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战胜滑膛枪什么的……呵呵,那是完全没有考虑板甲的防护能力和滑膛枪中的精品——并不是所有的滑膛枪都只有几十米的有效射程!
重型滑膛枪和轻型滑膛枪中的精品,都可以拥有100米以上的有效射程。
在历史上西方“排队枪毙”的时代,打冷枪的散兵和轻步兵一直是存在的。
而如今西宋的打靶取士,更是成为了培养狙击手的土壤。
所以用弓箭对付西宋的神枪手,根本就是送死!
蒙古人的排枪射击果然奏效了,因为战场上大部分的宋军并没有携带火枪,无法和打排枪的蒙古人对抗。只得停止追击,退到了对方火枪的射程之外。
可是那些打靶取士出身的神枪手却被蒙古人的火枪队吸引来了,用松散的队形在远距离上和蒙古人对射。又过了一段时间,找回了火枪的一部分宋军步兵也赶回了战场,参加到远距离的火枪对射之中。而拖雷也重整了一部分退下来的怯薛军,让他们拿着火枪再上战场。
于是战场上噼里啪啦的打得非常热闹,不过伤亡却没打出多少。
毕竟双方的距离很远,天色又暗,不过是听个响罢了。
但是随着天色渐渐放亮,亦列堡附近草原和麦田的大火完全熄灭,战场上的能见度也足以让火枪手们看清远处的目标了。
于是枪法比较好的西宋军明显占据了上风,蒙古人这边的损失开始增大。
看到这个情况,拖雷只得硬着头皮下令部队向前,想要靠近对手开火。而他本人,也不得不跟着火枪手们一起前移。
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拖雷的奋战
滑膛枪时代火枪兵的战术,其实是有两个路线的,一个是追求火力密度的排枪战术,俗称排队枪毙。一个则是追求精度的狙击战术,又称为散兵战术、轻步兵战术或猎兵战术。
而这两条路线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协同配合的。在军事史上,很少有哪支强兵可以靠一个兵种去包打的。
蒙古人的骑射不行,英吉利的龙虾兵也不行,拿破仑的大炮同样不行。
如果只有打排枪的列兵,没有能够用来掩护列兵阵型的散兵,那么列兵就很容易遭到枪法出众的对方散兵的狙杀。
如果没有炮兵、骑兵,那仗就更不用打了。只会排队枪毙的步兵还不得被轰成渣啊?
至于用蒙古骑兵高超的骑射技术去对付一支诸兵种合成的近代军队,任凭你技术多好,也是死路一条。
弓箭也许可以和使用普通滑膛枪,也没有经过长期射击训练的列兵对射一会儿。
但是遇上装备了精品滑膛枪甚至线膛枪,射击技术一流的散兵,那可就惨了。那不是活靶子了?
顺便提一下,滑膛枪的精度并不是后世人们想象中那么差的。根据西方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以及十八世纪的大量记载。如果使用质量上乘的滑膛枪,再加上和枪管间游隙较小的弹丸,再使用固定的枪架,再加上优秀的射手,在170米的距离上打中单个人体是不成问题的。
当然,符合要求的火枪和火枪兵都比较难得,而且昂贵!
所以如今的西宋和大蒙古,也都是多兵种协同的打法。
在西历1217年7月17日清晨的亦列堡,当清晨的阳光洒落,当弥漫在战场的烟雾被西北吹来的劲风驱散,当战场上混战的双方开始在金鼓声中后退整队之时。一场多兵种协同配合的冷热兵器交替时代的战役,很快就要打响了。
拖雷本可以趁着对方稍稍后退整队的机会撤离战场的,但是他偏偏鬼迷了心窍。觉得现在天也亮了,烟也散了,宋军还离开了有利地形,跑到“平房区”外的草地上布阵了。
而且离开预设阵地出来野战的宋军人数看着也不怎么多,队形还有点散乱……他们当然是精锐了,要不然也不会把大蒙古的勇士揍那么惨。
但是这样的队形,还大摇大摆的从“平房区”里开出来,显然是轻敌了。
骄兵必败!
拖雷也是久经战阵了,看见宋军松松垮垮的样子,就知道还有的打!
所以他当机立断就决定再打一仗……哪怕不胜,打个两败俱伤,也能让铁木真的主力安全撤退。
铁木真这次带来的20万大军并不都是机动性很强的蒙古兵,而是一半蒙古兵,一半波斯兵。
现在蒙古兵是可以骑着马撒开蹄子跑路,可是波斯人怎么办?不能把他们丢下啊!铁木真现在是波斯国王,而追随他到亦列堡的10万波斯兵基本上都是忠诚的光明教徒,是铁木真在波斯的统治基础。
如果在撤退过程中被追击的宋军大量杀伤,是非常不利的。
另外,铁木真的大军还携带着大量的牛羊,它们不可能和骑兵一样日行一百多里。如果铁木真的主力在撤退过程中过于匆忙,丢弃了牛羊,部队很有可能在退到碎叶何河谷地带后断粮。
再三权衡之下,抓住对手的破绽,打一个漂亮的后卫阻击战,显然是上上之选。
……
西历1217年7月17日,卯时三刻。
亦列堡以西的草原上,大约一万西宋军和不到两万大蒙古军,已经布阵完毕了。
作为战场的这片草原并没有被放火焚烧过,因为昨晚铁木真的本阵就在这一带。蒙古人放火烧草原也不能把他们的大汗给烫着啊。所以这一带就没过火,到处都是半人多高的枯草。这样的地貌,对于拥有大量“枪大夫”的宋军是非常有利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