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很自然的,一共就三万七千多不到三万八嘛!有4000个房奴猛士,1000名御前骑士,2000名骑士随从还有1000名蓝田县来的府兵加入了“猎头”作战。
虽然骑士随从和府兵的战绩不多,但是也拿下了三四千,剩下大约三万四的斩首和俘虏给五千人分,平均不到七个。
其中有一千余人已经成功凑齐了十个(高太尉欠债了,已经暗入文字向赵佶求房了)斩首或俘虏,剩下的人大多只有五个六个的战绩。
眼看都打到青海了,所有的蕃部都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牵着牛啊羊啊花姑娘啊来青唐城犒劳大伙儿了,那些没凑够脑袋的房奴能不着急吗?
就在大家都快急死的时候,高太尉给大家伙带来了特大喜讯——古骨龙城那边又来了好多西贼脑袋,大家赶快去割啊!
而且高俅还宣布了西贼脑袋的价钱贵一倍!手里有六个脑袋(俘虏)的主儿,只要再给俩西贼的脑袋,房子就到手啦!
眼看着房子即将到手,大家伙行军的劲头那个足啊,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去古骨龙城砍人了!
西贼厉害?
房奴们才不怕呢!如果他们在巴金城就遇上西贼,多少是有点害怕的,但现在……人人都双手沾满了蕃人的鲜血!个个都是房奴杀人狂了,还怕西贼?
房奴着急赶路,而西贼大首领仁多保忠这个时候比他们还要急!他是因为没有人给他送粮食而着急上火。
他辛辛苦苦来一次,总不能空手而回吧?而现在湟州、鄯州都被宋军拿下了,廓州好像不战而降了。仁多家以后就不大好再问这里的蕃人要东西了,这回不得多要点?
要东西当然也是有讲究的,不能说咱仁多家要没饭吃了,求你们给点儿吧……这不成要饭的了?
所以仁多保忠就打出了要替蕃人复国的旗号,要求湟中一带的蕃部去归顺。
这一招仁多家族用过很多次,每次都能忽悠到不少西蕃部落出粮出兵。
可这一次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一连多日,愣是没有一个蕃部派人过来(主要是高俅的房奴兵以德服人,让大家明白了只有搞好民族团结,才能共同建设封建主义富饶家园的道理),只有古骨龙城这里的温家拿出了一万石粮食。
可这点粮食应付不了多久啊,仁多保忠带来了两万大军,其中一半是骑兵,战马驮马超过三万匹。人吃马嚼的,一天光是粮食(包括马匹的精料)就得耗费十万斤以上,就是一千石啊!一万石只够维持十天的……
十天以后,粮食耗尽,就只能灰溜溜的撤军了。如果不想撤军,那就得开战!且不说能不能打赢,仁多保忠这个右厢统军已经有点被晋王察哥给架空了,如果擅自开战,只怕这脑袋要挨捶啊!
难道湟州、鄯州、廓州之地,就此归了大宋?
就在仁多保忠琢磨是要抢一把走,还是什么都不拿,就这样灰溜溜的撤回仁多泉城的时候,温阿吴急匆匆的来了。
“统军,宋国的兵马到了!”
仁多保忠眉头一蹙,“多少人?到哪儿了?”
温阿吴道:“步骑大约两万,已经过了南宗堡了。统军,打还是不打?”
第六百六十八章 紧逼,对峙
仁多保忠没有在第一时间决定开战或是撤走,而是想先看看对手的虚实再做决定。
如果对手是支弱兵,那就不妨开战,给宋人一个下马威,同时也让兴州的朝廷知道自家的厉害,早点把晋王察哥那个小孩子召回去。
如果来的是强兵,那就只能徐徐退兵了。反正贻误战机,坐失河湟的也不是自己,而是晋王察哥,将来兴庆府朝廷追究责任也问不到自己……
盘算停当后,仁多保忠就带着几十个亲随出了古骨龙城。走了没多远,就不能再走了。
因为一队宋军的骑士,已经在距离古骨龙城不是太远的浩亹河西岸,展开了队形,而且还向温家摆在浩亹河西岸的兵马发起了进攻!
这些宋人的骑兵是童贯、高俅派出的先头部队,一半是殿前御马直的骑士,由杨可弼率领,约有两个都,加上随从不到六百骑。另一半是历精城乔家派出的轻骑,由乔家少主乔阿埋带领,充当侦骑硬探——就是那位跟随多罗巴在巩藏岭前的驴马坡被王厚打败的乔阿埋。
现在他已经认识到蕃汉一家,民族团结的道理了。所以在童贯、高俅率军从历精城下路过的时候,主动献出了50匹龙种马、50副青唐瘊子甲以及大批的粮草,还亲自率领族中弓马最娴熟的600名勇士随征……
童贯则亲口保证乔氏家族可以世镇历精城,还答应给乔阿埋保举个官职。
总之,乔阿埋现在是大宋这边的人啦!从历精城到古骨龙城的这一路,他指挥的600蕃家勇士都非常尽职的在大军前后左右巡逻,确保行军图中不被“十分之一张房契”袭扰……
不过到达浩亹河西岸的时候,杨可弼没有再让乔阿埋的蕃军出力,而是派出了自己麾下的骑士,以都为单位出击,用列阵冲锋的战术很快杀散了数量比他们还要多一些的温家骑兵。还抢下了一座浮桥的桥头堡,不过并没有等他们过桥,守在东岸的温家骑兵就放火把浮桥点着了,将宋人的军马暂时阻挡在浩亹河的西岸。
而宋人的骑士们也没有试着渡河,而是开始用随身携带的小斧子收割人头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