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大宋的金库,又岂是辽国能比?
按先父的说法,“有钱能够天天有炮打,没钱呢,空有九寸大的行货也只能干挺着”。
辽人省吃俭用置办下来的几艘战舰,还没有下船台,就已经落伍了。等舰只正式列装,大宋舰船上的炮手,一次训练下来,就是一二十轮的发射,类似的训练,一个月至少有两次。而辽国的海军呢?
笔者曾经看过一篇辽国海军的训练记录,如果上面的记载无误,那么即使是排序最前的将军级,一年下来的训练量还比不上大宋一个月的,最低级的巡检船,训练水平就更低了,完全舍不得磨损宝贵的火炮。
关于第一次旅顺口海战(当时辽国称之为苏州港),在先父的回忆录里是这么说的。
“当我发现辽舰①的时候,是当日午后两点半过一点。因为青州号的桅杆最高,其实最早看见的是青州号,接下来才是辽舰伏波将军。”
①:按照第一代文登号留存下来的航海记录,最早发现辽舰的,是文登号上的正瞭望手林忠——编者注。
“之前青州号北向追击,因为船速较快,脱离了编队。等到文登号追上去的时候,青州号已经陷入辽舰重围之中。当时杨武靖公就在青州号上,因而船长立刻挂上了战旗,和盐城号一起,两艘巡洋舰同时冲进了敌群之中。”
“当时我刚刚进了军中,第一次参战,心中不免忐忑。但主帅身陷重围,不过青州号的位置很好,威胁性最大的两艘将军级距离最远,近处的巡检级,火力很微弱,因为想要破坏青州号的船帆,纷纷使用了链弹,但直到文登号赶到射程范围内,船艏炮开始发射,青州号的船上也没有任何损失。在这段过程中,最近的三艘辽舰至少发射了五轮,但没有一发对青州号造成稍大一点的损伤。我在千里镜中,亲眼看见一枚枚链弹落到青州号的前后左右,但最多也只是击中船帮。辽舰与青州号距离一直在拉进,如果整件事反过来,大宋的舰船连续五六轮都没有打中,距离不到一里的敌人,事后肯定要重重被罚。”
“即使不去统一计算射击诸元,完全依靠炮手自己的判断,也不该有这么差的命中率。按战后救上来的辽军俘虏的供述,他所在的舰只是第一艘向青州号开炮的巡检船,也是距离青州号最近的巡检船。但船上的炮手,平均射击经验还不到五次,只是上膛、清膛、复位、再上膛的标准动作练习得很好。”
“得知他的供述,我才知道,在文登号冲进战场之前,青州号受到的攻击,不是五轮,而是八轮。每一轮发射之间的间隔,就连付德昌都小吃了一惊。只论发射速度,都快赶上青州号上的炮组了,不过落点也因此偏离得反而更多。”
第四十章 骤风(六)
火炮的轰鸣随风而来。
最近处的敌舰舷侧再一次被腾起的烟雾遮挡。
三艘巡检舰已经到了极近处,眼力出色的水手甚至不用千里镜就能看清,对面甲板上辽军军官比手画脚的动作,还有舷窗中的炮口和奋力划桨的人影。
然而飞舞在半空中的一枚枚链弹,又奇迹一般地落到了青州号前后左右的大海中。
当真是奇迹。
青州号上看到了这一幕的水手都这么觉得。
在这个距离上,射不中比射中可是要难多了。
一团团水花过后,黑色的铁球纷纷消失在海面下。
甲板上的水手们一片哄笑,就连付德昌的脸上也不禁带起了笑意,辽人的训练水平如此低劣,那这一战的结果就又敲定了几分。
刚刚发射过的炮窗处此时硝烟渐散,突然又是一声炮响。一次迟到了的射击,呼啸而出的链弹,终于绕转着直奔青州号而来。
沉闷的撞击声中,链弹前端重重地砸在了青州号右侧船舷的上缘,炮弹余势不减,铁链斜斜的将后面的铁球甩了上来,咚的一声打在甲板上,砸出了一个小小的凹坑。
正靠着那一边的帆缆手吓了一跳,一个蹦跶躲到了桅杆的后面。不过这枚侥幸命中的链弹到此也就失去了所有动能,留在船帮外侧的部分太多,很快就索索地滑进了海里。
盯着甲板上小小的凹坑,付德昌黑下了来,腮帮子上的肉一下一下地抽搐着,这是吝啬鬼听到了自家银库被盗时的表情,后悔、愤怒、痛心,几种心情糅合在一起。
青州号是新近入役的一级战列舰,付德昌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击败了七八名同僚,才争取到了成为青州号船长的机会。
青州号在他的眼中,比他的儿女还要得他宠爱。甲板上面有哪怕一点油污,他都会像台风一样吼着,踢着水手们的屁股,让他们立刻弄干净。
那枚链弹只是在船壳上磕了一下,甲板上碰了一下,但那点碰撞声落在付德昌耳朵里,就像刀子在割他的肉。
当杨从先下令青州号必须迎敌而上的时候,付德昌已经在做青州号受损的准备,但当真听到那一声,却发现心理准备还不够。
彻底抛掉了之前天塌不惊的风度,付德昌难看的脸色前所未有,冲着通话管吼出的音量也是前所未有,“魏四,下面准备好了没有?!”
从通话管中最先传来的回应,却是来自头顶上的瞭望手。
“船长!正南方向,发现文登号!”
“才到?!”付德昌双眉高高挑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