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所有的人都一下子紧张起来,但是斯大林没有什么表情变化,显然他早就知道了这样的事情。
“只是战争的时间还不好估计,”贝利亚继续说道,“我们综合了各方面的情报,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第一就是,唐帝国在解决了日本问题之后,必然会对下一步的战争有所行动。有两个选择,一是在西北方向对我们宣战,彻底的占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二是在东南方向上,彻底的驱逐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势力,然后去填补这一片地区的势力真空。”
“如果唐帝国在我们的东部边境地区动手的话,我想我们的西部邻国德国也不会就此罢手的。”贝利亚看来是准备充分的,“也就是说,我们极有可能陷入两线作战当中。情况就是这样的,斯大林同志。”
“同志们,情况看来很严峻啊,”斯大林的一贯作风是让下面的人把情况全部摆出来,然后自己再来说解决的办法,这样通过拍板定音从而确立自己的权威,“我想我们可以通过分化的办法来解决目前的问题。”听到这里,所有人都都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准备记录斯大林的话了,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职业习惯。
“是的,斯大林同志,这是我们在强敌环绕的情况下唯一可以采取的办法了。”担任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马林科夫一直以来被看做是斯大林内定的接班人,他最擅长的工作就是拍马屁,这是赶紧又给大家露了一手。
“嗯,莫洛托夫同志、伏罗希洛夫同志,你们就同德国商谈一下,”斯大林威严的说,“他们决定在今年秋季对波兰动手,我们就要趁此机会一举收回被波兰占领的西乌克兰地区、西白俄罗斯地区。同时占领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这样构建我们的东方防线,做好防备德国的准备,当然这也是早就和德国商谈好了的。”这次斯大林指的就是才签订不久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沙波什尼科夫同志,”斯大林转过身对着这位军中老帅说道,“总参谋部要尽快拿出一个针对防御唐帝国的作战方案来,我想的话,唐帝国的下一部作战对象应该是英国和法国,对我们的作战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的西伯利亚军区、乌拉尔军区和土库曼军区还有备战时间的。”沙波什尼科夫可以说是斯大林在军事方面的老师兼顾问,这位老帅使斯大林具有了基本的军事素养,所以颇得斯大林的尊重。
“米高扬同志,”担任国内战备工作的苏维埃主席米高扬一下子抬起头来望着斯大林,斯大林也摇晃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小烟斗,“国内要开始部分实行配给制度了,开始大规模的进行战备物资的储存,为以后的战争做好准备。”
“布琼尼同志、卡冈诺维奇同志,”出身骑兵的元帅一下子来了精神,作为夏伯阳牺牲后的骑兵最高领导人,他一直在军队享有极高的地位,斯大林的语气很斩决,“我们的战备工作要加快了,全部的重工业力量都要向军工事业倾斜。特别是科京坦克制造局设计的的重型坦克要加紧生产。”卡冈诺维奇听了之后也谨慎的连连点头,作为茨冈人(俄语成犹太人为茨冈人),他能够担任苏共中央的政治局委员,而且能够在动乱的政治运动中存活下来,足见此人的政治敏感性。
作为国防人民委员(相当于国防部长)的伏罗希洛夫听了之后微微一笑,作为苏联著名坦克设计师科京的岳父,他当然对自己的女婿在最高领袖心目中的地位感到满意了。
“库兹涅佐夫同志,”斯大林对这位红海军元帅非常看重(在当时的苏联军队中海军的地位高于空军,有红海军元帅但没有空军元帅,所以库兹涅佐夫的地位也是很高的),“我们也要加强海军的建设了,但是为了对付德国和唐帝国的强大陆军,我们的钢铁工业要优先满足陆军对坦克、火炮的需求,所以海军的同志们要以快艇和潜艇为主进行战备工作。”
在这次会议上,斯大林明确了要对德国和唐帝国同时做好战争准备的指导思想。从这一点来讲,与德国一起占领波兰以及在西伯利亚地区构筑大量国防工事就是非常有针对性的。
同时,苏联最高领导层还做出了两个长远的战略的决定。一个是准备对芬兰动手,希望通过这种带有威慑性质的军事活动能够打消德国入侵苏联的企图;另一个就是积极与美国展开外交接触,显然,在两面陷入包围的情况下,苏联也很看好那个具有强大工业实力的国家。但是只不过这两个决定一个失败了,而另一个起了作用。
用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的话来讲那就是“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在暴风雨来临前,北极熊已经在磨亮自己的利爪了。
第一百零七章 大海战(一)
1939年8月2日,平壤北郊顺天机场。
一架运六飞机缓缓下降,坐在机舱里的刘仁俊此时感慨万千,身边的副官胡瑞祥向他报告:“首长,飞机马上就要降落了。”
“嗯,我上次离开朝鲜是34年的事情,一晃五年就过去了,”刘仁俊看着机舱外面单调的天空,“先是打日本,然后是内耗,呵呵,有些东西真没意思,是吧?”刘仁俊没来头的问了一句,胡瑞祥点了点头,作为副官,他发现刘仁俊近一段时间来特别喜欢自言自语,他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