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好古这次出京,一开始是当陕西六路总军机,负责六路整军。稍后又给加了个陕西、朔方七路总军机,连带着还要负责监督朔方路的整军。
根据计划,不包括河东府麟路军的西军将会被整编成六将常备新军,分驻陕西六路。另外还会有多达十五万家的军府户需要安排土地,分在六路和朔方路(陕西六路的官田不够分的)居住。这可是个庞大复杂的工程,即便有了西军上下的合作,也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
毕竟西军上下盘根错节那么多年,再怎么弄,也不可能短期里面就脱胎换骨。而且人家也不像河西军那样,背负着亡国之痛,自然没有什么是不能改动的了。
西军毕竟是以胜利者的姿态进行改编的,大家都是朝廷功臣嘛,怎么能一点不照顾?
不过武好古也是好说话的主儿,不会太难为一般西军将门的。只要能交待过去,他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
而朔方军的整编就顺利多了,朔方军是新军,本来就是府兵的体制。而且成立时间很短,内部还没有形成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以高俅、童贯和武好古的声望,什么样的改革会改不下去?
所以在西军上下还在慢腾腾推进整军的时候,朔方军已经很麻利的完成了整军。一共整出了五个将,外加上2000名骑士,总共27000名战兵。其中高俅控制的灵州拥有一个将加上1000名骑士,童贯控制的朔方路经略安抚使司下辖五个将加上1000名骑士。
不过和陕西军不同,朔方军虽然也以授田府兵为主力,但是军府户并没有十几万那么多——军府户只能逐渐养成,不能一次都授出去。要不然都是差不多岁数的兵,五年以后没人了怎么办?所以职业军官、士官的土地可以马上授出,但是士兵的土地必须慢慢来。得在一批府兵的战兵服役期满后,根据表现和个人意愿授田。因为授田府兵的服役期是五年现役加二十年后备役,所以最多需要25年时间,才能完成12.5万军府户的授田。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朔方军军官都会得到授田的。只有愿意落籍朔方,并且长期在朔方军中任职的军官,才能得到1000亩授田。
在朔方军整军顺利完成和河西军的西征之役进展顺利的时候,武好古也在大观元年的夏天,得到了新的任命——出任河北五路宣抚使。
北宋河北的行政区域划分是有经略路和转运路的,其中经略路分成大名府路、高阳关路、真定路、定州路,以及后来设置的沿海路(沿海市舶制置司)一共五路,转运路则是河北东西两路。不过有时候朝廷也会设立河北路安抚使或河北路转运大使,全看河北的实际情况,并没有什么定数。
而这一次武好古要去出任的河北宣抚大使名义挺大,实际上却是个权力有限,同时又相当扎手的差遣。
因为朝廷在任命武好古宣抚河北的同时,并没有撤销下面的五个经略路。同时也没有给武好古便宜行事和节制五路的权力,反而让他负责河北五路禁军的整顿和新府军的编制。
这可真是有点难为人的意思了!谁不知道河北禁军是豆腐渣?而且阙额很多,内部关系复杂,很让人头疼。
而且河北五路都有各自的安抚使、制置使,除了沿海路的米友仁之外,其余四路帅司都是由知府、知州兼任,他们可都是高级文官,会听武好古的驱使?
河北整军,怎么看都是个麻烦事儿!
第九百三十七章 好大的隐患
已经是仲夏,但地处西北的灵州的气候却依然凉爽,正是出城游猎的好时候儿。
灵州城外有山有水有田园还有茫茫无边的大草原大沙漠,既有江南的富庶,又有塞外的雄劲,而且此地的民风士风,也和中原大有不同。这里满城都是赳赳武夫,而且又是西夏故地,虽然也开了科举,但是尚武轻文的传统哪能说改就改了?
而且如今统治灵州的高俅的西北三路宣抚司(高俅也是知灵州事),在灵州左近的乡间还安置了大量的骑士和军府兵。习弓马、喜游猎、重武功的风气弥漫在这座塞外雄城内外。
武好古骑在马上,眺望着远近,宽阔的官道和附近的草原上,到处都是鲜衣怒马的少年郎。有不少人在打马球,还有一些带着弓箭仆役,看着是要去附近的山里面打猎,甚至还有几个女流也骑着骏马,带着弓箭,在路上招摇而行。
做才子佳人状的男女,却是一个也没有!
看到这一幕,武好古的眉梢就渐渐拧了起来。今天是他离开灵州返回开封府的日子,高俅也带着幕僚家臣出了灵州城给武好古送行。因为武好古的要求,一行人也没有打出旗牌,甚至连官服都没有穿,只是微服而行。
“怎地?大郎,是不是周围闲杂人等太多了?”高俅似乎看到武好古皱眉头了,“还是打出旗牌吧。”
武好古摇摇头:“大家都是兴致勃勃的时候,何必扰了人家的兴致?”
“可大郎你的兴致不高啊,是在为河北宣抚任上的事情操心?”
在高俅看来,武好古一定是在为出任河北宣抚的事儿烦心——这个河北宣抚可是个比西北宣抚更加烫手的差遣。看上去宣抚河北五路,仿佛权力很大,手握重兵。但实际上河北五路各有帅司,而这五个帅司都不受宣抚使所辖,更不用说五路帅司下辖的兵马城池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