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契丹人哪敢那么干?大宋现在可是出了天可汗了……专治不服啊!难道耶律延禧想试试天可汗的刀子吗?
而且契丹人每年从大宋拿50万岁币,他们的贵人还从界河商市捞得盆满钵溢,哪儿能轻易开战?开战的损失可大呢!肯定得试探,到时候派完颜斜也和御马直去搞定,那就没有然后了。
武好古顿了顿又对苏东坡道:“恩师,您只管放心养病。子由先生使辽肯定会载誉而归,河北也不会有事的……至少在界河封冻之前,契丹人是不敢觊觎界河商市的。毕竟在水面上,契丹人的武力不值一提!至于西北的战事,灵州能不能下不得而知。但是夏、宥、盐三州及河间草原应该可以拿下,而且契丹也不敢入寇。所以这一战赢是肯定的,只是赢多少的问题。”
苏辙眉头大皱,“岂不是要便宜蔡京了?”
苏东坡冷冷一笑:“那要看灵州能不能打下来了!”
……
“蔡卿,苏卿,你们留一下。”
第二天崇政殿召对结束的时候,赵佶点了蔡京和苏东坡两人的名,让他们俩留下继续问对。
两位宰相都坐在殿中的杌子上,等着赵佶问话。赵佶从御桌上的一叠奏章中,抽出做了记号的两本来,着站在身边的小黄门将之递给苏东坡和蔡京观看。
苏东坡先拿过一本展开一看,原来就是吕颐浩提议禁军进驻界河商市并将界河商市升为界州的上疏。
蔡京拿起一本翻开一看,却是新升任的监察御史张克公弹武好古在界河商市暗植势力,蓄养死士,图谋不轨的。
苏东坡和蔡京看完之后,又互相交换了奏章,又细细看了起来。
“昨日朕和武大郎在崇政殿吃饭的时候,已经问过他的意思了。”赵佶的声音中透着疑惑,“但是他不敢接知界州事的差遣。蔡卿,你觉得如何?”
“陛下,知界州事只有武好古可以做。”蔡京斟酌着说,“如果他不愿意接任,那就只能容后再议了。”
蔡京并不傻,他知道现在不是拿下界河商市的时候。因为没有人敢去当知界州事,提出这个意见的吕颐浩自己也不敢去。
而且,这事儿如果在崇政殿问对时提出,肯定会遭到一致反对的。哪怕蔡京的弟弟蔡卞也会提出反对!几十万契丹铁骑南下可不是闹着玩的!政争可不能真的把契丹铁骑给引来,要不大家就都死定了。
不过蔡京通过吕颐浩的上疏,还是摸清了赵佶的意思。赵佶还是想将界河商市变成界州的……而武好古显然是不想交出界河商市的。
这就是扳倒武好古的机会啊!即便现在扳不倒,将来一定会扳倒的!
“界河商市乃是先帝为伐辽而建。”病歪歪的苏东坡这时咳嗽着开腔了,“从元符二年开建至今,不到六载,能有今日之规模,实属不易。只是武好古做事难免急躁激进,且商市利益巨大,方方面面要摆平也很不容易。再说商市毕竟在契丹人的刀口之下,任谁在那里都得养一些保命的护卫。张克公他家在界河商市的商行豪宅,其实也是护卫森严的。所以若是要穷追细究,总能寻到把柄的。”
他的话也够损的,分明是在指张克公和武好古因为利益冲突而利用职权进行污蔑。
“对了。”赵佶轻轻点头,“张克公家里也是界河商市股东吧?”
“张家还有人在做商市元老。”苏东坡道,“而且他家和武家一直不和,是界河元老院中的两派。”
“他们因何不睦?”赵佶问。
苏东坡道:“商人嘛,自是为了争利。”
蔡京道:“可张克公是士大夫。”
苏东坡笑道:“商市股东,元老,还开着十几家买卖,拿着价值几十万的商市地产……这也算士大夫?”
“那不是张克公的产业,而是张家将门的产业。”
苏东坡道:“张家子弟不多啊,张克公所占份额怕是不小吧?臣知道他刚刚在开封新西城买了房子,价值十万缗啊!”
听苏东坡这么一说,赵佶也觉得张克公目的可疑了。
不过武好古在界河商市到底有多少实力,最好还是派可靠的人去查一查。
……
正月十五,上元节。
上元节的晚上,开封府依旧被寒气笼罩。
傍晚时还下了一场雨夹雪,让原本有点上升的气温,又骤然下降了。
武好古穿着一袭宽松的棉袍,手上捧着张《文曲星》旬报,靠在一张铺着裘皮的胡床上。屋子里面还烧着炭炉,不让一点儿寒气从屋外透进来。
《文曲星》旬报上长篇累牍的都是吹捧高太尉的文章。这都是《文曲星》旬报的编纂们根据武好古的指示写的——武好古是不会打仗的,童贯又是身残志坚,不适合进行吹捧的,所以高俅就成各种光环加身的名将了。在一支支生花妙笔之下,简直就是李卫公再世了!
这回不会再有人把高俅写成一个不学无术,只会踢球的大奸佞了吧?
武好古突然笑了起来,历史果然是胜利者写的!现在高俅是胜利者了,所以历史会说他好话了。
“老爷因何发笑?”
西门青在门外问着,掀开厚厚的帘子走了进来。她是两天前才从界河商市回到开封府的,是武好古在相州时让人去召她前来的。
“因为大功将要告成,心中畅快,所以发笑。”武好古笑着朝西门青招了招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