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 “吓呆了”,在开战四十几天即被迫投降。波兰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其
谋略思想、战略战术还停留在骑兵取胜的年代,面对德军大量坦克的进攻, ①
竟使用骑兵反击。人们评论说: “他们的思想落后了80 年。” 苏联虽有以
马列主义为基础的军事学说,但没有把这种先进的军事学说同现实的战争实
践结合起来。一些高级将领,未能摆脱旧观念的影响,仍然认为战争开始时
会象上次大战一样,双方只以部分兵力在边境交战,敌主力至少需 15—20
天才能投入战斗。所以,当德军一开始就投入主力,并集中大量坦克、飞机
实施宽正面、高速度、大纵深突击时,苏军未能进行有力的还击。德军在半
个月时间内,分别从西、西北、西南等方向推进了300—600 多公里,苏军遭
受了重大损失。
鉴于上述沉痛的历史教训,发展现代军事谋略,必须首先在思想观念上
踉上时代的步伐。
所谓 “更新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在新的军事技术推动下和现
代军事学术研究中形成的新的正确观念。取代被实践证明错误的和过时的陈
旧观念。二是对一些仍然对现代战争有启发、指导意义的原有观念,充实新
的内容,在新的意义上加以丰富发展。
由于新的技术革命对军事领域的影响太广泛了,因而军事领域中的新观
念也层出不穷。不过,就军事谋略说来,应当重视更新和确立的至少要包括
这样几个观念:大立体观念。未来战争将是一种范围极其广大的全新的立体
战。作战区域扩大到了外层空间。虽然我国目前的技术较为落后,但在军事
谋略的思想观念上,不能将 “空间化”问题的研究排斥在外,更不能在战略
性军事谋略的内容上,不涉足现今已经扩展了的战争空间。应该 “冲破”以
往空间观念的局限,扩大视野,开阔思路,谋划我军在现有技术装备条件下
应付大立体战的战略战术。
大纵深观念。美、苏两家近年未先后提出了 “空地一体战”和“大纵深、
高速度、连续突破”等新的作战样式和理论。这些理论的要旨,是依据现代
军事技术装备具有的远距离打击能力和大纵深突击能力,根本改变以往进攻
中逐道阵地突破,逐个地幅夺取的攻击方法,在攻击对方前沿的同时,打击
整个防御纵深,以谋一举瘫痪其防御。对此我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确立符
合当代情况的大纵深观念。在谋划进攻方略时,要科学组合使用各种力量,
采取多种作战样式,把对敌前沿的攻击与对敌后续梯队及纵深破袭有机地结
合起来;在筹措防御作战计策时,将前沿阵地防御与纵深抗击相结合,并注
意打击楔入我防御纵深的敌战役机动集群的 突击,等等。
系统观念。现代战争,不仅在战场上进行着诸军兵种、多种武器装备、
多种作战手段的激烈对抗,而且在战场之外,也同时进行着经济、政治、外
交、科技等诸领域的激烈抗争,形成了战场内外、军事、政治、经济、外交
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战争局面。谋划这样的战争,必须确立现代系统观念,
着眼于整体和全局,把各种战争因素联成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定性和定量
的综合分析,确定最优谋略方案。
信息观念。阿尔温·托夫勒把现代和未来社会称之为 “信息社会”,指
出了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爆炸式增长的信息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
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军事谋略中,信息的重要性表现得更加突出。可以这
样认为。军事谋略在本质上就是不断地获得信息、并对之进行比较、分析、
识别、判断、传递、储存、运用的过程,因而,仅把信息作为谋略决策的辅
① 利德尔·哈特: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册,第27 页。
助手段已远远不够了。信息不仅是谋略决策的前提、助手,而且是谋略运动
的内容。
科学预测观念。中国历来有 “预则立,不预则废”之说。在军事领域更
是如此,军事谋略就是一种预测的结果。以往的预测大多立足于以往的经验,
设计未来的战争。这样的预测至今仍有用武之地。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弱点:
容易忽视未来出现的新情况,具有相当的滞后性;预测的时间和空间局限大,
超出局限,就具有浓厚的幻想、神秘色彩;定性预测比较充分,而定量预测
欠缺,设计的未来蓝图不够清晰等。在现代未来学理论日臻完善,现代科学
具有设计出能够预测其进程和结果的战争行动情况下,仅靠经验预测是不够
的了,必须吸取现代预测科学的研究成果,树立科学的预测观念,并使之与
经验预测有机地结合起来,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提出切合近期、中期和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