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了,塌了!”
武好古的注意力被来自脚下的震动所吸引的同时,忽然有人在他的耳边大喊起来。他连忙抬头向前方看去,那堵只有五十步宽的夯土“城墙”的一侧不知道什么时候坍塌了下去,也许是火药太少,也许是坑道的位置不佳,城墙并没有整个儿被炸碎,但是也坍塌了约莫一半,坚硬的夯土垮塌下来,形成了一座稍微有点陡峭的“山坡”。步兵应该可以顺着山坡攀爬上去!
跟随着武好古一起看爆破的众人,都被眼前这一幕给惊到了。
城墙真的可以用火药崩塌?
童贯扭过头,用一种打量妖孽的眼神看着武好古——这位爷也太牛了吧?连打仗这种高难度的事儿都难不倒他。
蔡京那厮,怕是要大大失算了!
“宣赞,真的成了……”
被武好古委任为工兵指挥使的黄四郎言语颤抖的自语道,“这下可要立大功了!”
武好古却摇摇头,不是很理想啊!他冲着黄四郎招招手:“四郎,过来。”
“宣赞,你找我?”
武好古点点头,对走到跟前的黄四郎道:“这才是头一回……坑道怎么挖直,怎么确定方位,还有火药的数目都还没准。所以还得继续实验!给你五天,把城墙垒好。让朱行书带人再挖个坑道。另外,还要制作一些皮卷尺用来测量距离。靠目测估算总没有拿尺量出来的准确。”
“下官明白了!”黄植生连忙应着。
武好古又对童贯道:“大官,看来穴地爆破攻城法是可行的!咱们这就去宫里禀报官家吧……这回得多带些硝石、硫磺上路,最好再多调一些火药作的匠人随军。”
“好。”童贯已经展出了笑颜,“咱家这就陪你入宫。”
“好的!元晖,你也一块儿来吧。”武好古又对米友仁道,“官家多日没和你见面,可是想念的紧啊!”
……
武好古和童贯、米友仁一块儿入宫的目的并不只是回禀穴地爆破攻城法效果的。还是为了向赵佶请求更多的府兵和装备!
根据慕容忘忧在信中的建议,武好古准备编成一支总兵力超过10000人的府兵战斗部队,称为“内府卫士将”。不过这个“将”并不能单独作战,而是配属给御龙猛士直。
在行军作战中,内卫将的部队将会以“部”为单位,编入御龙猛士直的各个指挥——这是因为内外将的府兵没有多少时间进行训练,所以不能确保他们能够掌握难度较高的弓箭和盾剑(刀),因此一律配置长枪。而所有和内卫将的部配合作战的御龙直指挥的猛士,则一律配置剑盾和弓箭,放弃长枪。
这样在作战中,内府卫士(府兵)将负责用长枪组成战阵进行冲击或防御,而御龙猛士们则使用弓箭负责远距离攻击或者用盾剑进行格斗。
另外,武好古还希望得到至少10000名府兵冲当辅兵和后备兵。
如果再加上经过调整的殿前御马直和新临时组建的工兵指挥以及两直都虞侯司的兵力,武好古指挥的两直大军将会拥有将近30000人的总兵力!
这已经不是“直”了,而是达到了上四军的规模了!
不过这样的兵力规模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和在河湟地区以奔袭为主的作战方式不同,无定河流域的战斗必然是以城战为主。不是筑城就是攻城,人数少了可就无法独当一面了。
第六百九十三章 天理的信徒
“要再增加20000兵力?那可就是将近30000大军了!”
赵佶是在崇政殿的偏殿里接见武好古、童贯和米友仁的——就是那个摆了“平夏方略图”的偏殿里面。
对于武好古提出的增加两万府兵的要求,赵佶显得有些讶异。
两万兵马可不是小数目!
这一回用于攻打西夏的总兵力,如果不计算民夫的话,也就是20万上下。
两万大军占了十分之一啊!
“陛下,臣不用禁军,只用府兵。”
“府兵?”赵佶一愣,“府兵能打仗?不是说他们只能屯田吗?”
府兵其实也是个遭人恨的存在!因为府兵动了将门和募兵的奶酪。如果府兵真的能战,那么将门以后吃谁的?府兵没有军饷,连空额都没地方去吃了,那不是太惨了?
至于募兵那就更加视府兵为砸饭碗的存在了。如果不支饷的府兵能打仗,那还要一年花费几十缗的募兵干什么用?
所以朝堂之上,无论新党旧党,在提到府兵的时候,几乎一致将其定位在“屯田兵”和“运输兵”的档次上。因此赵佶也就有了这么一个印象,认为府兵不能战,只能种地屯田。
“陛下,这些府兵主要是用来筑城的。”童贯太了解军中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了,连忙替武好古解释,“武宣赞善于筑城建房,这一次准备带上营造行的都料大匠出发。而且穴地爆破攻城法也是有效果的,想来可以攻下几个西贼的城池。而挖壕围城,挖地道攻城都是费人力的。”
“原来如此!”
赵佶点点头,似乎明白了。武好古原来打算去筑城攻城的……果然是聪明人啊!筑城谁能和他比?界河商市那么大的城都筑起来了!而且还是个砖城,比开封府都坚固!
至于攻城他也有办法,去徐州找了群挖石炭的,用挖地道埋火药的法子想来也是不错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