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在练兵场?”薛嗣昌愣了愣,武好古现在可是西上閤门使领海州刺史了。正六品的武官还领了遥郡!而且还是三直禁军的主将。这个级别的武官莫说是开封禁军系统的,就是西军系统的,也早就高高在上。怎么可能整天扑在军营里?
“右脚!抬右脚!知道那个是右吗?”
“向右看,看齐了!”
“斜了,直贼娘的还是斜……”
武好古的耳边传来了一阵阵的呵斥声,都是御龙猛士直和御龙内卫直的军官在嚷嚷。
他正骑着马,在一座大校场内缓缓而行,目光从一排排一列列手执长杆(就是把枪头拔掉的长枪)的或携带者刀弓的士兵们身上滑过。
他们正在进行最简单的队列训练,就是起步走,向左转,向右转之类的。北宋这边本来是没这套队列方法的,是武好古把这一套引入了自己的假子军团,后来又被慕容忘和赵钟哥忧学了去用来训练骑士队列——就是骑兵队列——到了武好古执掌殿前三直后,这种方法又被用来操练府兵长枪手了。
长枪手作战,其实是最讲究队形的。他们不像刀盾手主要靠个人武艺混市面,马马虎虎排个队能凑合就行。长枪手是战场上的“城墙”,是要用来应对敌方骑兵冲阵的。
如果队形练得特别好的话,他们甚至可以组成密集队形,进行长枪突击。在长枪突击的时候,队形越整齐,长枪越密集,威力也就越大。
而长枪手个人的武艺,几乎可以忽略,只要会紧握长枪冲击和会用长枪砸人也就行了。
所以在去年腊月双方交战告一段落后,被编入御龙猛士直和御龙内卫直的“战斗府兵”就一直在苦练队列。
可是练了一个多月仿佛后,效果还是让人失望,队伍歪歪扭扭,不少兵士还是左右不分。
不过因为每十天都有小比,获胜的长枪都可以得到奖金,倒数第一的会受罚,所以大家伙操练的积极性还是挺高的。
“钟哥儿,最晚四月可就要上阵了……能行吗?”武好古转过身,问落后他半个马身的赵钟哥。
“能凑合吧。”赵钟哥笑道,“其实不打野外浪战,这些长枪兵也就是壮个声势……夏州攻坚主要得靠四郎的工兵和御龙猛士。太尉这次又带来了2100多御龙猛士!现在咱们有5000余御龙猛士了,夏州城就是铁打的,下官也能把它夺了。”
武好古笑了笑:“也不知道夏州城能不能轮到咱们来打?等天暖以后,鄜延路、环庆路还有河东路的兵马都要汇集过来。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可是个个摩拳擦掌等着立功呢!”
“轮得到。”赵钟哥笑了笑,“攻城啊!太尉以为西贼的夏州城恁般好打?叫俺来说,也就是咱们御前三直能打,别的兵想都甭想。”
正说话的时候,就听见马蹄声响动,然后就有人通报道:“禀太尉,苏知州和薛运判驾到。”
第七百二十八章 精兵是怎样练成的(二)
“太严整了!太严整了!比开封府的禁军兴许不如,可这才练了多久?”
武好古觉得歪歪扭扭,看着有点像杂牌军的队列,在薛嗣昌这个知兵的运判看起来,简直都可以去开封府的各种庆典上充门面了。
而更让薛嗣昌感到惊讶的是,开封禁军那都是练了多少年才练出来的队形——他们也就会排个队——武好古手下的这些府兵,充其量不过练了一个多月时间。就是一天三操,也不过练了一百多场。就有了这样的成绩,这武好古怎么会不知兵?这要不知兵,天下还有知兵之人吗?
“武刺史,真没想到你还是个练兵的奇才啊!”
在校场的大帐外,听到薛嗣昌的夸奖,武好古连忙摆手道:“哪里哪里,我一个商人,懂甚练兵?不会的,不会的……都是慕容先生教出来的生员们有本事!那些人可都西军小将的底子,又让慕容先生教了四年啊!个个都身备三仗,弓马娴熟,对于步战马战的各种战法战阵,也都了然于心。有了这样的将校,练兵打仗可就容易多了。”
也对!
薛嗣昌心想:当年王荆公重开武学不就是想练出一批这样的将校吗?没想到武学没教出什么将校,却让慕容忘忧主持的兵学司教出来了……
“可惜这兵学司只开了一届!”薛嗣昌一叹,“若是能多教些将校出来,先帝富国强兵之愿,就可以达成了。”
“兵学司没有了,辟雍学宫和云台学宫却开出来了!”武好古笑着说,“两座学宫都开了兵学司的课程,而且右榜进士都要考战阵之学的。将来由右榜进士来带府兵,大宋富强之日,当为期不远了。”
“右榜进士带府兵?”薛嗣昌摇摇头,“能行吗?”
“行!怎么不行?”武好古笑着一指正在操练的府兵,“他们的指挥和都头还不是进士呢,不也练得有声有色?”
这话听着怎么恁般变扭?薛嗣昌心说:进士就干这个?到时候就怕右榜进士没有人去考了……
武好古却不认为右榜进士当“连长”有什么不妥……后世的精英军官哪个读书比进士少?在军国主义流行的时代,世界上的主要军事强国还搞军官养成教育,军官都是从娃娃抓起(后世俄罗斯还保留着这个传统)一路念到参谋学院,人家吃的苦,受的罪,学到的本事,都超过中国的进士老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