感觉一阵寒气侵体。
屋里早就撤了暖炉,屋内屋外,现在是一个温度。
起身看了看放在桌上的温度计,水银柱停在五度略靠上的位置上。
由第一流的玻璃匠人精心制作,韩家的温度计精度并不比后世贩卖的廉价工业品差到哪里。而韩冈自身的感觉也在告诉他,当真是降温了。
天气开始渐渐热起来的暮春时节,却猛然间陡降了近十度,可不是什么好事。京畿一带农田的收成,这一下子,说不定就能少了十分之一去。
幸好没下雪,韩冈想,三月底下雪虽比不上六月飞霜,但不免会被人借机利用上。
听到房内的动静,下人进来服侍韩冈梳洗。
拉开窗帘,推开窗户,刺鼻的气味就随着雾气涌入房中。
空气一如既往的污浊,清晨的雾气也比前几日更浓重了一点。
韩冈的喉咙立刻就有点不舒服,忍不住轻轻咳了两声。
“还不把窗户关上!”王旖也起了身,拍了拍韩冈的背,吩咐道,“给相公端饮子来。”
待韩冈漱过口,王旖把一杯温热的饮子递给他,“官人,喝点饮子,润润喉咙。”
呷了两口润肺润喉的热汤饮,喉咙的感觉稍稍好了一点。
王旖在床榻上跪坐,帮韩冈结着襟口内的暗扣,“这几年下雾的时候越来越多了,一天一天的,也不知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开封府的浓雾日复一日,除非接连多日放晴,否则只消稍稍有些水气,第二天清晨立刻就是一片浓雾。
这雾气又浓又沉,站在更高一点的地方俯视京师,就只能看见一片翻腾起伏的云海。
“以后蒸汽机用得多了,雾天只会更多。”韩冈张开双臂,让王旖扣腋下的纽扣更方便一点,“那时候,京师可就是雾都了。”
韩冈笑着,那个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岛国首都,在这个时代,雾都之名只能拱手让人。
并不知道韩冈心中所想,王旖手脚麻利地将一个个暗扣都扣紧,“真要变雾都,蜀中的贝母可就更好卖了。”
“那可不一定。”韩冈道,“云南那边也产贝母。云南的气候,只会比蜀中更适合药物。哪边更好卖,可真说不准。”
王旖给韩冈披上外袍,“云南那边的人口够吗?”
“今年前两个月,就多了两千。今年不出意外,能增加一万人口。只要其中有一半能够安下家来,就又是一个下州。”
“一万了?那不是再有十年,就稳下来了?”
韩冈道:“有官军在,又有哪家敢不稳的?过两年,各色产业都有了,夷人也有了收入,不愁云南不稳,更不愁川贝涨价。”
帮韩冈整理着襟口,王旖道,“只怕再过两年,京师早上都看不到日出了。川贝、云贝一起涨价。”
“乘上氢气飞船,不管你下雨下雪,想看日出日落都行。”
王旖让韩冈转过身,拿着刷子将外袍从上到下刷了一遍,“那个东西谁敢坐?遇上火就爆,这根本就是爆竹!”
氢气发现命名已超过十年,而氢气飞船也已出现了近十年,由于升空的高度远远超过没有持续加热装置的旧式飞船,同时氢气又易燃易爆,一时之间,安全事故频发,全国各地陆陆续续摔死了近百人,爆炸事故也有十几起。
故而到现在为止,氢气飞船甚至都没能在军中推广起来,民间更是视为畏途。而且制备氢气的硫酸、盐酸价格不低,酒店门前拉广告的气球,依然还是热气球,而不是氢气球。
“那是因为我们对氢气还不了解,对天空也不了解。了解多了,事故也就少了。”
“是……是……官人你可别坐。”
“放心,为夫不会冒险,也不会随便让人冒险。”
氢气球有好多地方需要改进,尤其是安全性上,需要比旧式热气球再加上十倍的关注。但氢气球如果当真能确保载人上天的安全,气象学、地理学都能有一个飞跃性地提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