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潘英和高俅还挺熟的,高俅没有发迹之前,大家还一起玩过蹴鞠,所以说话也就比较随便。当下就笑道:“哪儿那么容易打完?一个西贼就打了几辈人,现在可是和辽国打,没一百年完不了。”
韩肖胄和宗泽那么大胆,除了形势所迫,也是对战争前景出现了误判。以为宋辽之战没个百年是打不完的……仗没打完,自然不能和下面的将门军头计较这种小事了。
高俅摇摇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潘英笑着,“太尉,您也太小心了吧?”
高俅一笑:“我等统兵的武臣,怎能不小心谨慎?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呢!”
这位高俅的性子和《水浒传》里面那个无法无天的主儿根本不一样。他其实是非常谨慎的,在平夏之战中是被武好古坑成军阀的。现在总算有了改过自新的机会,他能不珍惜吗?
相比之下,武好古则是主动堕落的……现在已经堕落到了要使用秘密武器青铜大炮去解决燕京问题的地步了。
天津市的船政学堂码头,今天一大早就被天津市团练军团团警戒起来了,闲杂人等,都不得靠近!
一艘属于五岛巡检司的“界河”级7000料桨帆战船,已经稳稳靠上了码头。几天前才坐船离开的黄植生和天津冶炼所主事朱行书、燕山路总军机房炮兵房主事罗冈,全都站在甲板上。四门用油布包裹着,还用麻绳一圈圈捆扎在甲板上的3000斤炮,就在他们三人的身旁!
虽然武好古拿出了十万缗的重奖,但还是没有能得到他想要的机动灵活的野战炮。受到铸造工艺和内膛处理工艺的限制,炮身长度比较短,大炮的内膛膛壁和炮弹之间也存在较大的游隙。因此只能通过加大口径,增加弹重的办法保证射程和威力。所以轻型的野战炮并没有试制成功,但还是铸造出了可以对付城墙的3000斤炮。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战争与和平(二)和平的曙光
十月中旬,当黄河北岸安利军境内的第一片雪花从天而降的时候,耶律延禧的大军,终于抵达了距离黄河北岸只有二三十里的永济渠西岸。
这里是耶律延禧为辽军选定的预设宿营地,也是计划中将要和高俅展开一场决定性会战的地点。
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的黎阳城,就在永济渠的东岸,和辽军大营仅仅一渠之隔。从耶律延禧御帐附近的永济渠河段向南十里,河渠就会向西转向,最后消失在高高隆起的黄河岸堤附近。
而辽军的大营,也依着永济渠的拐弯处布设开来,占据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地利。
虽然这一段永济渠早就废掉了,但是沟渠还在,堤坝也还存在。在耶律延禧的命令下,他的辽军士兵也学着汉人的办法,夯土筑垒,在大营的东南两面加高了永济渠的堤坝,使之成为了一道足以抵挡大军强攻的高墙。而在辽军大营的西北两面。辽军士兵也耐着艰苦,在寒风凛冽中连日施工,挖掘了沟渠,修筑了围墙,还在围墙前面建起了防护敌人骑兵冲击的篱笆。几乎就是钟傅在安阳口铺修建的硬寨的翻版。
没错!耶律延禧的大军现在也学着宋军,也要结硬寨、打呆仗了!
这次的对手,毕竟是可怕的高俅高太尉啊!
大宋四名帅之末的武好古已经那么厉害了,高俅还能差得了?所以耶律延禧也不得不严阵以待,用硬寨、呆仗的办法与之抗衡了。
根据计划,在黄河封冻之前,耶律延禧的十万契丹大军(包括五万多宫分军、三万部落军、一万五千御帐亲军)和一万六千四捷军汉军,将会集中到永济渠西岸的黎阳大营。
当然,不是空手而来,而是尽可能打了草谷,还破了好些个汉人团练驻守的寨子,掠了大批的粮草,一起汇集到黎阳大营之中。
依靠这些草谷,耶律延禧的大军足够在黄河北岸坚持三个月。其实他们也不必等那么长时间,最晚到十一月,黄河就将封冻,到时候十万辽军就将踏冰南下,直扑开封府城!
而高俅想要阻止耶律延禧的大军南下,就只有主动寻求决战一个办法了……
再想守在硬寨里面坚持,那可就只能眼看着大辽天兵去开封府城外快活了!
一想到很快就能去开封府撒野,耶律延禧现在的心情是相当不错的,这会儿正在自己的御帐里面大摆宴席,和随军的大臣、武将们吃吃喝喝,欣赏歌舞,时不时还会探讨一下入主开封府的可能性?
虽然只是说说,基本上没有实现的可能——那是开封府啊!怎么可能轻易被人攻占呢?
不过耶律延禧还是挺高兴的!自打承天太后南征,和宋主订立了澶渊之盟后,一百多年间就没有辽军南下到黄河岸边了。他耶律延禧,可算是百年以来的第一人啊!
正高兴着的时候,一个袛候郎君忽然来报。
“陛下,外面来了一个宋国的使臣,名叫高廉,自称是高俅的兄弟。”
“什么?高俅的兄弟!?”耶律延禧愣了愣,还以为自己喝多了,“再说一遍!”
“陛下,宋国的高俅派了军使过来,是他的兄弟高廉!”
一定是来下战书的!
耶律延禧紧张起来了。
他现在也搞不清楚高俅到底有多少兵马?万一有个十万八万的,再把武好古的那支铁骑兵拉来,事情也不大好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