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中丞!”
开封府的劳动人民到底淳朴,被张克公一忽悠,都满心欢喜的道谢了。
张克公松了口气,连忙让人扑灭大门上的火灾,然后亲自走到门前,提起嗓门大喊:“本官御史中丞张克公,奉命前来捉拿武好文!武好文可在否?”
武好文和冯二娘就在内宅大门后的一间屋子里,听见张克公的喊话,冯二娘都要哭晕过去了。武好文却大松了口气儿,捉拿是不怕的,落在人民群众手中才可怕!
“史教头,你赶紧扶本官去束手就擒……”
虽然不怕,但是武好文还是有点腿软,只得让史教头扶着他出了内院。
张克公看见武好文出来,马上板起面孔,“大胆武好文,你可知罪吗?”
“知罪,知罪……”武好文看到来抓他的御史,简直跟见了救星差不多了。他聪明着呢,知道去了御史台狱就安全了——在开封府可没人敢请他喝毒鸡汤。
“不瞒中丞。”武好文低声又说,“我家内院之中,还有卖国的证据若干,请中丞派人查抄。”
对对对……张克公心想:武家有钱!而且还有许多价值连城的字画!一定不能让乱民抢走。
张克公马上下令跟随自己而来的御史台卒封锁了武家内宅,严禁任何人入内销毁武好文卖国的证据。然后才亲自将武好文押往御史台御关押!
……
就在武好文被捕的时候,崇政殿内,赵佶还在和重臣们商量查封奸商产业的事宜。
共和行、万家行、花魁行、酒仙行这些商行,肯定不是奸商,都是忠商,不能查封,必须好妥善保护!要不然回头还得赔钱给武好古!
另外,大周驻开封府的公使馆也得保护起来,要不然也会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至于开封府城中其他有背景,有后台的,当然也不是奸商了。开封府的繁荣,还是需要他们的……
剩下的那些没有背景,没有后台,就得被揪出来平民愤了。
“杀人就不必了。”赵佶吩咐道,“统统流放吧,流放去交趾国,给纪忆打个招呼,好好照看他们……再从封桩库中拨点钱财,让他们带去交趾做本钱。唉,总之,他们都是替人受过!”
赵佶交待了一番,眉头还是紧紧拧着,似乎是在苦苦思索。
过了一会儿,他才摇摇头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好端端的,怎么就乱了起来?”
“陛下,今次的乱子,是因为四学学子上书引发!”童贯上奏道,“奴婢以为,应该对四学加强管制!另外,开封府物价、房价的确太贵,小民难以忍受,须得设法缓解。否则早晚还会有变乱发生。”
“太贵……可有办法?”
“陛下。”蔡京道,“开封府物价腾贵是因为人口太多,消耗也就水涨船高,超过了漕运能够负担的程度。想要缓解,只有疏散一些人口。只是……谁愿意离开开封府呢?”
“朕离开怎么样?”赵佶忽然说,“潘孝庵营建襄阳府已经多年,城墙、宫殿、街市都已经建成,是时候宣布襄阳府为大宋南京了。”
赵佶的这番话一出来,大殿里面人人瞠目结舌。
虽然大家都知道官家命潘孝庵营建襄阳府是作为陪都使用的,但当时的情况是耶律延禧兵临黄河。而现在,危机早就过去了。官家怎么还想要跑路去襄阳府呢?
“陛下,应天府就是南京啊。”蔡京低声提醒,“再出一个南京,恐怕不合适吧?”
“那就把应天府的南京给拿下了。”赵佶说,“应天府距离开封府太近,亦是无险可守,定为南京有何意义?还是襄阳府好,依山傍水,有汉水之便,能得东南财赋。又紧靠关中、淮西壮士之家,足可招募精兵。实在是帝王之居啊!”
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官家想跑
赵佶这话,怎么听怎么想要逃走啊!
金兵还没大举南下的迹象,当皇帝的就想着逃跑。这个君看着还是有点昏啊!
君昏,臣自然也奸了!
吃透了赵佶心思的蔡京马上就调整了思路。皇上既然要跑,那么作为奸臣就应该为跑寻找借口,创造条件,以便让皇上可以堂堂正正的逃跑。
这才是好奸臣!
蔡大奸臣眼珠子一转,办法就有了。
“陛下,老臣以为开封府房价高昂、物价腾贵的原因不是人口过多,而且还是不事生产的人口太多的缘故。人口虽多,产出太少,所用所食,全都靠运河供应。而运河又因为水浅、淤积等原因,运力一年不如一年。所以朝廷不得不限制开封府城的扩建,以致城内房价高昂。物价也日贵一日。如果要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就应该减少城内不事生产的人口!”
对对对!赵佶连连点头,心道:朕就是不事生产的人口,应该转移到襄阳府去……
“谁是不事生产的人口?”赵佶问。
“这个……”蔡京忽然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赵佶道:“但说无妨。”
“宗室就是不事生产的人口。”蔡京道,“本朝宗室人口众多,三祖以下人口已经多达两万余人。虽然在先帝朝就准许太祖、秦王之后迁居西京和南京。但是留在开封府的宗室依旧众多,人口在万人左右。算上服侍宗室之人,怕是十万都不止了。如果都能迁往襄阳府,应该能空出许多土地,也能节省许多粮食物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