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赵佶点点头,“朕就给你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以东上閤门使权发遣模范新军都指挥使吧。”
钟傅一怔,连忙推辞道:“微臣不懂新府兵军制,如何能担当此任?”
他现在已经被练兵的事情吓怕了,之前有蔡京顶着,自己还是糊里糊涂进了御史台狱。
现在没有了蔡京这棵大树,那帮御史老爷还能放过自己?还不得天天弹劾啊!所谓三人成虎,到时候没事儿都得弹劾出罪过!
况且,自己做了那么多年的官,又怎么可能没有一点罪过?到时候一定会给御史们挖出来的。
案几后的赵佶笑吟吟地道:“新府兵的军制尚未拟定,没有人懂的。而且钟卿不是入了辟谣学宫下属的速成武学堂吗?等陶节夫上任后,速成武学堂会重新开办。你先去学上几个月,等学成以后,再和枢密院的军机房一起商量军制的事情。”
怎么拟定军制,武好古早就有数了。不过这份功劳烫手,武好古可不敢独占。所以就走正规的程序,由军机房、武学堂一起拟定草案,再由两府宰执合议,最后由赵佶批准实行。
而且他也不需要去亲自掌握模范新军——因为他和后世那位袁大头是不一样的,他不是单纯的军阀,而是学派领袖加财阀加军阀。如果能通过组建模范军扩大实证学派的力量,就等于壮大了自身。
说到这里,赵佶又把身子向前倾了倾,看着钟傅道:“之前你是替蔡京练兵,今次则是替朕练兵,是不一样的!”
赵佶的话里有话,钟傅哪里听不出来?之前替蔡京练兵你是答应的,现在如果不肯替官家练兵,那么……呵呵!武官是可以杀头的!
钟傅连忙大礼揖拜,“臣愿意替陛下训练一支精兵!”
第八百八十四章 武大郎,都军机(一)
见过了钟傅,赵佶心情大好,恰又到了饭点,于是就留武好古在崇政殿中一起用膳了。
这种陪皇帝吃饭的荣誉,对别的大臣来说真可以荣幸上一辈子,可对武好古而言,却和去朋友家撮一顿没多大区别。
说起来赵佶对武好古真是没有什么好说的,是真把他当朋友的。冲着这个关系,武好古也不能对赵佶见死不救啊,那样还是人吗?
所以他说什么都得走这一趟火坑,替赵佶练出一支可以保命的新模范军。
历史上的开封禁军可实在太坑了,别说保卫开封府了,就连护着赵佶、赵恒逃命都有点悬。
在用膳的时候,武好古又开始和赵佶商量军机房主事以及模范新军监军御史的人选了。
“陛下,枢密院十二房的主事向由正六品或从六品的官员担当。”武好古啜饮了一口鸡汤,斟酌着说,“这个职位非同小可,必须由文武双全的官员担当。”
赵佶抿了一口酒仙行推出的低度葡萄酒,点点头说:“大郎,你推荐个人选吧。”
他的意思是让武好古推荐个党羽——武好古孤家寡人是很难掌握枢密院的,总得有几个心腹才好办事。
“臣推荐张叔夜。”武好古道,“张叔夜虽然是文资,但是久历战阵,精通兵略,足以执掌军机房。”
“可是张叔夜并没有带过新军啊。”赵佶还有些迟疑,“他能弄清新军该怎么打仗吗?”
“陛下,如今新军才有多少?天下兵制还是以旧军为主。”武好古道,“军机房中的检祥官、计议官和机宜,肯定以右榜进士为主。他们是不懂旧式军制的,也没有真正的带兵经验。如果军机房的主事再没有带过旧军,只怕会在整军的问题上仓促冒进。”
“也有道理。”赵佶点点头,“大郎,你这应该算是老成持重吧?”
“陛下过奖了。”
赵佶笑了笑:“现在模范新军都指挥使和枢密院军机房主事都有了,模范新军的军机主事该是王禀去做了。还差一个模范新军的监军御史……大郎,你可有人选吗?”
武好古笑道:“这事臣不方便说。”
“但说无妨。”
“那臣倒是要个想法。”
“说说吧。”
武好古道:“御史台的人,臣是不熟悉的,具体的人选臣提不出来。不过臣想着,自己这些日子行事多有荒谬偏颇,应该没少被御史弹劾吧?”
“哈哈,也还好吧。”赵佶大声笑着。武好古身上背的弹章怎么都有好几石重了,不仅御史弹劾他,还有不少官员也上了弹章参他。如果换个官家,武好古的性命多半都不保了。
“所以臣就想,不如让弹劾臣最多的那名御史去当模范新军的监军御史吧。”
赵佶一愣,看着武好古,“大郎,你倒是心大啊,就不怕这个监军御史把模范新军搞砸了?”
武好古笑道:“他如果搞砸了陛下的新军,陛下自然会罚他,然后再派别的更加称职的监军御史上任。如果他好好干,他就会理解臣这些年的所为了。”
赵佶点点头,“好吧,就让这个弹劾你最多的御史去监模范新军。”
他顿了顿,眉头已经皱了起来:“大郎,朕知道你想当这个知枢密院事是一心为公。不过你毕竟是个武官,而且年纪又轻,还不到30岁,朝中的老臣们一定会千方百计阻扰。”
武好古笑道:“臣可以先回界河去等着。”
赵佶明白武好古的意思,练兵和枢密院改革都不是小事儿,蔡京贵为宰相都没有成功。如果武好古没有一定的权位,事情根本不会成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