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军事谋略学_张震【完结】(65)

  变得越有利,变得有害。对我有害的变化也应从三个变量中去把握:一是暂

  时不变,变得越有害,变得有利。从双向对抗中看到和预测到敌我各种变化

  快慢,谋略家此时就要从利与害中做出最佳选择。若对我之不利的情况暂时

  不变的话,而敌人之有利的情况正在向不利转化,而且转化疾速,那么我之

  不利将从敌之有利变为不利的过程中得到补偿,甚至变为有利。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衡取其轻。对敌,化有利为有害;对己,化有

  害为有利。趋利避害;以己之长,击敌之领。谋略家要善于把握这种要领,

  以取得斗智的最终胜利。

  ① 《毛泽东军事文选》第228—229 页。

  ② 《毛泽东军事文选》第224 页。

  第十三章 困敌制胜,机智灵活

  因故制胜,机智灵活是军事谋略的又一条极为重要的原则。军事谋略要

  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① ②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谱不可以尽奕之变,法不可以尽战之奇。”着

  眼战争的特点和发展,按照情况活用原则,反对战争问题上的机械论。用谋

  贵活,摒弃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正确反映了客观矛盾运动的战争指导规律及谋略一般原则,是从战争的

  特殊性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可以给人指出方向,但不可能囊括 (穷尽)所有

  的战争特殊性。普遍性的东西只有和特殊性相结合,灵活运用,才有生命力。

  战争是在活人之间进行的。战争是一个激烈对抗的双向结构系统。这种

  对抗是双方的能动对抗,是在客观物质的基础上两种互逆的主观能动性的剧

  烈碰撞,它是一个 “活的反应过程”。战争的能动对抗性,使战争的复杂性

  之中增加了强烈的流动性。这正如宋代何去非所指出的: “法有定论,而兵

  无常形。一日之内。一阵之间,离合取舍,其变无穷,一移踵瞬目,而兵形

  ① ②

  易矣。” 明代沈炼说,“用兵之法”,“贵在临期应变,难以一定而求”。

  战争的能动对抗性,要求军事指挥员在作战时必须考虑到敌方“活的反应”,

  避免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克劳塞维茨指出: “战争这种意志活动既不象技术

  那样,只处理死的对象,也不象艺术那样,处理的是人的精神和感情这一类

  活的、但却是被动的任人摆布的对象,它处理的既是活的又是有反应的对象。

  因此,很容易看出,技术和科学所使用的机械的思维方法是很少适用于战争

  的,同样也很容易看出,力图从战争中找出类似从死的物质世界所能找出的

  ③

  那些规律,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错误。 所以,战争的能动对抗性要求军事

  指挥员在筹划和运用谋略时必须具有灵活性。

  战争有不同的性质,发生在不同的阶级、国家、集团之间、时间、地点、

  条件又不一样。可谓敌异,战异;时异,战异;地异,战异。战争双方指挥

  的斗智斗勇和敌我力量的此消彼长,又使得战争进程更加变化万千。战争进

  程中,必然性总是通过无数的偶然性表现出来;胜利的客观可能性变为现实

  性,总是离不开主观能动性。

  古人的谋略思想中有许多可取的东西。 “因敌制胜”的谋略原则是《孙

  子》提出的。 《孙子》曰:“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

  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

  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的辩证法思想也是我们要着重吸取的。诸如虚实转换、奇正相

  生、我专敌分等等,无不充满机智灵活的谋略气息。

  ① 《孙子·虚实篇》。

  ② 〔明〕王鸣鹤《登坛必究·百战》。

  ① 《何博士备论,霍去病论》。

  ② 《历代名贤经武粹语》。

  ③ 《战争论》第1 卷第 179—180 页。

  《孙子》说;“易其事、革其谋,使其无识。”即经常变换战法,更新

  计谋,使人无法识破。

  《孙子》说的“践墨随敌”,即既要按照原则,又要适应敌情变化的意

  思。

  战争的实践无不说明:按照辩证法用谋则胜,按照形而上学用谋则败。

  战国时代,齐国将领孙膑 “减灶”赚庞涓;东汉末年,太守虞诩则“增灶”

  赚敌军。齐军势强,为了诱使魏军追击,故有孙膑减灶之谋;而汉军势弱,

  为了震慑敌军故有虞诩增灶之计。虞诩说: “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

  同故也。”一减一增,说明了虞诩能够针对具体战争的特点灵活运用前人的

  谋略,因而夺取了战斗的胜利。

  相反,三国时期蜀将马谡照搬韩信破赵用的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