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历史] 《张之洞》作者:唐浩明【完结】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成功的人生:少年解元,青年探花,中年督抚,晚年宰辅。这也是一个备受奚落的人物;起居无时,号令无书,行为乖张,巧于仕宦。 这是一系列耀眼的业绩;打败法人的入侵,策划并督建京汉大铁路,创办亚洲最大的钢铁厂。这也是百年来屡招责骂——好大喜功,糜费挥霍,崇洋媚外,沽名钓誉——的把柄。 为谋求中国的富强,此人呕心沥血大刀阔斧地干了大半生,但直到瞑目的一天,他也没有看到国家富强的影子。 为调和东西方文化的严重冲突,并试图建立一种新型的文化架构,作为官方大员,此人第一个大力倡导“中体西用”。但他的这个设想,无论其生前还是其身后,都遭到人们的批判和嘲弄。 此人是谁?他就是毛泽东所说过的中国人不应忘记的近代人物张之洞。 张之洞的人生是成功还是失败? 张之洞的事业是辉煌还是虚幻? “中体西用”是导中国于现代化的正路,还是引中国于陷阱的歧途? 张之洞的强国之梦为何不能圆,时代的限制和他本人的失误又在何处? 这些,或许是正在努力与世界接轨的当代中国人有兴趣的历史话题。 翻开这一页离我们并不太远的史册吧,说不定它能给我们某些启迪。
作品评论
历史小说该如何笔耕——唐浩明新作《张之洞》引起各方议论
唐浩明撰写的《张之洞》2001年7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3个月内,首印8万套已全部售完并加印3万套。
历史小说能够如此畅销实为不易,但是因有《曾国藩》的盛名在前,人们对《张之洞》的期望自然不会低。以至于出书之前就有媒体发出了“张之洞能否超越曾国藩”的疑问。出书之后亦也有学者以“令人失望”为题在本报发表了评论,引起各方的关注和议论。
当今文坛,历史小说创作流派众多,成绩颇丰。其中,成就和影响较大的有曾经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刘斯奋《白门柳》三部曲,被搬上荧屏风靡海内外的二月河“皇帝”系列等。
唐浩明的《曾国藩》、《杨度》及新作《张之洞》,都以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严谨的创作笔法赢得了知识分子读者的喜爱。
复旦大学中文系朱文华教授在文学报社召开的座谈会上发言时认为,当代历史小说创作观中,尤以唐浩明“敬畏历史、尊重历史”的态度最为可贵。在“戏说”历史、“歪批”历史成风的风气下,唐浩明的作品是真正“严肃的历史小说”。
上海作家赵长天、王小鹰等对三卷本《张之洞》创作涉及史料之多、之广、之深,表示由衷的钦佩,认为在这部严谨的“巨制”面前,当今文坛许多所谓的历史小说不过是“玩题材”、“练笔法”、“借古人说话”的小玩意儿而已。
然而,与当年人人争阅、洛阳纸贵的《曾国藩》相比,《张之洞》似乎并未达到人们预期的高度。
批评家们认为《张之洞》暴露了受史料束缚、艺术上宏观把握不够、细节上有硬伤等历史小说创作中的共同问题,并就此引发了一场“历史小说究竟应该怎样写”的讨论。
上海大学人文学院葛红兵副教授认为,唐浩明是典型的学者型作家,作者在资料上花了巨大的心血、下了极大功夫,也恰恰造成了小说过于拘泥材料而缺少生动细节的后果,“像教科书”一样,使人“看不到生活化的张之洞”。
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姜义华认为,小说家的责任不是要说明问题、为历史事件作学术分析,文学创作要抓住人文的东西,“把握清末知识分子悲剧性的思想感情,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才能展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如何处理史料和创作的关系———特别是如何解决浩瀚的近代史料给作家创作带来的巨大压迫感,是众多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复旦大学中文系骆玉明教授以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为例,认为大师级的历史小说哲学性极强,这可能和作家写作时采取的立场有关。“贴近历史地写”和“跳出、远离历史地写”是两种不同的写法,写法本身并没有高下之分,但过于贴近可能会使小说变成传记。
复旦大学历史系葛剑雄教授指出,《三国》、《水浒》中有多少是史实?有多少细节是真实的?文学和史学是两回事,写小说和写传记也是完全不同的,写小说要大胆创造,历史学家写小说是不会好看的。张之洞是位大人物,清史上这样值得一书的大人物还有很多。这样的人物更要放开了写。太拘泥于史料,反而失去了磅礴大气,很可惜。
事实上,宣布《张之洞》为封笔之作的唐浩明早已意识到所面临的问题,并发出了“要把史的东西变成美的———真是太难”的感叹。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众多学者坦率真诚的议论,唐浩明深为震撼地说:“没想到上海学者这么坦诚、这么认真,非常令人钦佩和感动。”
张之洞简介
张之洞(1837~1909),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自号抱冰。祖籍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1837年9月12日出生于贵州兴义府。1863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中法战争时,擢两广总督,用冯子材,击败法国军队。后调湖广总督,设广东水陆师学堂,创枪炮厂,开矿务局、制铁局、织布局,修铁路。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系统总结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思想中的一个流行的共同口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可以说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