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西夏打那么多年都打不死,历史上大宋西军在靖康年前后也一样被金兵暴打……
所以真正能用的骑士,还是要靠骑士学堂进行系统训练的。骑士之家的作用,其实就是两个,一是为骑士学堂提供堪用的学员——至少要通马术,识马性,懂养马,能在奔跑的马背上开弓射箭。
这些基本功都会了,然后再经过几年的严格训练和战术教育,便能成为真正能战的精锐骑兵了。
二是扩大马群——骑士庄园用轮作的方法养马可比北宋群牧司养马的办法好使多了。一千个骑士之家就是一千个小型私人养马场,等到武好古在界河的育种马场有了小成,就能通过它们迅速扩大马群。
高俅的眉头终于展开了,“原来大郎你都想好了……那我们就联名给官家递个密折,说明缘由,并奏请在沧州选拔禁军将门子弟充殿前骑士吧。至于选拔民间的豪强子弟,暂时不能明着来,不过总会有办法的。”
……
夜幕沉沉,在开封府知枢密院事安焘的府邸中,今晚只有寥寥几点灯火。
现在已经过了亥时三刻,对于明天一大早就要赶着上朝的大臣们而言,绝对是个应该躺平酣睡的时间了。可是如此深夜,安焘还在内院书房当中,和两位来客见面。这两位来客一位是沧州司法参军纪忆。另外一位比纪忆年长几岁,生了一张细长的瓜子脸,留着三捋不长的须髯,乃是刚刚授了沧州通判的吕颐浩。
吕颐浩是绍圣元年的进士,入仕至今不到八年,却已经从密州司户参军升到了沧州通判,可谓是前途大好。
当然了,一般来说前途大好的官员背后都站着一个或一群“贵人”,吕颐浩也不例外,他是新党大佬李清臣提拔起来的,自然也是新党中人了。
安焘靠在一张玫瑰椅上,显得有点萎靡。萎靡的原因除了犯困之外,就是因为新党最近在政争的事情上让旧党摆了一道——亲近旧党的殿前司都指挥使曹诵,不着声色地把最难啃的州北老营给了店宅务“拆迁”,还美其名曰“旧营先拆”,让安焘和吕嘉问无法反驳。
与此同时,殿前、马军、步军三衙还表示不能安排退役的老军或平民(军眷)暂时借住它们管辖下的各处军营。而且还有人在州北老营里放出风声,在州北老营重建之后,两司三衙不会允许退役军兵和平民入住……也就是说,他们一旦搬离,就没有办法再回迁了!
虽然是传言,但是可信度还是蛮高的。这军营本来就不是给老百姓住的啊!那些退了役的老兵还有早就和军队没有一分钱关系的“军眷”怎么可以住在军营里?而且两司三衙也从没有收过他们房租(收租的是官营军官)啊!
所以这个传言一出来,那些老兵还有军眷自是打死也不搬了。哪怕宅店务肯拿出几百间房屋借给他们居住也不行。
因此这些日子吕嘉问和支持吕嘉问的安焘愁都愁死了,他们不能对皇帝说军营拆不了——他们要说了,宋徽宗就会让万家地产行去拆!而且保证能拆掉……
他们也不能强拆,因为没有强拆队可以派遣。那可是禁军兵营啊!店宅务里面修房子的厢兵怎么敢去招惹?到时候让人家一顿军弩射成刺猬算谁的?至于由枢密院调动禁军,那就更别想了,以文御武可不是这样御的。在开封府调兵要没皇上的诏书那不成造反了?
第四百九十章 这很封建(三)
安焘和吕望之虽然被武好古阴了一下,但是他们也不蠢,要不然怎么当那么大官?
他们知道那么坏的招儿不可能是韩忠彦和范纯礼那两个老实人想出来的。一定是武好古、高俅和潘孝庵这三个幸近小人所为。
小人才会想出奸计嘛!
而要破除小人的奸计,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把小人整死了。只要小人死了或是滚蛋了,奸计就算得逞了,也不会有多大伤害了。
可是武好古、高俅、潘孝庵这仨小人深得官家宠信,想要整死也不大容易。
而且三小人中,现在除了潘孝庵还在开封府,其余的两人都去沧州办事儿了。如果安焘、吕嘉问仅是在开封府发力,似乎有点鞭长莫及。
所以明日就要启程北上沧州的吕颐浩、纪忆就被双双唤到了吕嘉问府中。
“你们俩都是东华门外唱名的好男儿,而且还文武双全,是国家未来的柱石。”
安焘先是吹捧了眼前的两个年轻官员一番。其实也不完全是吹,纪忆和吕颐浩这位在北宋的官场上,都算是能文能武的官员了。纪忆因为是平江人,所以骑术差一点,但是善于舞剑也会射箭,还熟读兵法阵图。吕颐浩比纪忆更强一点,他自幼生长于西北两边,不仅书读得好,而且还善于鞍马弓剑,真正的文武全才。
安焘看着两位“文武全才”,顿了顿道:“你们都是熟读史册之士,对于隋唐兵制,想来也是颇有见地的。应该明白武好古、高俅二人在沧州所为之事,必将败坏本朝祖宗家法!”
纪忆和吕颐浩都是明白人,自然明白安焘的所言。所为的“殿前骑士”,其实就是初唐内府卫士的变种,而且制度更加完善,也更加容易维持,有了多达1500亩的职田。
别看现在只有500-1000的名额,但是“殿前骑士”制度一旦施行得法,真的让朝廷得到了可用的兵马,扩大就在所难免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