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总!”方挺走了过来,靠近刘仁俊了一点,“你看是不是把这个方案向最高统帅部说一下,我们……”
“你们觉得这样就可以了吗?”刘仁俊还是这么一句,“我们如果把第十方面军放在了这上面,下面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在西南的部队除了占领印度还要进一步向西亚前进,以后还有可能进入非洲;东南的部队还要对付美国,我们要怎么办?”
“我们的五个方面军的总预备队总是够用的,”徐远志也走了过来,“我们在国内的第十六——第二十方面军也已经基本成型了,其他方面的战斗完全可以应付。”
“不……苏联人还有援军,”刘仁俊的手背了过去,同时又转过身来,“夏季到了,雨水很多,我们漫长的补给线会陷入巨大的被动之中,就算我们在入冬之前打过了乌拉尔山脉,到时如果我们要想抢在德国人之前占据东欧的有利形势,那我们必须要在冬季同俄国人作战,那对于我们来讲又是极为不利的,况且我们以后还有可能要同德国……”说到这里,刘仁俊停了下来,看着眼前的两位大将。
两人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不过看到刘仁俊没有说完,只好继续静静地听下去。“敌人这种节节抵抗的作战方式,我们又不是第一次遇到,在这十年来的战争中,我们在战略上总是进攻的,我们的敌人总是防御的。这种情况在朝鲜、日本,我们又不是没有遇到。”刘仁俊走到地图旁边,拿起一根教棍。
“南线的第二方面军这两天进占最为迅速,现在已经将阿拉木图、比什凯克、杜尚别三个地方完全包围,敌人在这里也只有2个集团军。阿斯塔纳、塔什干、阿什哈巴德,敌人居然只有1个集团军。”刘仁俊笑了笑,“当然,这些地方荒凉贫瘠,敌人在高加索地区、乌拉尔河地区还有几十万部队,防止我们从南面沿着里海北岸进攻东欧平原。”刘仁俊顿了一下,“但是,如果我们是向北面进攻呢,没有向乌拉尔河进攻,而是突然向北进攻新西伯利亚呢?敌人的节节抵抗、梯次配置的兵力部署就会被我们全部打乱。”
“也就是说,我们现阶段应该猛攻南线,”徐远志走近了一步,“而中线和北线要先放一放……或者增援要放在南线去?”
“第十方面军放在中线,不要去动它,把第58集团军和第60集团军调给第八方面军是应该的,但是北线先不要去动,”刘仁俊一下子来了兴致,“第二方面军把第13集团军、第14集团军、第16集团军从南面压上来,集中上百万部队,从东、南、北三个方向上猛攻西伯利亚军区这一大坨敌人。就是把牙齿咬碎了,也要往肚子里面咽,把三个方向分散使用力量,给我集中到一个方向上。”
“只要新西伯利亚被我们占领,下一步就可以将敌人分成西伯利亚南部、乌拉尔中部、里海北岸三大块,使其首尾不能相顾,也为我们突破敌人的乌拉尔——高加索防线创造了机会啊!”方挺也很兴奋了。
“苏联面对的是我们同德国人的双线进攻,敌人的兵力会随着两条战线上的形式而东西机动,随时进行调配。”刘仁俊一下子就冷静了下来,“这就给了我们很多机会,我们有很多超级武器嘛!特别是在这里还储备了相当多的‘特种弹’,这些都是最适合在敌人兵力最密集的集中区域使用的,我们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肯定要动用它们。”
徐远志和方挺一听,顿时倒吸了一口气,两人的目光迎上了刘仁俊坚毅的目光,于是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三个人心里都清楚,要想减少损失,这是必须要采取的手段。
就在帝国军的三位高级将帅商量计策时,中线第八方面军的前头部队第47集团军已经进攻到了新库兹涅茨克东面的外围防线上。
5月16日晚10时,用了近六个小时,付出近数千人伤亡的代价,帝国军第47集团军终于将新库兹涅茨克东面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及高级州级公路沿线的地下工事群肃清。他们几乎是用的逐步爆破的方式,一公里一公里慢慢推进的,有些苏军修筑的碉堡角度太刁钻,火炮根本够不着,只好采取人工爆破,这样一来,损失逐步大了,所耗费的时间也是非常多。
作为一个重装集团军,第47集团军下辖第139机械化步兵师、第140机械化步兵师、第141装甲机械化师、第47重型装甲师、第47重型火力支援师,共计五个重型师。
而此时,五个师十多万的部队,数千辆坦克、装甲战车、大口径火炮以及载重卡车拉开长长的队形,向新库兹涅茨克扑来。由于在渡河作战中损失巨大,而且在向苏军纵深的前进过程中,遇到了大量的抵抗。帝国军第47集团军的行动非常小心,每碰到一个山头,便会让炮兵师的自行火炮部队先行炮击一段时间,再用中型坦克部队进行冲击,最后才让紧随坦克后面的步兵上前占领。这样的战术动作,虽然让苏军的损失减少,但却使其进攻速度极为缓慢。
到了17日凌晨2时,第47集团军的部队终于到了新库兹涅茨克城外;与此同时,同样像乌龟一样前进的第43集团军运动到了托木斯克,第八方面军的其他部队也都陆陆续续的来到了指定位置,向着新西伯利亚这个铁核桃砸出的第一拳,就要落到新库兹涅茨克——托木斯克一线上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