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了真功夫的范之文一咬牙一跺脚,干脆在才艺一科上报了个剑术!他这也是搏一下了,就搏前来考云台学宫的生员都是能文不能武的,好不容易有他一个“文武双全”的,总归容易过关吧?
今天上午的时候,五经要义和论已经考完了。要义没有什么,就是解释一些从五经中摘录出来的话语,范之文很轻松的考过了。
之后的“论”是考《礼记》上摘下的话“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要求用一篇千字之文来阐述这段话的道理,范之文也很顺利的交了卷。不过他对时务的反应终究是迟钝的,没有联想到《共和商约》和《吕氏乡约》,也没想到正在拟定的《天涯士约》——虽然他知道这三个“约”,甚至还和人议论过“士约”,不过去压根没想到这些“约”其实都是儒家的道。
不过这也难怪,范之文也是“一道德”的学生,又出身乡村义门,他理想自然是“圣君、抑商、小农”。在三个“约”之中,只有《吕氏乡约》比较合乎他的胃口。如果要他来论的话,就应该是在农村行“乡约”,在城市行官营工商业,在朝廷行圣君驾驭士大夫之道。这样国家就会富强安稳的……
虽然他的“论”写得马马虎虎,不过范之文现在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就等着在“才艺考场”上一显身手了。
“郓州范之文,考剑术!”
范之文耳畔响起了学宫管事儿的喊声。
“从斌,到你了!”
“范兄,好好考!”
在几个和范之文相熟的士子的鼓励下,抱着一把黑云长剑的范之文深吸一口凉气儿,大步走进了充作考场的大堂。
考场里面坐了几个考官,苏东坡的三公子苏六郎(和苏辙家的几个儿子一起排行)苏过是主考。苏东坡的这位三公子是个孝子,才学也相当不错,诗赋上也有一定的造诣,而且因为长期照顾父亲,还得到了东坡肉的真传!不过剑法他还是不懂的。
“考剑术?”苏东坡的三公子看着范之文手持的黑云长剑,也有点发愣。
这咋考啊?他这个主考都不懂啊!苏过心说:武师弟有个金毛婢仿佛善于击剑,还时常指点武师弟的剑法来着,若是她在倒是能请来考考这个范之文。可是现在……
“师叔。”也在考场里面担任考官的米友仁看到苏过发愣,就笑着说,“可以开始考试了吗?”
“考试?”苏过看了眼米友仁,这才想起来,“对了,元晖你是将门子,懂得击剑,不如你去和他比试一番?”
比试?
听到这话范之文顿时就是一哆嗦,他那三招还是和这位米老师学得呢!怎么和人家比试?而且米老师的身材魁梧高大,看上去就很厉害啊……这个刀剑无眼,可别把命丢在云台山了!
米友仁哪会真下去和范之文比剑啊,就范之文那三招功夫,真要和人比划笑都笑死人了。
“师叔,这种黑云长剑可不是用来比武的,这是战阵上用的军械。”米友仁知道苏过不会剑法,于是张嘴就开始忽悠。
“战阵上用的?”苏过问,“怎么用?”
“从斌。”米友仁吩咐道,“耍几招给苏教授看看。”
“喏。”
范之文看到米友仁在这里,悬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他是遇到贵人啦!
想到这里,范之文就伸出右手,紧握着剑柄,用足力气一抽,将一把一百多年没磨过的古剑抽了出来。
“元晖,这剑怎么生锈了?”苏过这时发现那柄黑云长剑的剑身上都是锈迹。
“呃。”米友仁皱了皱眉,“这个剑……呃,是不能老磨的,要不然刀刃上的钢火会磨去的。”
当然是胡扯了!其实范之文根本不会磨剑……磨剑也是门手艺啊!米友仁都不会,自然不可能传授给范之文了。
“原来如此。”苏过点点头。
“开始吧。”米友仁说。
“喏。”
范之文又应了一声,然后两腿分开,一前一后站稳当了,双手握住剑柄,高举起长剑,大喝一声,就向右砍下,然后立即又举起长剑,再向左砍下,然后将长剑放平,双臂收起,整个人向前几步,又是一声大喝,再把长剑刺出,最后收剑入鞘。
“这就好了?”苏过有些懵懂地问。
“好了。”米友仁点点头,“嗯,还不错……剑法不错,这是淮南黑云长剑都的黑云三式。”
米友仁虽然剑法不咋地,但是眼光还是有的,早就认出了范之文的长剑是黑云长剑。
“元晖。”苏过问,“战场上宝剑不大好使吧?”
“也不能这么说。”米友仁摇摇头道,“战场上是有兵种相克和兵种互助的,这种黑云长剑是用来肉搏近战的。持剑之兵必须身披重甲,由长枪和弓弩护卫,去攻击敌人的枪阵,也可以和骑兵配合,而其本身最惧怕骑兵。”
还别说,战阵上的学问米友仁也是懂一些的……要不然历史上宋高宗怎么让他做了战时的兵部侍郎呢?
“哦……”苏过点点头,“没想到元晖你还懂兵阵,若是以后学宫要开讲阵图,倒是可以安排你来授课。”
阵图?
米友仁心说:云台学宫可不会教这种东西……这玩意满开封的将门都知道不好用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