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文臣还是忧国忧民的!
“诸卿。”赵佶终于开口了,“高俅昨日上奏,说辽兵势大,实难野战决胜,且天气骤冷,黄河封冻在即。为了让河南千万生民免遭兵火,他这几日和契丹人接触了一番,总算谈出了一个消解兵祸的和约草案。不割地,只付点金银绢帛。”
他顿了顿,“岁币加到100万缗,另外还要一次性给500万缗,的确是多了一点……”
他的目光在殿中游走,似乎想看看谁会第一个站出来说话,又会说什么样的话?如果有人公然唱反调,甚至出现“封驳事件”,这该怎么办?天气可是越来越凉了,黄河很快就会封冻!
不知过了多久,太府寺卿苏迟第一个出班奏道:“陛下欲效仿唐太宗的渭水之盟吗?”
渭水之盟是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即位的时候,面对突然挺进到长安城附近的突厥颉利可汗大军时,采取的权宜之计。几年后,颉利可汗的东突厥就被李世民给一锅端了。
听到苏迟的话,蔡京也不得不在心里面赞上一句:这苏家的儿子果然聪明啊!
赵佶一听也笑了起来,本来他还在为怎么下台阶犯愁,没想到那么大的难题,被苏迟一句话就解了。不用说了,等张商英退休后,空出来的一个宰执位子就给他做了。
赵佶道:“对,对,朕就是这个意思。”
有了台阶,那就赶紧下吧!
蔡京长出了口气,出班奏道:“陛下圣明!如今的局面,正好和唐太宗行渭水之盟时一样,陛下今日且退一步,将来必有恢复燕京之日。”
蔡京一领头,殿中的诸臣也不犹豫了,全都异口同声的附和。
赵佶道:“既然众卿都是这个意思,那就降诏准许高俅同耶律延禧议和,如果耶律延禧愿意马上退兵,就可以先从大名府库中支取五百万缗给辽人。具体的盟约,可以待辽人退回本境后再谈。”
“陛下。”知枢密院事郑居中这时忽然上奏,“那析津府之围怎么办?河间大营怎么办?”
“自然是退兵了!”赵佶道,“依高俅和耶律延禧所议,当各自退回本境,恢复战前之态势。”他想了想,“也降诏给武好古,让他停止围攻析津府城,析津府城外诸军,先行退入河间大营,待辽兵北返后再退回界河以南!”
“那武好古的燕山路经略安抚使一职呢?是不是要马上免去?”郑居中又问。
“自该免去!连燕山路经略安抚使司都要一并撤去。”赵佶道,“天津府也同时改称界州,所辖之界河以北土地,也将在辽人退兵后放弃。另外,沿海市舶制置司所部,也当立即从辽国辰州撤退!”
“陛下,知界州事还让武好古出任吗?”郑居中再问。
赵佶微微皱眉,命令武好古从析津府城下撤兵,放弃所有界河以北的土地,这事儿对武好古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是前功尽弃。根据王黼的上奏。界河以北,原本属于辽国武清县的土地,都已经被分配给了归附武好古的燕地豪强和追随武好古的效用骑士。
另外,武好古还对所辖的士兵许诺,要把燕京城外的土地分配给他们,最少也能有100亩土地可以领。
现在这些全都落了空,武好古难免要元气大伤,如果再剥夺他在界州和界河商市的权力,那么他会不会铤而走险就难说了。虽然全天下都不会支持他的,但是他的军队好像挺能打的,真闹起来也是个麻烦。
所以还是得安抚一下,慢慢再想办法召入京师……
赵佶道:“知界州事还是由武好古来担当。”然后他又补充了一句,“现在还不是杯酒释兵权的时候。”
这位大宋官家到底不能和他的儿子赵构比狠,对于武好古的处置,现在想到的也就是杯酒释兵权罢了。
一个富贵终老,总是要给他的。不仅武好古可以享受杯酒释兵权的福利,连高俅、章援、韩肖胄,也都可以富贵终老的。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投名状
燕京城下,前日才被大炮轰开的城墙豁口,已经用不知多少个沙袋暂时堵了起来,一缕缕黑烟仍然在几个契丹人盘踞抵抗的廓坊还有南京宫城的上空盘旋不去。
城内城外,城头城下,仍然到处可见战斗和哄抢的痕迹。这些痕迹并不都是宋辽两军相争时留下的。在前天凌晨析津府的南城墙被大炮轰出了豁口,宋军甲士攻入城内后。原本观望迁延的燕云诸家,马上就弃暗投明,站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武好古这边来了。
这个情况,和历史上郭药师率军偷袭,攻入燕京城内后仍然遭到顽强抵抗,最后活生生被人撵出来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武好古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做燕云诸家的工作,不仅将燕云诸家的经济利益和天津市捆绑在了一起,而且他所执行的路线也迥异于大宋传统的以文御武,而是用大军阀哄着小军阀的路子。将燕地九州一府中的九州拿出来分给燕地诸家,作为他们弃暗投明的奖励。
这样一来,燕地诸家在辽国是世选之家,卖国求荣投了大宋则是世袭的观察使,利益还是有保障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嘛!要人家卖国求荣,好处是必须的。
最后,武好古和郭药师最大的不同,还在于武好古手握真理,而且最善于以理服人。
连燕京城那么厚的城墙都服了“四大真理”,乖乖的倒下了,燕地诸家还有谁敢不服?谁家的城堡比燕京城还坚固?谁家的私兵比契丹人的宫分军都能打?谁家的人丁比玉田韩家还兴旺?现在玉田城可是家家举哀,户户带孝来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