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二哥。”武好古朝马植笑了笑,一边行路一边说“你和那童大官挺谈得来啊。”
马植呵呵一笑,“说实话,某在北朝时常听人言:南朝文治鼎盛,但武略不足,男儿皆怀毛笔而弃宝剑,比北朝妇人尤不如。不过见了这位童大官后,某就知道那些话都是无稽之谈了,南朝的宦官都如此知兵事通武略,何况士大夫?”
这马植……
武好古听了马植的一番话,真是有些无语。
大宋的士大夫要都比童贯能打,那倒是的确能复燕灭辽了。
看到武好古有些不屑,马植还以为他看不上宦官,笑了笑又道:“大郎,某家看这童大官并非池中物,你以后可得和他好好结交才是啊。”
“多谢马二哥提醒。”武好古知道对方想茬了,不过还是向他行了一礼。“五日后某在丰乐楼摆酒,你和元晖一起来吧。”
“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武好古看了看周围,已经快走到潘楼街了。他对米友仁道:“元晖,马二哥就交给你了,带着他在开封府城内好好游览一番,我们三日后再见吧。廷扬(张熙载),替我送马二哥去米府上吧。”
……
和自己的好学生米友仁、好朋友马植还有账房先生张熙载分手后,武好古便一个人走向了自家在潘楼街上的那间小小的店铺。
此时的潘楼街上热闹异常,到处都是吃食摊子,香气四溢,吆喝声此起彼伏,这个热闹劲儿,比起后世大都会的市中心商业街也不遑多让了。
武好古行了差不多一个上午,腹中早就有些饥饿了,也不想去酒楼里面吃了,就想在潘楼街上买几样小吃,回自己的那个窝,也就是武家画斋里面美美吃上一顿。
在他的记忆中,这样的场面实在太多了……那仿佛才是真实的生活,如今的一切,倒是犹如梦幻一般了。
走到一个飘着羊汤香味儿的卖软羊面的铺子前面,武好古刚想叫老板给自己来上一大碗,眼角突然就扫到了自家铺子的大门。本来这个时候应该闭着的门,却不知什么时候敞开了。一个微胖的,上了年纪的男子,正扶着门框站立着。正是武好古的父亲武诚之。
“大郎!是你吗?”
“父亲,正是孩儿。”
武好古也顾不得买面了,连忙走了过去。
“大郎,你可回来了!”
武诚之看着多日不见的长子,眼眶中含着几滴热泪,不过还是挤出了笑脸儿。
“瘦了,黑了,不过却精神了,出息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具身体中留存着大量对父亲的情感,武好古一看见武诚之,也忍不住留起眼泪了。
“父亲,孩儿,孩儿……离家太久了,家里可好吗?”
“好,一切都好。”武诚之把儿子牵着的马拴在了店门口竖着的一根拴马柱上,然后就拉着儿子进了店铺。
走进铺子,武好古突然发现铺子里面挂满了字画,其中大部分的品相都相当不错。有些应该在世的名家所作,有些是古画古贴或是高仿的精品。
很显然,武家画斋的生意也因为自己的出名,而有了极大的提升。
“这些日子,铺子里面生意兴隆,不少在开封府小有名气的画师,都愿意把画送了这里寄卖……客人也比过去多了几倍。哦,对了,还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来着,能挡的,为父都替你挡了,挡不了的,都收了定金。现在收了大概有五万多缗……”
“五万多?”武好古吸了口气,“这得画到何年何月啊?”
“也没多少,不过三四十幅……对了,纪忆之纪大官人一个人就定了十幅,我也没好意思推了。”
“无妨。”武好古一笑,“他的生意得做。对了,潘十八回来了吧?她现在怎么样了?”
“潘娘子她……”
一提到潘巧莲,武诚之的脸色顿时就是一变,吞吞吐吐的不肯说话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潘巧莲和赵佶的故事
“怎么了?潘十八她怎么啦?”
看到父亲吞吞吐吐,武好古有点着急了。
现在可是缺医少药的北宋,一点小毛病就能要人命的。潘巧莲虽然身体一直不错,在武好古的记忆中好像她就没生过病。可是也保不齐就来一场大的……
“是不是病了?”武好古追问。
“没,没有。”看着儿子一副焦急的模样,武诚之叹了口气,“她没病,只是……”
“到底出了甚事情?”武好古看父亲吞吞吐吐的,心里更加着急,连声的追问,“您倒是说呀!”
武诚之又是一叹,说道:“只是有个传闻,说是……说是端王殿下很可能相中了潘十八,要娶她做妃子了!”
“甚?”武好古眨了眨眼,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端王殿下可能看上潘十八了!”
“不可能!”武好古连忙摇头,“这不可能……爹爹,这是谣传!”
当然不可能了!武好古看过《宋史·徽宗本纪》的,宋徽宗的五个皇后里面就没有姓潘的。而且宋徽宗,不,应该是端王赵佶现在还没婚配呢,要娶的应该是第一任皇后王氏,她是德州刺史王藻的女儿,北宋开国时期的大臣王祐的后人。
虽然《宋史》是蒙古人编纂的,其中错漏颇多,可是在宋徽宗的老婆是谁的问题上,总不会造假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