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之外,荆湖两路,尤其是湖南,章惇的势力最大,两广,章惇的影响力仅次于韩冈。
若是按照户口、人口来定,一路就占了全国户口十分之一、多达两百万户的两浙路能出的议员最多,但不论是章惇还是韩冈,在两浙路上,都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再加上江南两路,接近五百万户的规模,都是他们难以染指的。
韩冈今日每州两个大议会议员的提议,就是针对江左诸路而拟定的结果,章惇也肯定在其中掺了一脚。仅仅一个江南,就能占去议政会议的半壁江山。
只是从韩冈和章惇眼下的态度上,他们并不是一定要强求每州两议员这一条,相反的,这个章程应该是有商量讨论的余地。
也就是说,韩冈有成算。
而对熊本来说,韩冈的成算,就是他想要知道的关键。
韩冈当然有成算,最后大不了定成参议、众议两院。
今天先抛出来的只是个引子,本来只安排了太后开场,剩下就等人出头来驳,在争论中引出下文,可惜聪明人太多了,除了李清臣,就没人咬钩。
后世的那个超级帝国之所以定下了两院制度,完全是因为开国十三州相互博弈的结果,谁也压不下谁,只能用这种办法妥协。
所以韩冈就觉得,还是让人吵上一通再决定章程最好。议会要开,这是韩冈的提议,但怎么开,章程怎么定,就不该由一个人说了算了,不然没人会心服,纵然一时能压制,日后也会闹起来的。
只是……韩冈面北而立的时候,一直都关注着背后的动静,但到此刻为止,连个接话的都没有。
如此大的利益,如此重要的制度改变,竟然变成了冷场,韩冈还指望气氛能热烈一点,争执能更加激烈一点,这样才能成为一次圆满成功的会议。
是过去欺压得太狠的缘故吗?弄得一个个跟小媳妇一样怕见人。
以后还是收敛一点好了。
韩冈想着。
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二)
步出幽暗的大殿,清风当面,压抑了半日的叶祖洽,终是忍不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只是吐气声大得惊人,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不过回过神来,叶祖洽才惊觉,不止他一人,前后的朝臣在出殿之后都放松了下来,就像拧开塞子的锅炉,憋在胸中的一口气就这么呼了出来。
头顶上的太阳依然亮得炫眼,没有白虹横贯,没有天生二日,除了天空因烟尘有些黯淡,一切都是再正常不过的晴日,但叶祖洽明白,从今日起,天地就此不同。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数句入耳,叶祖洽心头一跳,不用看他就听得出来,这几句出自今日在殿上犯下大错的蒲宗孟之口。
蒲宗孟的声音不大,却正好让叶祖洽和周围的大臣听到。
除了诛心二字,叶祖洽想不到其他评价。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的一番话,本是劝导诸侯仁义爱民,自然善有善报,用在了韩冈这个臣子身上,自不免诛心之意。
但叶祖洽不得不承认,韩冈今天的表现,近乎于圣人了——像极了早年的王莽。
死保先帝子嗣,可谓之义;念生民遭逢昏君之苦,不顾毁誉,行伊尹之事,可谓之仁;至于忠,小皇帝都犯了那么多大逆不道的事,韩冈这位宰相还保着他和他子孙的帝位,已经够忠心了。
为了防止日后宰相作乱,硬生生地给自己的脖子上套了个五十斤的团头铁枷。
韩冈作为宰相,而且还是两府中最年轻的一位,如果能维持过去的体系的执掌朝政,摆明了就有很大机会做个隋文帝。可韩冈,偏偏就放弃了成为开国之君的机会。
汉时流行的谶纬之学,如今早已式微,被各家大加批驳,其中气学更是连天命都给否定了,韩冈若是想要谋图大宝,除了兵强马壮者为之,都没有别的借口了。
这是打算成圣吗?
有王莽在前,韩冈现在即使越像圣人,都会有人学蒲宗孟,来一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就是叶祖洽自己,若有可能,他也想问一问韩冈,到底打算做什么。
可惜的是,叶祖洽不敢。不止不敢说,连听都不敢听,反应过来后,就立刻向外面挪了几步。
不过也只挪了几步,就挪不动了,蒲宗孟前后左右的朝臣都在躲开他。
说了这番话的蒲宗孟,就像一个被打翻在地的粪桶,周围一丈空无一人。
原本出了殿后还依然整齐的班列,在蒲宗孟的一句话后,便乱了起来。
……
一群胆小鬼。
蒲宗孟不屑地冷哼着。
之前自家说要废了皇帝,都没人躲着自己,现在骂一句韩冈,就怕成这样。
韩冈欲行伊尹之事,朝堂上没有争执,韩冈要开大议会,以议会行天子之权,朝堂上也没有争执,到了大议会议员的分配,终于有些争执了,但韩冈一瞪眼,立刻就又没了声音,到最后,还是韩冈怕人心不服,硬是跟太后一唱一和,定下了议政并元老共议决定。
韩冈都如此自缚手足,还有什么好怕的?
韩冈欲开大议会以明心志,自己越是说他心怀叵测,他就越得容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