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对蔡京等人所坚持的荆公新学而言,现在左边是唯心主义,右边是唯物主义,两边一起挤压……蔡京要守住自家的学术阵地,得有多大的学问才够用啊?
而学术阵地失陷的后果,是远比后世人们想象的要严重的!
要不然王安石也不会在主持变法的同时创立荆公新学,建立一个学派来推行自己的主张了。而蜀学的代表人物苏东坡和关洛之学的首领程颐也就不会遭受那么大的打击了。
蔡京接着说:“据我所知,苏辙虽然是苏东坡的弟弟,但他并不同意实证学派,也不赞同理学。他的学问和咱们的荆公新学虽然不一样,但终究是一路的。如果咱们能把苏辙摆到右相的位置上,一来可以顺了官家建中靖国的意思;二来也能稳住韩忠彦、范纯粹、范纯礼等人……他们和苏东坡不一样,和云台学宫也不是一路的。”
蔡京推苏辙上台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挡住对自己威胁比较大的张商英和吕惠卿——这两人都是新党大佬,资格又老,如果当了右相新党就不是蔡京的一言堂了。
而苏辙对蔡京的威胁就小多了,苏辙不可能当上新党的首领,而且赵挺之入政事堂是肯定的。到时苏辙就是个光棍,能有多大用处?
再说了,蔡京也不会无条件支持苏辙。他想让自己的弟弟蔡卞入主国子监!
蔡卞可是当过尚书左丞和知枢密院事的大人物,而且也是熙宁三年的进士,入仕35年,又以学问著称,如何不能屈就一个国子监祭酒?
而蔡卞一入国子监,就会想方设法化解辟雍学宫生员伏阙上书的危险。这样到了今年冬天,蔡京就能煽动公车上书,一举把实证派打成伪学了!
……
武好古这些日子,都在张罗着苏东坡的身后之事,这也是他滞留在开封府的理由。
苏东坡是以右相的地位去世的,自然是极尽哀荣。先是官家赵佶照例宣布废朝三日,以示哀悼,然后还有追封了王爵,追赠了太傅,还赐下了“文忠”的谥号,配享孔庙等等——等到赵佶自己驾崩的时候,如果北宋还在,他老人家也没去雪乡打猎的话,苏东坡肯定还有配享太庙!可谓是人臣之极了。
不过这些死后哀荣的事情,也不需要武好古去运动,都会按照惯例赐下。而武好古帮着张罗的,则是安葬苏东坡的墓园和苏东坡的三个儿子守孝的地方。
苏东坡是四川人,老家是眉州,他爸爸苏洵也埋在那里。不过苏东坡并不一定要归葬四川,历史上他就和苏辙一起埋骨在了许洛古道上的小峨嵋山麓。而如今苏东坡遗命中的埋骨之地,则是海州云台山,就埋在云台学宫之旁。
这样一来,苏东坡的三个孝子也不必扶柩入蜀,也不需要在四川老家守孝,而是可以前往云台山隐居。一边守孝,一边还可以在云台学宫里面做学问,还可以关心天下大事。
而苏东坡灵柩入云台山和苏家三子在云台山守孝时的生活,当然都是武好古要尽力张罗操办的。
总之,很大一堆事情,而且武好古还得前往海州一段时间。
第八百三十九章 三教合一传真理
苏东坡的灵柩是通过运河,走水路往海州而去的。可不是一艘船,而长长的一溜官船,首尾相接,十好几艘。其中最大的一艘当然摆着苏东坡的棺材了,上好的楠木棺材,里面除了苏东坡的尸体,还有一堆陪葬品,主要是字画,有武好古的,有米友仁的,有黄庭坚的,有苏东坡自己的,有杜文玉的,有张择端的,当然还有拥有四海的天可汗赵佶的瘦金体书法作品《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总之,后世要是给谁挖出来的话,一百个亿都有了……
有那么多的宝贝,当然得找个好地方埋葬苏东坡的棺材了。所以武好古还带了一船会看风水,会分金定穴的道士,有万寿宫的无极真人刘无忌,画仙观的青一散人郭青衣(郭小小)带领,也跟着一块儿去了海州。到时候得让他们寻个可以保佑苏家后人升官发财的宝穴把苏东坡埋了——武好古真的不知道刘无忌和郭小小还会分金定穴。
道士负责分金定穴,和尚就负责超渡亡灵!请了大相国寺的高僧烧猪院和尚惠明禅师,界河大相国寺方丈智深禅师,少林寺达摩院首座玄寂禅师。个个都是得道高僧!一定可以把苏东坡超渡到西天上去的。
佛道两家都齐了,儒生当然不能少了。苏东坡的几个儿子是儒生,他的得意门生武好古、李廌、姜唐佐、潘大临、潘大观也是儒生,还有一个“顺道遇上”的元符三年礼部试第一的儒生纪忆之。大家伙儿一块送苏东坡的灵柩去海州云台山下葬,路上倒也挺热闹的。
当然,送葬的队伍还是要严肃一点的,路上也不好搞什么娱乐活动,所以大家每天就聚集在纪忆那条超豪华的“游船”上……讨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什么的!
呃,可是真的在讨论啊。
“……我的意思,还是要走三教合一的路子,要不然大教化团也不用去教化别人,自己就得掐起来。”
“可三教怎么合一?”
“可以这样说,太初有天理,便有了佛、儒、道,佛治人心,儒治家国,道法自然。也就是天理生出佛、儒、道三教,三教各司其职……”
“这可不行,佛祖才是最大的!阿弥陀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