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而在纯粹的感觉中,你所见到的白云,只是一团单纯的白色,你不知它是白云,亦不知它是白,因为纯粹的感觉只是突然的一感,最初无所谓是什么。
你之所以知道它叫“白云”而不是“黑土”,是因为你将当前所感之白云,与过去体验之白云联系到了一起,两相比较,得出结论。
为什么能以当前所感,融于过去?是因为你并不把现在所感固定于现在;不把过去所感固定于过去。同理,你还能结合当前预感未来,比如说家乐福的老板,听说法国总理没事找抽会见达赖喇嘛,第一反应肯定是:完了,又该被抵制了。
由此可见,心能自觉地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由此推彼,叶落知秋,归纳意义,贯通一切。
瓦特将蒸汽变成了蒸汽机,奥本海默将核裂变变成了原子弹,这些发明之前都不存在,之所以诞生,只源于科学家能尽量扩展其所见的当前事物的意义。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看见春水不断地流,永远无尽。便把它的“永远无尽”抽离出来,同自己绵绵无期的愁思结合起来。于是,一江春水从此成了愁思无尽的象征。
因此,王阳明曰: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
91
龙场悟道(1)
当年,我来到这个最喧闹的城市里最喧闹的一所大学念书,面对纷纷扰扰的环境,错综复杂的关系,杂七杂八的价值体系,我时常感到无力,感到惶然无计。
有人信仰崩塌如癫似狂,有人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有人守着虚幻的追求醉生梦死,有人左冲右突将池水弄得更加混浊……
大学生的脸上烙着一个时代最简略的缩影。
我辞去学生会的职务,远离人群,回到书斋,只想保持一份独立的思考。
然而,读书已不能使我心静。我终于明白,古往今来,无数英才,穷其一生,孜孜不倦地寻求的那个“道”,并不是个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只是一种精神寄托罢了,俗到极致,无非《秋菊打官司》里的一句台词:饿(我)就是要个说法儿。
人生弹指一瞬间,不能啥也没整明白就没了不是?
此心安处是吾家。
给漂泊的心灵找一处归宿,给活着寻找一个意义。
记得那时,我经常在京通高速的天桥上驻足,举目四望。
桥下是飞驰过往的汽车,以及呼啸而来又绝尘而去的城铁列车。
风很大,可以平添悲凉。
我想起了电影《死亡诗社》,想起了梭罗的诗句: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的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拒绝庸俗,能够灿烂奔放,但也可以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任何意义,成为行尸走肉。
人之不同,从脸上是看不出来的。
92
就跟我之前的置身人群和之后的置身人群截然不同一样。
在我思想最痛苦,无路可走的时候,五百年前早已有过同样心路历程的王阳明给我指明了方向。
我的困境很典型,逮书就看,遇人就侃,企图遍览群籍,无所不知。
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
你可能不知道英特尔和AMD这么多年来每一次竞争的内幕,你可能不了解那么优秀的游戏制作小组黑岛和汉堂为什么说解散就解散。你穷其一生也读不完国家图书馆1/10的馆藏,你再了解王阳明我手上也有一本你可能连见都没见过的书——民国三十五年正中书局出版的《王阳明之生平及其学说》(王禹卿编著)。
于是,我尝试着去向内心探索。
当我的心回过头来认识它自己时,我发现心中有许多活动,精彩纷呈,波澜壮阔。这是个率真的世界,爱到神思恍惚、恨到咬牙切齿、笑到花枝乱颤、哭到草木含悲。
我爱写作,同时又觉得这种爱非常可贵,不是吗?夸张一点,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意义非凡,如何不爱?
同理,我恨上天不公,贫富不均,却又觉得这种仇恨使我烦恼,很想摆脱这种恨,恨此恨。
我笑,我可以笑我自己为何笑得这么无聊,皮笑肉不笑。
我哭,我可以哭我自己即使哭死也无人理会,哭破嗓门无人知。
我明白了,我的心可以以它自己的活动为对象,离开自己原来的活动,重新展开一个新的活动,加诸于它自己原来的活动之上。
多么奇妙!
举一反三,我可以思考我的思考,可以思考我的思考的思考的思考的思考(以下根据智商高低各自略去N个“思考”)。
于是,我发现内心的活动是由一点发轫,逐渐扩大充实,生长不息,终成参天之木!
93
龙场悟道(2)
然而奇怪的是,我似乎永远也找不到那个真正的主观在哪里。当我反省主观时,主观已成客观;当我反省(vt)我的反省(n)时,反省(n)已成客观。于是,我觉得那个客观的自我,是由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主观流出的,它的源头永远也无法追溯,却像永动机一样不知疲倦地延展,绘制着你内心的图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