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之墙_岩姿【完结】(50)

  诸人听来又好笑又好气,见长孙无忌面色沉重,冷面不语,牛方裕于是上前圆场,说道:“既然乙骏已经听命尚书大人察学了,那么监察太仓、监察兵团,或者监察课垦,都是理所应当。大人,下官无不恪当遵从。”

  似乎牛方裕很识大体,但是长孙无忌忽然从人群簇拥之中回望,乙骏独自一人反手而立,显然有人应该从小到大看不惯这一套,而其实呢,长孙无忌心中觉得,乙骏大人也算是直谏得可以了,但是中国历史上的谏议,那是很分场合的,顺谏、讽谏、规谏、致谏和直谏,起码就有五种,不分场合的谏议,反而没有手段的表现,这算什么?

  秦罡再也看不过去,反身过来擒住乙骏的手,低声抱怨道:“现在是尚书大人是按察御史,不要弄得好像乙骏你是按察御史的样子。”

  乙骏幽幽的说道:“谏言不拘所职嘛!”也就是说讽谏制度之下,集议的时候,只要觉得对朝政有不同的意见,人人都能直言进谏的意思。这在中国历史上,也称为抬棺进谏,不死找死。比如明朝的刑部尚书钱塘抬棺上朝,直谏朱元璋,比如海瑞以户部主事的官位抬棺上疏嘉靖皇帝,这种言谏合一,德行合一的为人处事方法,笔者看来就是不死找死的圣人之道。

  秦罡气得乱点头,这位手足兄弟啊,能不能闭嘴呢!

  莱州以下分四县,四县司曹都将账目明细奉上,不敢延误。长孙无忌按《比部勾》和《比部格》一一细看,轮到乙骏进账,乙骏跪坐在长孙无忌面前,低声说道:“巡回监察需要留地半年,大人今天才第一天而已。”真是懒得抬眼看这位乙骏大人一眼,留地半年,听他的口风,好像就是试探长孙无忌到底留在地方多少天的意思。

  长孙无忌从账本中抬眼说道:“吏部考课之中,为官的四善二十七最,大人身上有一善吗?”唐朝大计之中,课考官吏中的四善分别是: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和恪勤匪懈。您乙骏如果前三善都没有的话,好歹恪勤匪懈应该要有吧,说这话,是不是让勤勤恳恳、挑灯夜战的长孙大人歇一歇的意思呢?

  乙骏说道:“又不要赶路回京急着做吏部尚书——”

  长孙无忌抬眉说道:“我们好像很熟的样子,怎么这么说话?!”

  乙骏捧着账本说道:“呃,下官有没四善呢,不是我自己说得算,而是大人您说了算,但是小的所在县里,垦田、功课、人丁和耕蓐都是几年以来,四县第一。也不是一无是处,是不是?依下官看来,大人不是来巡查的,对不对?”

  长孙无忌说道:“帝王之心,神鬼不语,乙骏大人,言多必失!”

  乙骏几乎失笑:“尚书大人,不要拐弯抹角的,想要问什么,尽管问!其实,您留地没有几天就要回京,账本有什么好看的?”

  长孙无忌听来,似乎立刻感觉真的是棋逢对手,如临大敌。这个世上,还没有人胆敢凑上来,请吏部尚书问话。这样的千古奇事,居然就发生在了长孙无忌眼前,乙骏难道是以进为退,或者单刀直入,攻其不备么?

  注脚:斜封墨敕的含义就是违规用人的意思,初唐制度中,皇帝所下的诏书,必须经过中书省执笔和门下省省议,不然诏书无效,执行官员可以把这样的诏书看作无效诏书。这种诏书必须是朱笔执写,本牒批复,封条直书。而皇帝如果破坏这套制度,也只能用黑笔书写,封条为斜封,以示特殊之意,这其实是对国家制度的一种人为破坏,极易造成政路阻滞。

  当然,李世民在历史上是不可能犯下此中滔天大罪,完全是笔者按照写作的意图,有意写这样的小插曲,不要曲解为历史真相。

  斯巴达信

  但是,通常,长官大人轻易不会变更自己的意图。长孙无忌在猜不透乙骏的说话意图,显然不会顺势而上,他人单刀直入,难道真的非要硬挨一刀不成,于是长孙无忌微微冷笑道:“下去!”乙骏只能收住声,同长孙无忌搅扰一日,想必吏部尚书大人真的见他厌烦了。

  乙骏正走到门首,只见康崇束手而入,神色匆忙,两人只是匆匆照了面,康崇就一把将门移好,而乙骏正在屋檐底下连鞋子还没穿齐,感觉这些京里来的太无礼,太目中无人了吧。

  乙骏还没回过神,官衙底下过来一名下人,从袖子里抽出半只口袋,乙骏走出十多步,感觉左右无人,这才低声说道:“人在哪里?”下人低声说道:“跟我走!”

  而屋中,康崇对长孙无忌说道:“我在街上被人撞了!”

  长孙无忌呆了一呆,然后冷笑道:“所以撞傻了,居然没当场抓住那个没眼睛的东西?”

  康崇摇头说道:“我是说正经的!我被人撞了一下,先前以为是强盗,其实不是!”长孙无忌冷笑道:“抓到强盗的话,可有那位检校巡察御史大人乙骏大人的好戏看了,所辖县郡,盗贼不禁,为非作歹!”

  康崇低声笑道:“严重了!我怀里被塞了这个!”他从袖中取出一根寻常不过的去皮杞柳。杞柳在齐鲁大地上简直太普通了。大路上随便摘,没人问。

  长孙无忌怒道:“你又在戏弄当朝正一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