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南阳方向和他敌对的军团长,则是武好古的另外一个儿子武铁哥,参战的几个师长分别是刘锜、吴璘、韩常、杨政、慕容望之、西门扩等人,都是周军中的少壮才俊。
可惜这么多才俊,就是拿一个岳飞没什么办法。在他的干扰下,围攻南阳的作战进行的非常不顺利。甚至还吃了几个不大不小的败仗!
为此武铁哥还挨了武义信的训斥,武义信甚至想把吴玠从日本调回去替代武铁哥。还是武义久说了好话,才保住了铁哥的职位。
不过武义信对这个“笨头笨脑”的弟弟还是不大放心,为了确保南阳作战不出纰漏,又从坝上草原调集了自己的老部队第四骑兵师(就是原来东辽左军万户)南下增援。
而当这个强大的铁甲骑兵集群进入南阳盆地后,岳飞所部的施展空间就不多了。
因为岳飞的军队在火力上不能和周军相比,所以打不了堂堂之阵,只能靠灵活机动和周军周旋。
而当周军的骑兵集群抵达后,岳飞所部就丧失了机动性上的优势,机动不行,硬仗又不敢打。所以岳飞就退回襄阳去休整了。
“如果将岳飞调走,南阳怎么办?”赵桓问,“难道真的不要南阳了?”
“陛下,南阳周围的地形从来都利于北军。”姚古答道,“现在叶县、方城都为敌所得,南阳又陷入重围,只是拖延时日罢了。不过南阳即便失去,邓州也还有可为。荆楚军利用岳飞牵制东贼的机会,又修建了邓州棱堡、光化军棱堡和邓城棱堡。完全可以进行节节抵抗。没有几年时间,东贼是无法将邓州、邓城两座堡垒拔除的,至于光化堡,那是不可能被攻破的!”
光化棱堡位于汉水边上,处在襄阳的上游,对于拥有水军的荆楚军而言,就是个困不死的据点。而要打破这座堡垒所要付出的代价,则是大周共和军所不愿意承受的。
所以即便失去了南阳,西宋在荆楚以北的防御体系仍然非常完整!
至于洛阳的得失,也不是致命的。因为在洛阳以西还有新安、盐池、陕州、解池、河中等一系列的堡垒,几乎都是棱堡。而且地形一个比一个险要。
因此周国即便拔出了洛阳、南阳堡垒,也不过是让自己的中原防线变得完整一些。
对于西宋而言,真正构成威胁的还是河东战场的失败。因为西宋一旦在河东失败,周军就有可能推进到和潼关隔黄河对望的风陵渡。
这样关中腹心之地就受到威胁了!
因此前任的同知枢密院事曲端已经亲自坐镇河中府,指挥整个河东西南战场的防御。
而在河东西北,朔方军的几个师已经开进了府州。在他们的震慑下,府州折家根本不可能倒向周国。而只要折家不倒戈,晋西北的局面总是可以维持的。
姚古道:“枢密院认为,东贼在河东、河南的攻势是不可能持久的。拖到明年,差不多就该结束了。到时候咱们正好对大理下手……这叫失之于东贼,取之于大理。也算不亏了!打下大理后,咱们就能胁迫交趾归附,交趾一旦归附,朝廷就算有出海口了。”
原来西宋的那帮靖康机宜还在打这个主意——他们知道河南、河东必败,只是输得好看还是难看,输多少的问题?所以就得有个出气筒可以立功振作国威,再把失去的利益找补回来。
看看西宋四周,目前可以打一顿的,除了大理段誉之外也没别人了。
赵桓吐了口气,悠悠地道:“就怕三哥儿不愿意让八哥儿归附于朕啊!到时候怎么办?兄弟操戈么?”
姚古回答道:“陛下,拿下大理国也算是大功,又有不少人可以升官发财了,将来打不打交趾,将来再说吧。”
赵桓叹道:“看来也只能如此了……就让岳飞去讨伐段和誉吧!”
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岳飞来了
大理的天色蒙蒙方亮的时候,大理国的皇帝段誉已经和王皇后一同在御花园中散步了。
段誉握着一把长剑,迎着大理城头的朝霞,停下了脚步。
他今年已经四十八岁了,登基做皇帝也有二十三年之久了。
不过他的这个皇帝(他在大理国内称帝,对大宋称国王)却也没多少实权,军国大事都由世袭清平官(丞相)之位的高氏家族掌控。在段誉年少之时,他的伯父段正明还一度被清平官(丞相)高升泰所迫,避位出家,并且禅位于高升泰,大理国号也被改为大中。高升泰在位两年而卒,临死时命其子高泰明将帝位还给段氏。因此段誉之父段正淳才得以成为大理国第十五代君王。
而段誉也才有机会在父亲段正淳避位出家后,登基称帝,成为大理国第十六代君王。
可是做了皇帝的段誉却没有什么实权,只不过是以善阐府(昆明)的高氏家族的傀儡。朝政先后被高泰明、高泰运、高明顺和高顺贞四代高氏清平官所把持。
因为没有实权,所以段誉也不必在朝政上劳心费神,只需要在初一、十五在朝会上亮个相,让下面的群臣知道大理国还有他这么个皇帝就行了。
余下的大把时间,就可以用来同王皇后和几位爱妃一起享受人生,研究佛法,还有练习传统武术上面了。
听上去似乎很不错,当了皇帝还不用管朝政,天天享受生活,真是神仙都羡慕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