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之墙_岩姿【完结】(31)

  世民细想了一下,说道:“恐怕此去身为吏部尚书,却要做吏部尚书职权以外的事情,难免他人口舌,广开言路,是非必慎。所以,朕赐你一道按察巡守的监察密折,如朕亲临,越是外面越是小心,外面的能人太多太多。”

  长孙无忌闻言大惊,这次去莱州查什么?海运?地方官难道与突厥国有所结交?陛下能不能说得更细致一些呢?也许陛下也仅仅是风闻而已?

  当晚,长孙无忌走进不老楼时,已到掌灯的时刻,青舟在柜台上数着通宝,见这位尚书大人一日两回,于是从柜台下装满一钵的通宝,递到长孙无忌手边,说道:“您想问什么,我也不能白白回答您,跟我一起串钱吧!”几千枚通宝堆在两张拼合的桌案上,青舟抓来两大束串钱绳扔给长孙无忌一束,自己熟练的合钱上钱。长孙无忌说道:“鱼鳔胶进了多少年?”青舟说道:“武德四年开始进的!”

  长孙无忌一哦,然后问道:“以前为什么不进鱼鳔胶?”

  青舟一面说道:“武德三年四年,洛阳都是王世充的,上有刘黑闼,下有萧铣,怎么绕道去东莱,况且别提陆运多么费时了,所以当时我们军队用的都是鹿胶吧!”

  长孙无忌说道:“东莱的盘口有海运?”

  青舟点头说道:“不错!”

  长孙无忌说道:“有走突厥的货物吗?”

  青舟点头说道:“有!大人,您干脆问一下,有没走高丽的货物吧!我们也有的!”

  长孙无忌心想:朝廷似乎还没有货物走高丽,她们却从高丽卖什么或者买什么回中原呢?

  青舟说道:“放心!绝对不是鱼鳔胶!东莱卖出去的大部分是酿酒。如果您去东莱,其他没有,酒是不要钱的!”长孙无忌冷笑道:“不老楼所到之处,恐怕什么人什么货都是应有尽有的吧!”青舟说道:“那也看盘口,有些货物在长安城能卖的出去,去小县城根本就走不掉。不要觉得不老楼会把各地搞的乌烟瘴气,我们做事还算因地相宜的!”

  她一面让长孙无忌在串了一百个通宝之后就停下来,然后打了个结,说道:“不老楼的钱串都打结十次!”长孙无忌叹道:“真繁琐,你这位大管家还要自己串钱?”

  青舟奇道:“这是我这个月的工钱,夫人让我们必须自己串自己的工钱!”长孙无忌望着上千枚的铜钱,只有望钱兴叹。青舟不是串钱,而是数满一百个之后再串钱,只见她十个一数,手指轻拨中飞快无比,说实话,武德年间世民秦王府也诏许铸造秦王钱,但是长孙无忌都没亲手数过钱,长孙无忌说道:“这么多工钱,上秤称,不是更快?”青舟瞪着他说道:“尚书大人,您在说笑么?”她拈了两枚钱币说道:“朝廷铸币之中,铜铅合金不一,所以每一个钱币轻重不等,怎么过秤呢?其他都能大而化之,这工钱还能大而化之,估摸着抓的?天底下谁拿工钱的时候是过秤的?”

  6 市价混乱

  当然了1400年之后也没有人过秤拿钱,数钱都是按张数的,没有上秤秤的,不知道有没有好奇心很重的人秤一秤10万元人民币纸币有多少斤重呢?其实不重,估计2斤到3斤上下吧。也许14000年之后也没有人会这么做。但很显然唐朝的这位长孙尚书大人家里也许钱多的只能上秤去秤了。古代人很不容易,抓钱都在练臂力。没办法,不知道为什么,中国古人就是没有把纸币真正流通起来。

  长孙无忌串着钱,无语了,心中电闪之中然后问道:“不老楼的鱼鳔胶不是最上乘的鱼鳔胶,知道么?”而青舟冷冷哼道:“那位高人是做鱼鳔胶的?”

  长孙无忌说道:“他是做弓的!”青舟停下自己手边的活,两人相对无语。长孙无忌说道:“老榆张他要亲眼看怎么熬胶!”青舟说道:“朝廷御用的工匠未必能服众,何况总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去踢馆子,小心闹崩了大家散伙!”长孙无忌说道:“所以大管家,您是不是随我们走一趟?”青舟微微抿嘴,望了眼长孙无忌,知道这个死胖子去了九成不会善罢甘休,而且几番接触下来,这位尚书大人精于算计,过目不忘,这种生意上的关键被他拿捏住了,那还再做生意?

  长孙无忌见她似乎十分为难,于是说道:“为难的话,那就开条件!”

  青舟说道:“如果证明下来,我们不老楼的鱼鳔胶是最上乘的,那怎么说?”

  长孙无忌说道:“那么大唐军队的鱼鳔胶就被你们不老楼包圆了,指定你们这一家的!”青舟冷笑道:“即使鱼鳔胶不好,天下也别无二家,而且事实上我们也已经为军队私自供给了五年鱼鳔胶,只不过是打着鹿胶的名头而已。如果我们的鱼鳔胶不好的话,盘子能大的离谱,就连陛下也过问么?别人即使会熬鱼鳔胶,那也打不到军备里来呀!况且现在陛下和你们居然胃口大的很,要么一点也分不出鹿胶和鱼鳔胶,要么就骂我们鱼鳔胶不上乘,老爷们,你们很麻烦呀!”

  长孙无忌说道:“瞒天的本事,皇帝陛下为此也是万分恼火!何况,既然现在有高人说鱼鳔胶的品质不上乘,那你们也该虚心接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