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皇帝的确是不明不地的死了,也就一下子成为了京师百万士民议论的焦点。
有蹊跷,就必须有答案。既然皇帝死因不明不白,那就不免要找一个罪魁祸首出来。
还有谁比章相公更合适?
丁兆兰找不出来。
太后身体欠佳,早就不理政事了。皇后更不可能。远在关西的韩冈,一应事宜都推不到他身上。除了章惇还能有谁?
丁兆兰一路走来,道路两边的酒肆茶社里面,到处都是交头接耳的人群。他耳朵伶俐,连那些客人的对话都听到了一二。
也就难怪焦头烂额的章相公和他的走马狗们,连他这个前警察总局提举的铁杆党羽,被调到远郊派出所做驻地警的倒霉鬼,也被叫回来协同查案了。
丁兆兰带着讽刺的笑走过州桥,在警察总局门下亭下。
看门的是丁兆兰认识的人,乍见到丁兆兰,倒像是见了鬼的反应。
丁兆兰没多理会,打过招呼后,脚步不带停顿就往里面走,司阍愣了一下没去拦他。
走进熟悉的大院和主楼,好些人的反应跟前面那司阍人没有什么区别。被赶走了的边缘人,突然间回乡,到底意味着什么,总是要让人多思量一下。
其实丁兆兰自家知自家事,要不是自己跟韩冈的四儿子有份交情在,之前展熊飞辞官,自家被人寻个差错,扒了身上的狗皮也说不定。不过那时候,自己就可以去陕西寻个差事,免得现在在派出所里受人闲气。
“来了?”
办公室口,现任的总局提举正穿了一身外出的服饰,看到丁兆兰,没有寒暄上两句,就叫丁兆兰跟着他一起出发。
丁兆兰跟在总局提举身后,沿着中线穿过了警局内部,在一群人跌碎眼镜的惊诧中,他这才想起来还有重要的事忘了问:“去哪里?”
“宫里。”
……
“警察总局已经派人去宫里了。”
“丁兆兰也被带着一起去了。”
坏消息已经连续数日充斥耳间,终于有了一条让人振奋点的事情了。
章惇轻咂了一下嘴,稍稍有些开心了。从皇帝忽然驾崩的消息传来时开始,他嘴角生了一个燎泡,稍一沾冷热就疼得厉害,整两天没怎么好好吃喝了。
如果丁兆兰能找到线索,甚至能侦破此案,那他嘴角的燎泡,还有身体的这些红斑,都能得到一个解决了。
不过,会有多少人相信查明的真相?
章惇还真的没有把握。
第二百八十一章 微澜(中)
梓宫前,香烟缭绕。
“相公。”
“臣在。”
章惇躬身应答。
虽然之前已经很麻烦了,但更麻烦的还在这里。
太后,皇后,两位苦主近在咫尺,只隔了一层帘幕。章惇只能庆幸圣瑞宫的太妃不在这里,否则更加头疼。
“大行皇帝的事,不知相公查得如何了?”
这就是章惇觉得麻烦的地方,一日三催,每天还要当面汇报。章惇不胜其苦,“臣已选调得力之人彻查,几日内就会有结果了。”
“前几天相公就是如此说的。”太后没给章惇留面子,“普通人家的儿子,没病没灾,突然人就死,官府都要出来查问个究竟。何况大行皇帝还不到三十,早上起来好好的,晚上人就没了。毕竟还是你们的皇帝,是天子,不能死得不明不白。”
尽管太后与皇帝不睦,但终究是至亲。正常病死是一回事,为人害死又是另一回事。
章惇看了看梓宫,巨大的棺椁中,嵌着大行天子瘦小的身躯。
章惇看着赵煦长大成人,登基有他一份功劳,平息宫变也有他的功劳。
但从来是功高不赏,章惇不想皇帝亲政后就丢掉自己的权柄,更不愿日后提心吊胆地活在皇帝的猜忌中,所以韩冈刚刚指出了一条路,他就迫不及待地走了上去。
这十几年,章惇做得很舒心,舒心到想把现状一直维持下去。
对篡逆之臣来说,这是一位再合适不过的皇帝了,怎么舍得让他死呢?还是在他计划即将实行的当口。
破坏了他的谋划,还让他陷入窘境,隐藏得如此之深的毒蛇,就算连根拔起,株及九族,都不能一泄他心头之恨。
“臣明白。”章惇言出由衷。
幕帘后,太后的声音传来:“我们母子不睦,也无需讳言,但终究是至亲。对外面相公怎么说都好,对内,吾要知道到底是谁做的!”
“臣会加紧督办!”
“不是吾要催相公,吾也不会说日后没脸去见先帝,但大行皇帝这件事,不查个水落石出,吾心中不安。”
太后说到点子上了,既然皇帝能死得不明不白,太后呢?皇后呢?
章惇头微微点了一点,“太后放心。”
“那吾就不耽搁相公了,还望相公早有回音。”
章惇倒退几步,转身出殿。隔着一重帘幕,望着宰相的背影,太后低声:“……似乎不是他。”
从殿中出来,章惇紧绷的肩膀才松弛了一点。
即使是对皇帝,章惇都不会居于下风。
但他面对的是一手将大政交于都堂的太后,一直都在配合甚至纵容士大夫们拿走皇权。在向太后面前,狂傲如章惇,也只能向她低一低头。
“相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