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之墙_岩姿【完结】(15)

  温彦博捻须说道:“茶叶和丝绸,尤其是茶叶,因为突厥草原之地没有茶叶,所以茶叶是由朝廷严格把控的,不输于油和盐。——至于为什么突厥人爱茶如命,那也是无从得知!不过,姑娘,多谢你,我们这样猜测,也许已经摸透了颉利可汗的意图!”

  于是,由温彦博出面,第一次坐到颉利可汗面前长谈,果然,邓敏没有错,颉利可汗的意图就是唐朝能够每年货运中原六成的茶叶数量给草原,而且价格就在便桥之盟约定下来,不能二价。温彦博呵呵而笑,说道:“大可汗也必须拿出诚意谈生意——如果是为了茶叶的话!”

  颉利可汗说道:“你们朝廷需要的是马匹,是吗?”

  温彦博说道:“朝廷和南夷必然会有冲突,那里不需要可汗的千里马!”

  颉利可汗怒道:“那要什么!不要吞吞吐吐!”

  温彦博说道:“草原上的翎羽!”

  颉利可汗拍案说道:“好大的胆子!温彦博,可汗我的兵马已经到了长安城下,如果不想亡国,就不要跟我谈任何的条件!”

  温彦博却微微而笑:“可汗一直认为我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好的!看在大可汗不杀的份上,温彦博进一言!大可汗的北面还有铁勒部落,他们一样有的是翎羽,挥兵过去,什么都有了,什么也都好商谈,不是吗?大可汗觉得中原李世民是您心头重患,这也诚然,那么铁勒薛延陀与回鹘呢?同样是心头大患!”

  颉利可汗坐了半晌,说道:“你我两国的通商只能有不老楼货运,如果哪一个月不老楼没有准时把货物运到突厥,小心你们国家每个人的小命!”颉利可汗命人写下通商纳币的交易事项,自然也答应了温彦博急需的翎羽之求。温彦博这才一人一马出营而来。邓敏追出到营寨门首,而温彦博见她独自一人留在突厥金帐,也许中原的青史永远没有办法为邓敏这样的女孩子留名。

  但是温彦博还是深深施礼,邓敏无声的擦了擦已经满面的泪痕,

  颉利可汗从后一把拽住她的头发,说道:“小丫头!从今往后就是大可汗的女人,跑哪里去!?不想去草原的话,这里有的是刀子把你剁烂!”邓敏知道有些事绝对不可能躲得开,却不料自己已经被这个草原男人扛在肩头,直接拖进他的金帐,被他撂翻在金帐的那一刻,邓敏几乎失去了自己的知觉,眼睛紧紧而闭——她心里只有一句话:这一刻开始,为了中原,注定她一生没有男人!

  温彦博走过便桥桥头的时候,突然见到深夜中,便桥桥头这里一侧之下坐着几个人,有人出声说道:“谁!”

  温彦博在黑暗中听得十分明白,正是房玄龄的声音,激动的泪水满挂:“房玄龄!我是温彦博!”

  但是迎上来的却不是房玄龄,而是一个年轻人,他一个箭步上前,抱住温彦博就发疯一样的把老头抱了起来,激动的根本说不出一句话。

  “温老爷!温老爷!”李世民把温老爷放了下来,这可把温彦博老爷吓坏了,“听邓姑娘说,殿下刚刚登基做了皇帝陛下?臣应当向您下跪贺喜!”

  而房玄龄却说道:“贺喜?大家赶紧趁黑回城!不要惊动了河岸对面的突厥兵马!”而温彦博也焦急道:“陛下!您也真是的,为什么没在城里!还是一副牛胆!吓坏老臣了!”

  李世民呵呵一笑:“大家立刻回城!”

  温彦博却没有立刻上马,只是站在桥下,向着突厥营帐又是跪拜行礼。世民明白温彦博是遥遥向邓敏致谢,心中也不免凄凉而悲,邓敏,也许永别了吧!

  12 浅析便桥盟约

  出人意外的是这次围困是世民一人独挡在距离长安城城门前的40里外的便桥,面对突厥二十万大军,毫无所惧。武德九年八月,突厥二十万兵马兵进滑水便桥之北,长安告危。值此之际,久经沙场的世民不顾朝中所有人的反对,自己单刀匹马站于便桥之上,和突厥颉利可汗隔津对话,颉利可汗觉得世民深不可测,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此时世民身后朝廷六军齐头开到,军容强盛,士气高涨,又知道潜入长安的细作执失思力被世民拘禁,平白失去一名骁将,突厥下部认为世民所在的中原朝廷已有了一定的防备,攻打中原也不是突厥南下之目的,未免节外生枝,于是再三考虑之下,颉利可汗与世民再次订下两人之间的第二个盟约——便桥之盟,退回北方。而长孙无忌被世民派遣,与李靖一起兵至豳州,作为突厥后路的伏兵。其实,这种军队伏击不了二十万大军,世民很明白,他忧虑的是突厥二十万大军是否果真退兵,一旦朝廷疏忽,至少还有李靖老爷所在的军队在豳州能抵挡两天。真要打起来,一个时辰也打不到,全军覆没,不过,好在突厥军队与朝廷的伏兵没有起过多的冲突,八月三十日,突厥撤围!

  这里面最神经的是后人一直不断的揣测为什么世民胆敢一人独拒突厥人马?难道不知道擒贼擒王的道理,一个堂堂的大唐皇帝被二十万人马一个冲锋就要束手就擒了!更何况,此便桥之盟到底是屈辱还是非屈辱,居然也成为一种疑问?

  试问都城长安都告危了,这时候所订的盟约还是非屈辱的吗?颉利可汗带着二十万军队南下难道是接受李世民检阅的吗?玩笑啊玩笑!还有很多人认为唐朝军队很强盛,那也绝对是贞观中后期强盛,不是便桥之盟。很简单的,当时全中原300万人不到,只有70万户,那么精锐军队有多少呢?府兵又有多少呢?如果真有强盛的军队,李世民会被迫在长安检阅突厥的二十万人马?宋朝在京驻扎10万部队都要养不起,是绝对养兵到死的一个朝代,何况初唐是不养兵的,初唐的府兵是既种地又当兵,当兵的日子只有三个月左右,要组织起来也只能靠跑步来到长安,而不是用飞机空投。有人问到,没有马来运兵力吗?呃!只能很负责的告诉您,李世民终其一生,他自己能御用的马匹是3000匹,那是他执政的后期,是最大规模!至于他刚刚开始有多少军马,真的天知道了。所以他是惜马如人,他知道他缺少马匹,就如现在的军队缺少装甲车,那还得了!而到了他的孙孙子唐明皇,人家手上的马匹有百万之多,不对了,不是惜马了,是虐马了。给马匹灌老白干,让马喝醉,马匹衔着杯子在帐篷中随着乐曲转圈,供人取乐,有著名的衔杯舞马图可以佐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