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
“能借着?”苏迟吸了口气,“是不是利息太高?”
“也不是利息的问题……”苏迟摇摇头,“借钱给朝廷,真要还不上,本金都得泡汤,还说什么利息?”
“那到底能不能行?”苏迟有些恼火。
“大哥儿。”苏适道,“一个亿是有的……大宋东南有的是富翁。徐州这边就能筹到一个亿!”
大宋当然有钱!比大周更有钱!
光是徐州、海州这里就能顶得上天津。
南方的“苏杭秀明越”的工商业实力也不在徐海和天津之下。
而泉州、广州又是一个中心,两地工商业的实力,比起天津这个后起之秀,也是有过而无不及。
也就是说,大宋至少有三个“天津”级的工商业中心地区!
而且其中的“苏杭秀明越”和广泉二州更是老牌工商业中心,数百年积累的财富,在存量上远远超过天津。
现在有了大宋银行这么个金融枢纽,完全可以将这些地方存量的财富调动起来。筹集几个亿的军费,完全不是问题。
问题只是……东南沿海的资本家们只会提供附带政治条件的借款!
“如果朝廷能让徐州、秀州、明州、苏州、杭州、越州、泉州和广州循东海国例……实行自治,别说一个亿,就是几个亿也能借到。”
东海国就是京东商市加朐山县城附近再加上郁州岛以及郁州附近的几个岛屿。
这块地皮现在是赵楷的封国,实行的是类似于天津市的自治,很受工商业的欢迎。所以“苏杭秀明越”和徐州、广泉二州的豪商们都非常羡慕,也想有样学样。
如果朝廷肯放权,一个亿的借款还真不是问题。
“怎么可能?”苏迟看着弟弟,“怎么可能……八个州啊!你疯了,敢提这样的条件!”
“不过是自治。”苏适道,“该多少税还交多少税……大哥儿,现在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没有一个亿,朝廷能挡住暴周吗?暴周打过来了,东海国和这八个州的商人会拿不到他们想要的自治吗?暴周本就是工商和军户共和之国。八州和东海国的豪商都可以捐出一个勋贵的身份,然后照样投票选举出议会,还能选举元老。估计还花不了一个亿呢!如果朝廷不让步放权,等到周国拿下了京东东路的半岛,徐、海之地的工商富豪马上就会倒向周国。徐、海二州一失,淮河还能守住?淮南一丢,江南又如何保全?到时候大宋就要雪崩了。”
大周虽然拥有海上的优势,但是宋朝的海军也不是完全不存在,虽然在远海炮战中打不过周国海军,但是他们拥有不少平底的沙船,可以在近海和内河中占据一些优势。所以想要从海路征服八个工商州和东海国是有一定困难的。
走海路,一次运个万把陆军就顶天了。靠这点兵力能不能攻占一个有新军驻扎,有棱堡可以依托的工商城市都很难说。万一个有个什么闪失,可就得不偿失了。
而且周国的北洋舰队一旦用于远征,就没有办法把辽东的大部队运去山东了,先攻占山东,再南下徐海,稳扎稳打的推过去,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谋万世,顾眼前
“万万不可!东贼之祸,起于界河之自治啊!”
“若允东南八州自治,将来就是八个东贼……”
“国将不国啊!”
琼林宫中,两府宰执们正在大声议论着苏迟从徐州带回来的“发债附加条件”,当然是一片反对了。
八州自治啊!
这不就是八个天津市?一个天津市就发展出个暴周,八个天津一起反乱,大宋还不给肢解了?
所以这事儿绝对不行!
赵佶坐在御座上,满脸都是焦急,看着一群嗷嗷叫着又提不出什么办法的大臣,真是有一种一走了之的想法了。
大宋的这个家,他快当不了啦!
“够了!”
被大臣们吵得有点不耐烦的赵佶忽然吼了一嗓子,中气十足啊!吓得殿中的臣子们都是一哆嗦,一时没人吭声了。
“东贼的水师已经在登州芝罘山上陆了!”赵佶拍了拍御案,“而且还在构筑堡垒,修建码头。看来还会有大军从辽东泛海而来!京东东路危矣!京东东路一失,徐州、海州、东海国还能保全吗?如果不能保全,东南八州会不会尽入敌手?”
面对赵佶的问题,重臣们全都装起了哑巴。大殿之内,一片死寂。
现在大宋面临的是火烧眉毛的危险局面!即便八州自治会养成新的割据势力,那也是将来的事情。
如果现在不许他们自治,就很难借到足够的军费,没有军费,东南八州很快会落入大周手中……
不知过了多久,只听见一声叹息,然后有人开口了,原来是瘦了一圈,面带些病容的奸相纪忆。
“陛下,臣以为朝廷必须向东南的奸商借钱。”
“不可!”
“不行!”
“朝廷岂可被奸商要挟……”
纪忆的话一出口,马上就招来了一片反对之声。
“陛下!”中书舍人兼侍讲何栗大声奏道,“自古都是农本商末!所谓农本,不仅因为粮食,也是因为兵源。兵出于农,国家才能安稳。兵出于商,天下必然大乱!东贼号称重商,可是在兵事上依旧以农为本!而我朝号称重农,怎么只知向商人借贷募兵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