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河西并不是独立之国,适合派遣公使吗?”
如愿以偿当上大周共和国左相的米友仁,听到武好古要向河西派出公使,连忙提醒。
“不是一国,但也差不多了。”武好古摇摇头,“派出公使吧!让高廉任第一任驻凉州公使,同时作为吊唁章援的使者,代表本人去拜祭章援。另外,如有可能,把章何和章僚从凉州接出来吧。”
高廉是高俅的弟弟,这几年一直在武好古这里混日子。这次大封勋贵时也有他一份,得了个勋贵公民,还得到了几万亩私田。不过没有什么合适的官职可以给他做,就是个吃闲饭的存在。
但是这次武好古倒是给他找了个听合适的差事——驻凉州公使。
章家和高家关系密切,一个据有河西,一个世袭灵州,互相依托着过日子。
所以章倬可以不管武好古的要求,但是不能不给高廉面子。
如果武好古和高廉一起出面,章倬也只能放他的两个弟弟去天津避难。
不过营救章何、章僚这两个河西政治斗争失败者的行动,还是出现了意外。
可以说,行动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失败了!
因为在高廉还没有离开天津,章何和章僚两人,已经被五花大绑的押到了还穿着孝服的章倬跟前。
章援的两个儿子看见章倬,全都哭得跟个泪人儿似的,哀求活命。
河西的政治斗争可不比大周共和国,大周共和国太有钱了,而他们的路线又是资本主义路线,所以斗争起来总是留一手,不搞赶尽杀绝。
反正不在台上,大家也有足够的财富可以享受,何必闹得太难看?
那个高永昌是被他弟弟杀掉的,如果落在武好古手里,肯定死不了。
可河西不一样,河西大教化团面临的是残酷的教派斗争,根本就不能手软!
而且河西又是苦瘠之地,也没有多余的财富可以供养失败的派别首领。
所以河西的斗争,一直都充满血腥!
章倬只是冷冷道:“二哥儿,五哥儿,也莫怪我这个做兄弟的狠心,实在是你们两个太不肖了。父亲尸骨未寒,你们就逃出凉州,一个西奔高昌,一个东逃去于教谕的军中……你们想干什么?可惜啊,高昌回鹘早就衰败,根本护不二哥儿。至于于教谕,他早就是我的人了!”
章援的幼子章僚不敢相信哥哥的话,哭着摇头,“不可能,不可能,于同道是云台学士,怎么会投靠你?”
章倬冷笑:“怎么不会?我可是敢在河东闹军乱,还把童贯劫持回朔方的人物。你以为于同道、刘龙他们会为了你这个孬种和我作对?”
一旁的章何比章僚要硬气一点,这个时候也不哭了,还呵斥弟弟道:“求他做甚?无非是一死!莫在这个不孝子跟前丢了章家男儿的脸面!”
“这还差不多!”章倬挥了挥手,对带人押解章何、章僚的凤鸣山道:“拖他们出去,斩首示众!另外,把他们的儿子都杀了,一个不留!”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军国(四)
章援尸骨未寒,他的两个儿子,六个孙子,包括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的脑袋就被他的另一个儿子下令消灭了。
在杀掉了两个兄弟,六个侄子,稍后又将章援的其他几个儿子都圈禁在秦王川城大书院中,“终身研究天理学说”之后。章倬暂时消除了竞争者,然后改名章理,并且将河西大教化团改名为天理教,自称“天理子”。
随后他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天理教,将各级教谕、教师的名号改为“天理大学士”、“天理学士”、“天理师”、“天理士”和“天理学生”。
同时,章理也改革了河西辖区内的行政系统。将辖区分为“天理学路”,“天理学府”,“天理学城”和“天理学院”四级,以对应路、府(州)、县、寨(乡、城)等行政区划。
并设立了河西学路、安西学路、西州学路、西藩学路、草原学路等五大学路,负责管理天理教在河西、安西、西州、吐蕃、草原的统治区或学院、书院。
顺便说明一下,天理教并不是安西、西州、吐蕃和草原地区唯一的统治力量。真正完全置于天理教统治下的地盘,也只有河西一路。
而在安西,天理教的地盘非常零碎,和赵乾顺、赵忠顺的地盘混杂在一起。不过二赵兄弟现在已经将主力拉去了天竺国,在拉合尔建立了新的统治中心。
和富庶的天竺西北相比,到处都是沙漠的安西无异于鸡肋。所以他们并不想和天理教争夺,而是逐步撤退。
所以真正在安西对天理教的统治构成威胁的,并不是赵乾顺、赵忠顺的军队,而是信奉天方教的封建主。
虽然天理教政权实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并没有禁止包括佛教、道教、天方教、萨满教、儒学各派别,以及博士团系天理教在其领地内的传播。
但是教派之间的矛盾,始终是不能避免的……
在西州,信奉佛教、摩尼教的西州回鹘正受到东西两个天理教政权的挤压——河西天理教政权在东,碎叶耶律大石的博士团系天理教政权在西。
这两个天理教政权在章援统治河西的时代就结成了同盟,达成了以天山为界,平分西州的协议——天山以南,包扩富庶的伊州(哈密)、高昌,全部归河西天理教所有。而天山以北的草原(准格尔草原)和伊犁河谷,全都分给碎叶政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