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好古和潘巧莲却是一点睡意都没有,两个人被安排在了车阵中心,依偎在一起取暖,旁边还有一个瑟瑟发抖的小瓶儿。他们三人背后则是堆起来的马鞍,也可以挡箭,前面是抱着盾牌的刘无忌,两旁还有两个持盾的潘家护卫,倒是防护周全。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只到天色将明的时候,也没见有传说中的梁山好汉来打劫。倒是困意一阵又一阵袭来,就在武好古的眼皮越来越重,快要睡过去的时候。突然听见有人喊了一声:“来了!”
谁来了?
迷迷糊糊的武好古脑子反应有点慢,还没想起来是梁山好汉来了,就听见林万成问了一句:“有多远?”
“最多十里。”
“都醒醒吧!”林万成大声道,“先活动则个,再吃些干粮。小乙,冲儿,拿上步弓站到车上去,贼近便射,莫和他们废话!”
“诺!”
“诺!”
林万成完全是战场上的做派,可没有什么“上前搭话”、“来将通名”,便是有这等事体,也和他一个队将没关系。
“林老教头,这样不好吧?”张熙载听见林万成的命令如此决绝,吓了一跳,忙道,“都是江湖上的朋友……”
“不得喧哗!违令者斩!”
林万成沉声便是一句训斥,然后恶狠狠瞪了张熙载一眼,吓得他一哆嗦,什么话都不说了。
好嘛,林老头子真把这里当成战场了!
另外一边,梁山好汉们不知道将要遇上的是如此狠人。他们也是一晚上折腾,现在有点人困马乏了。
原来晁盖带着人从大泽湖畔出发后不久,林万成就下令熄了篝火。结果晁盖等人大晚上的,又不熟悉地形,再没篝火指引,根本寻不到方向。好似没头苍蝇一般,转悠了半个晚上,直到日出后才发现了摆在泡水岸边不远处的小小的车阵。
军师吴用马鞭摇指前方的车阵,对晁盖道:“大头领,那边有个车阵,该是姓张家的商团了。”
晁盖远远一瞧,却是眉头大皱,“直娘贼的,怎才这么点车马?不是说有四五十辆大车,俱是满载财货的吗?”
“大头领,兴许是一部分车马和姓武的一起往虞城去了。”
晁盖点点头,“那样也好,落在宋公明手里,连车带人都掠了。”
“大头领,这边呢?”
“派个弟兄去喊话,一车要十缗。”晁盖是好汉,当然要说话算话了。之前便说好要买路财的,现在也不好马上动手劫车。
吴用得令,便打发了一个步行的喽罗(堂堂梁山也只有头领骑马,喽罗们都是步行的)去喊话要钱。
一个喽罗得了令大摇大摆就向前去,到了距离车阵约百步的距离上就准备喊话,可是刚一张嘴,就听见“崩”、“崩”两声轻响,还没明白怎么回事,胸前就是一阵被撕裂的剧痛。低头一看,就见两根尾部粘着羽毛的细木棍生生的插在了自己的胸膛之上!
然后,便是眼前一黑,往生去矣!
瞧见这一幕,晁盖、吴用和赵铁牛都傻眼了。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连话都不说就把人射死了?姓张的这么干可不合江湖规矩啊……
“大,大头领,姓张的莫不是收了武好古的厚礼……”还是赵铁牛第一个反应过来,“大头领,姓武的一定随身带了大笔的财货!”
晁盖又瞧了眼军师吴用,吴用摇着羽毛扇子想了想,“大头领,铁牛兄弟言之有理。”
晁盖哼了一声:“既然姓张的不义,也莫怪我梁山无情了!叫兄弟们先用点吃食,然后披甲冲阵!”
“喏!”
梁山好汉也不是铁打的,一晚上折腾下来,不仅人困马乏,还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不吃点东西,待会儿打起来没准就犯低血糖了。
不过梁山的敌人是不会允许好汉们安心吃饭的。
“父亲,贼人好像在用饭休息。”
林冲大声报告。
“西门员外。”林万成道,“你的人可有能骑射的?”
“有。”西门青道,“慕容三郎,马十一郎。”
两个面色阴沉,续着络腮胡子的大汉闻言转身,望着林万成和西门青。
“你二人上马,出阵扰敌,不可接战,只得骑射,若有敌骑迎战,便将他们引来车阵百步之内。”
“喏!”
“喏!”
第八十一章 梁山寇(四)
慕容三郎和马十一郎都是幽燕汉儿,虽然辽国自兴宗朝起就越来越重视文治,且又大兴佛教,也搞了科举取士,但是尚武之风比起大宋还是要强盛不少的。
便是国内的汉人、渤海大族子弟,也都是允文允武,如果只会死读书,便是中了进士,也没有什么大好前途可言的。
再说辽国的军制也不同大宋,靠得不是职业雇佣军,而是兵民合一之法,凡是年龄在十五至五十岁的民丁,都要隶属兵籍。便是燕云汉人的民丁,也不例外,都是亦农亦兵,轮番服役,还要自备部分器甲粮草,有些类似隋唐北周的府兵。
这种兵役制度,虽然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对于生产也不大有利,但也增强了民间的武力和尚武精神,同时也让燕云地区的汉人大族必须立足武力。
毕竟号称120万的京州兵所能提供的将校职位,远比辽国科举所取之士要多,得到辽国武官身份比考上辽国进士可容易多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