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这句话既是问自己,也是问周围的人,但是斯大林的这句话指向性并不明确,周围没有人敢接话,会场陷入了沉默。“巴甫洛夫同志,为什么你所代表的红军会在战争演习中失败呢?”斯大林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说话的语气并不严厉。
“这个应该怎么说呢?双方都企图用突击部队实施深远突破,以便击败敌方重兵集团。在演习过程中,我们暴露了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双方都未能为自己的第二梯队和预备队提供足够的兵力。依靠削弱战线上战斗不激烈的地段的部队,才使主攻方向上的兵力占有优势。”巴甫洛夫耸了一下肩,“在我看来,这就只是一场演习,而且是纸上作业,胜利是需要运气的,有的时候会赢,有的时候又会输,仅此而已。”巴甫洛夫的话并没有使斯大林满意。
“斯大林同志,我能说两句吗?”朱可夫一下子站了起来,对自己的最高统帅说道。
“当然,朱可夫同志。”斯大林对朱可夫的突然发话并没有生气,而是报以微笑。
“斯大林同志,在起草野战条例时,我们是从这样的事实出发的,即我们一个师同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一个师相比,要强大得多,因此在发生遭遇战时,它毫无疑问能够打败德军一个师。在防御时也一样,我们一个师将能够打退敌军两三个师的冲击。在进攻时,我们一个半师将攻克敌军一个师的防御阵地。”朱可夫顿了一下,他看到斯大林正在入神地听着自己述说,于是继续说道,“刚刚结束的演习中,拥有六十到六十五个师的西方(蓝方)成功地突破了东方(红方)及其五十五个师的防御。我认为这绝对不是运气的原因,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听到这里,在座的人都不安起来,纷纷交头接耳起来。这时,斯大林问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兵力优势这么小,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德军的一个师是15000人左右,并且编有强大的坦克兵团部炮兵部队,而我们的一个师则只有7000—8000人,所以双方的实力差距很大。”朱可夫语气加快了,“我认为,此时我们应该进行战争动员,部队要在一线筑垒地区展开。工事要修的更加密集,要构筑更多的坚固要塞,要加快国境线工事的修筑速度。”
“朱可夫同志,你认为我们在西部边境部署的部队还不够吗?”斯大林带着强烈的疑惑说道,“要知道,如果展开部队、进行总动员就意味着战争,而此时德国还在准备登陆英国本土,唐帝国也在南亚地区发动新的攻势,他们在边境的部队只能保持守势,所以我们不能轻易进行总动员,而应该做好继续同他们对峙的准备。”
这边朱可夫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斯大林大手一挥:“同志们,让我们中场休息一下,大家都活动一下吧。”
于是,众人全部起身,会议室周围的门也打开了。“朱可夫同志,你留一下。”斯大林走向了朱可夫,“经过中央研究决定,认为由你来担任总参谋长是合适的,你的意见呢?”
“那基辅军区怎么办?”朱可夫说得非常直接。
“让铁木辛哥同志去担任司令员!”斯大林右手举着烟斗摆了一下。
“好的,斯大林同志,我服从中央的安排。”朱可夫爽快的回答。斯大林闻言微笑了一下,然后转过身向会议室门口走去……
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国抉择(四)
1941年1月,春节将至。
在北京至包头的京包铁路上,云开星密,红红绿绿的道灯一闪一闪,渐渐地,自远而近,汽笛呜呜,轮轨铿锵,一串混挂着客座包厢、闷罐车皮与平板车皮的军列飞驰而过:闷罐车皮的滑门关得严严的,平板车皮上则在堆成堡垒状的麻袋中凹凸着一门门高射炮,借着道灯的闪光,依稀可见这些钢铁轮廓下战士们刚毅的目光……
作为帝国现阶段最为强大的重兵集团——西北战区的司令官,已升任为元帅的刘仁俊此时悄悄的坐火车返回了北京,因为他此次的目的非常特殊,并不希望从空中回北京,因为那样目标太大,反而是这种比较原始的方式更加保密。
此时他已经一夜没睡了,在火车到达张家口车站后,刘仁俊下了火车,然后改乘汽车从京张公路进京。如此严密的安排当然是北京城某处几只紧张的蚂蚁没有发觉。
“首长,我们是去哪?”已经当了刘仁俊五年副官的胡瑞祥此时也不清楚此行的最终目的地。
“直接去皇宫,”刘仁俊仍旧低着头,没有睁开眼睛,低声吩咐着自己的副官,“叫卫戍区唐司令员加派一个警卫营。”
“是,”胡瑞祥立即命令后方的通讯车同卫戍区取得联系。
1940年底到1941年初,整个帝国北方地区的部队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也许可以说,在帝国全力解决日本问题时,苏联插上一手,帝国可能会打一个“夹生饭”的仗;如果在帝国对英法动手时,苏联在北面来一个大动作,帝国也有可能南北受敌,但是斯大林也没有。可以说,苏联此时已经失去了最后的机会了,是帝国案板上的一块肉了,而刘仁俊就要将它吞下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