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好客气的!
幽州的共和公民和非公民的贫下中农都对新生的共和政权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已经用自己的行动,为共和政府作出了选择。
共和政府必须要为他们夺取足够多的土地!
“如果渤海人被灭。”马人望道,“咱们和生女真的同盟也该到头了。这样一来,契丹人暂时就不会垮掉,基本东京道这里没有他们的份儿。在整个北地,也将是咱们共和同女真、契丹三足鼎立了。”
动手抢渤海人的地盘,怎么看都是背信弃义。考虑到渤海人和女真人的关系,女真、共和两方面翻脸不过是时间问题了。
而共和政府和女真人一翻脸,辽国就能苟延残喘一阵了。
“不是还有一个合不勒吗?”赵钟哥问。
“合不勒态度暧昧。”马人望说,“反还是不反现在也没个准信。”
“契丹不是败了吗?”武好古有点奇怪。
赵钟哥在旁解释道:“契丹是在辽东兵败,不等于他们在草原上就不行了。契丹人终究是草原之民,万里草原才是他们的纵横的疆场。咱们在幽州、在辽东、在云中,乃至在中京道的山区都能打败契丹,但是到了草原大漠上,谁胜谁负就不一定了。草原上打仗,能跑是最重要的!这点契丹人比咱们强,他们的战马数量多,而且都是能在草原上跑的契丹马。”
“原来如此。”武好古笑了笑,“无妨,三足鼎立就三足鼎立!有什么好担心的?咱们的共和国现在只是初兴,将来一定会越来越强大,没有什么可以挡住咱们的!”
马人望听了这话,眼前一亮:“宋国呢?”
武好古只是笑而不语。
……
东京道,辰州城。
大辽皇帝的神纛再一次出现在了辰州城外,神纛之下,天子御帐和周围护卫的营帐,依然层层叠叠。仿佛依旧有二十万大军,驻扎在此间。
不过天子御帐中萧太后和几位辅政重臣,却都知道,这里的大部分营帐都是空的。
如今聚集在辰州的辽军,总共不过四万几千人。
“萧兀纳和萧奉先还没有消息吗?”端坐在御座上的萧瑟瑟冷淡地问。
“禀太后。”萧陶苏斡回答道,“昨日夜间有萧兀纳和萧奉先部的零星败兵从曷苏馆部的地盘而来……说是萧兀纳、萧奉先部被渤海叛逆和幽州军的骑兵一路追赶攻打,逼入了曷苏馆山地,又因为大雪封山,行进艰难,因而损失惨重。十多万人,现在只剩下三四万,准备穿过曷苏馆部领地,往辽阳府退却。”
“辽阳府还能守住吗?”萧瑟瑟问。
“禀太后。”耶律余睹道,“武好古亲率的十万大军已到了锦州,而锦州附近的显州及医巫闾山一带又被马人望掌控。马植已经投敌,马人望多半也会投靠武好古。武、马合兵后总有十五万众,而且还拥有数千铁骑和不少大筒……辽阳怕是难守了。为今之计,只有弃了辽阳府和辽河中下游的地盘,将兵力集中在东京道西部靠近上京道的几个州,尽力坚持,牵制幽州及生女直兵力,静观幽州、女直、渤海三方之变数。”
刚刚当上萧太后的萧瑟瑟轻轻点头,“那就将萧兀纳召回,让萧保先、萧奉先分任东京留守和东路统军使,全权负责东京道军事吧。”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萧太后和武大郎(一)
“诸卿,先帝驾崩前曾有言语,欲将河东之地归还宋朝,以结盟好,共御暴燕。”
御座之上,大辽太后萧瑟瑟语气平静而沉稳,给人一种成竹在胸的感觉。
看着太后鼓起的胸脯,耶律余睹第一个附和道:“太后娘娘,臣也以为应该和大宋结盟。”
萧太后冲他点点头,然后又将目光投向刚刚被召来辰州,整个人都灰溜溜的萧兀纳。萧兀纳被列入了顾命大臣的名单,而且还复了行营都统的职,和耶律余睹共掌辰州这里的数万兵马。
“太后娘娘,老臣也以为应该和大宋恢复盟好了。只是燕地和河东的土地……”
萧太后叹了口气:“萧卿现在还以为燕地属于宋国吗?”
倒也是……
辽东一役后,幽州已经有了立国的条件,不可能再以宋朝的藩镇自居了。
“太后圣明。”萧兀纳叹道,“如今天下,已经是三足而立了。”
北地是幽州、女真、大辽三足而立。而整个天下则是大辽、大宋和幽州三足而立。
在两个三足鼎立之中,幽州的实力其实是最强大的!
面对强大的幽州,大宋和大辽还有什么理由不联合起来?
萧兀纳皱着眉头:“可是河东之地乃是将士浴血而得,怎可捐弃?”
“可太原封给余里衍做陪嫁。”萧太后道,“再将余里衍许配给宋国的定王为正妃。如果宋朝官家可以答应,国中想来也可以交待。”
余里衍是萧太后的女儿,也是耶律延禧的次女,年纪虽然幼小,却活脱脱一个美人坯子。下嫁给赵佶的长子倒也算是一件美事儿。
这门婚事如果能成,那么宋辽之间不仅是盟友,而且还会成为姻亲,关系可以说到了亲密无间的程度。
萧兀纳愣了愣,他怎么也没想到萧瑟瑟居然能想出这么个看似两全其美的主意。
“此事或可一试。”
萧兀纳顿了顿又道:“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让先帝灵柩和太后娘娘尽快脱险,离开东京道,返回上京或中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