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天津造的主要市场就是大宋,大宋陷入了萧条,天津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钱引……”武好古问身边的天津知事苏大郎和潘兴业,“现在怎么样了?”
这几个月他没怎么关心钱引危机的事儿,他都在高丽处理军务、政务——都是非常琐碎的事情。
征服一个豪强林立的封建国家就是需要耐心。这种封建化的国家并不会把实力集中在中央,所以即便在忠州大败王俣和尹彦纯,并且将其二人俘获。也不等于大功告成,还是得花不少精力安抚镇压,特别是把大周封建主义的堡垒一步步推上去,最终取代高丽贵族的壁坞。
而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候还需要笼络一下高丽人的贵族。
比如被俘的王俣和尹彦纯,之前当过一阵子傀儡的拓俊京,还有被王俣派来出使的金富轼,不仅没有掉脑袋,而且都和武好古同时抵达了天津。
他们将会成为大周共和国的“贵族公民”,并且得到一块武好古赠予的私田,还会在天津北市得到住宅。
大周共和国的执政府也会给他们一个闲差,让他们可以安安稳稳生活下去……
大周银行总管潘兴业道:“现在又涨回480文了,不过元气大伤,没有多少人相信了。”
“我们的银币和银行券呢?”武好古又问,“能取代钱引吗?”
潘兴业道:“银币没有问题,不过银行券不大好办。”
“怎么啦?”武好古问。
“大宋朝廷下令禁止银行券在其境内流通。”
武好古点点头,笑道:“一定是京东银行在捣鬼。”
“京东银行最是可恨。”潘兴业咬咬牙,“他们还在东南地区发行了见钱交子……和咱的银行券差不多,不过是和铜钱挂钩的。”
“竞争嘛!”武好古无所谓的一笑,“做生意还怕这个?”
潘兴业哼哼了一声:“可京东行的纪奎可是个大奸商,这一轮钱引之变中,他可赚翻了……上千万两都有了!”
“上千万?那么多?”武好古一愣,“他怎么赚到的?”
“还不是坑害宋国嘛!”潘兴业道,“先是利用钱引的高息哄骗商人以钱换引,然后又故意制造了钱引暴跌,一下子埋了不计其数的大小商行,还把罪名推到咱们身上。”
嚯,金融大鳄都有了!
武好古笑了笑:“这事儿蔡京和大宋官家知道了吗?”
“当然不知道。”潘兴业说,“被蒙在鼓里了,还当纪奎是好人呢!”
“纪忆之呢?”武好古又问。
“这就不清楚了……”潘兴业道。
苏大郎道:“元首,最近有传闻说,纪忆之有可能要宣麻了!我看这事儿多半有他一份儿。”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赵楷有地吗?
“纪忆之要宣麻了?”武好古突然露出了一丝苦笑,“终于被他熬到了……我那兄弟就可惜了,本来也可以宣麻的。他和纪忆之是同一年的进士啊!”
“元首。”苏大郎笑着说,“二哥儿要宣麻还不容易?您把他招过来,封他一个相公就是了。”
呃,好像是这么回事儿……
武好古呵呵笑了几声:“大周是要天下为公的,可不能私授相公之位啊!”
大周的相公就是执政府的左右两相,从大周创立之日起,就由米友仁和张熙载分别担任。
不过大周的政治和大宋不同,并不是中央集权。而是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并存。
同时,中央的直辖州府,也受到各级议会的监管,权力并不是很大。根本不能和集议制下的大宋相公相比。
武好古和苏大郎、潘兴业说话的时候,“真理”号战列舰已经缓缓驶入了天津南市外的海军港口。
港口的码头上,满满的都是迎接武好古凯旋的人们。
带头的正是米友仁、张熙载这两位相公。今天虽然是迎接元首凯旋,但是这二位脸上的愁容则是怎么都掩饰不住。
从武好古割据燕地开始,他们就一起执掌共和执政府的政务堂,到现在也有好多年了。在这些年中,燕地和周国的经济一直都处于上升通道,而且是在快速成长当中。到处都一片繁荣向上,所有的人都对未来充满信心。以至于忘记了世界上还有经济萧条这么回事儿……
就在这时,一场发生在宋国的钱引危机,却让繁荣突然离周国而去。
虽然周国的金融机构并没有因为钱引蒙受多少损失,但是周国对大宋的出口,却在过去的几个月中迅速减少。
经济也就一下子变得萧条了!习惯于宽松和富裕的共和执政府,也有点不大适应了。
想到天津市大街上的一片萧条,还有四处游荡且不知所措的失业市民,以及界河上船只稀少的场面。
米友仁和张熙载就感到了些许惶恐,这样的日子,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吧?
“真理”号的大铁锚已经哗啦啦的投入了水中,缆绳也捆扎完毕。跳板搭上了“真理”号的船舷,然后就在一片锣鼓声中,一群军官簇拥着穿着一身利落的蓝色海军军服的武好古,沿着跳板走下来。武好古的长子武义勇,“真理”号的船长高刚锋,按着佩剑跟在武好古的后面。
武好古的心情看上去相当不错,也许不知道天津市有多萧条,也许根本不在乎。
米友仁和张熙载双双上去,冲着武好古拱手行礼:“元首,一路辛苦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