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汉迎着文禄愤怒的视线,忽地咬牙瞪眼,面目狰狞,一刀鞘就抽了上来。
一声闷响,文禄给打翻在地。
脸上的剧痛让他差点晕过去,浑浑噩噩之间听见刀鞘挥下来的破风声,还有一声怒骂:“打的就是你这奸贼的走狗!”
……
“潞公何其不智。”
韩冈放下了书信,这都可以算是罪证了。
往深里说,勾连外臣,指斥乘舆,这都是有的。抠字眼的话,毁了文家都不是难事。
“相公,怎么办?”石中信问道。
“是谁缴获的这封信?”
“是下官手底下的一个副都头,名唤牛奇,还有一个皇城司那边的人。”
石中信手下的人缴获了这封信,立刻就送到韩冈这边来了。
其实其中还有皇城司的一份功劳,只是那边不方便抛头露面,才让石中信这边占了表面的功劳。
韩冈点点头,伸手从书架上去下一个牛皮外壳的本子,翻开来,前面十几页都已写满了姓名,韩冈在新的一页上,提笔写下了牛奇的姓名和身份。
合起本子,韩冈道:“两个月后,武学战术科新一期要开班,到时候记得提醒我。”
“知道了。”石中信点点头,又笑道:“牛二真是好运。”
能让韩冈在笔记本上记下姓名,就像过去能被皇帝把姓名提在崇政殿或福宁殿的屏风上一般,都是能得重用的标志。
韩冈收起笔记本,拿起那封信:“来人……把这封信送去潞国公府上。”
石中信瞪大了眼睛,不知韩冈为何还要姑息。
但就听见韩冈道,“就说是我说的,请潞公自重一点。”
石中信的眼睛这下瞪得更大了,听到韩冈这句话,文彦博会不会被气死?
“潞公年纪大了,头脑有些糊涂了,”韩冈笑了一笑,指了指头,“朝廷还是能够体谅的。”
石中信暗暗叹道,这就是做过宰相的好处,不论做了什么事,朝廷都会体谅。
就像当年跟戾王一起谋反的宰执,除了当殿被打死的宰相蔡确,薛向和曾布都保住了一条命,只是被流放岭南而已。换作低一点的官儿,别说当真谋反,就是有点苗头,这脑袋都保不住。
韩冈问道:“京师情况有多少把握?”
石中信连忙点头,“相公放心,下官都安排妥当了。只要相公一句话,下官手下的两千兵马立刻就能出动。”
韩冈叹道:“希望用不到你们。”
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九)
今天比前两日更热了一点。
已经完全是夏天的感觉。
阳光毫无遮挡地直射着大地,用水泥砌起的道路白得发亮,甚至炫眼。望向稍远一点的地方,屋舍、树木,贴近地面的一切,都似乎变得扭曲起来。
摆在身周的冰桶,只用了小半个时辰就化作了温水。筋疲力尽的沈括,喝了两口用井水冰镇的解暑凉汤,就一头栽到躺椅上,半点也不想离开有顶棚遮罩的车站站台。
出镇河北的三万京营兵马,其中最后的两个指挥也在刚才上了车。而第一批出发的两个指挥,这时候应该已经抵达了目的地了。
七天运走了三万兵马,足以让所有参与者感到骄傲。
这不仅仅是三万士兵,还包括战马、火炮在内的一系列装备和军资。
如果仅仅是三万人的话,努点力,一天就能上车送走。可是加上各种装备,再加上各种突发的意外和事故,就足足用了七天。
就在刚才,给随行的野战炮装车的时候,一条绳子没有绑好,掉下来的车架,把车站里的一名装卸工给砸伤了,当即便被送去了医院。而这七天中,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故,导致东京车站站内役工受伤者已经达到了两位数。从踩到落下的铅弹滑倒摔断腿,到被胆怯畏战的士兵推下站台,各色事故无奇不有,被货物砸伤,算是很普通了。
过去几次演习,出征大军皆是通过铁路来运送,却都没有一次像今次这般乱过。这种面对战争的紧张感,不是任何演习、训练能够模拟得出。
幸好政事堂早早就预料到会有这样的情况,故而便让沈括这位铁路相关事务实质上的主管者,亲自来此主持。也幸好沈括能力出众,对铁路上的诸般事务又了如指掌,才能保证混乱仅止于此,还保证了东京车站日常运营没有受到的太大的影响。
经过七天的忙碌,尽管打扫残局要做的事依然堆积如山,沈括只感觉自己就像是糖厂里被榨干了的甘蔗,又像是炉膛里被烧尽了的石炭,连一根手指都不想再动了。
只是虚脱归虚脱,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看着依然杂乱却不再有火炮、兵马的车站,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让沈括为自己感到骄傲。换作别人绝对做不到这一点。
“也不知几时能到?”
身边传来了幕僚的声音,沈括睁开眼,“明天早上过河要多费些时间,过了河就快了,晚上之前就能到相州,再两天就到真定府了,呃,今天出发的都是去大名府的,后天就到了。”
换作几十年前,还没有铁路的时候。半个月的时间,最多才能把开封府内的兵马调集到黄河边,想要聚集京畿一带的精锐,再将他们送到河北,得再过一个月——这还是算快的。
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已经是史书中传奇一般的速度了,不是装备了大量的战马,同时还愿意以这些战马的健康甚至性命作为代价,绝对做不到这一点。但现如今,三天就能走完千里路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